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下)

点赞:2795 浏览:68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

前一阵子人们都在倡导所谓的普世价值,哪有什么普世价值观念呢,不同的文化它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

有人说仁爱就有普世价值,是,从表面来看仁爱是.基督教讲爱,佛学讲慈悲也是爱,孔子儒家也讲爱,这看起来好像是普世价值,但我们再仔细一看,基督教讲的爱是什么爱?佛学讲的爱是什么爱?儒家讲的爱又是什么爱?它们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说相同的地方,有,中国的墨子讲的“兼爱”有点像基督教说的爱.

不同的文化理念从生命观上就可以看出来.基督教文化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大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上帝的子女,子女跟父母在某一个意义来讲都是上帝的子女.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是西方文化的特色.生命的延续是上帝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个新的个体,借着父母的肉体把这些生命制造出来.

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生命是怎么样的?生命从根源来讲是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所有的生命都要分成不同的类,有人类、禽类、兽类,每一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源头,就是它的祖先,所以“先祖者,类之本也”.生命是自然的生存,生命的延续是靠父母子女这样代代血缘相续的,所以子女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亲密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代代相承的生命观,非常强调血缘之间的亲情关系.所以中国有了这样一种价值观,首先要爱你的家人,然后再去爱其他的人,然后再去爱万物.我们都是同类,所有的民族同胞和所有的物都是跟我们同类的.


西方的文化如果把它归结起来看,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救赎和他利.上帝就是救世主,我们每个人都要靠上帝来救赎,靠神来救助,包括印度文化中的宗教也是一样,一切由神来决定,一切也要靠神来改变,所以神是救赎,靠外在的力量支援你.

中国的文化是强调自救和自律,要靠自己来救自己,自我提升,行为自我约束,为仁由己,所以强调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当然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也必须要有外力来辅助,所以也不能没有“法”,但重点是强调道德的自觉、自我的约束.我们现在张口就“仁者爱人”,其实不是,仁的精神首先是要自爱,也就是《论语》里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我们要这个社会能够安定和谐,就必须要求每个人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就是“礼”的制度的规定,这就叫作“克己复礼”.过去常常讲“治世要用儒”,治世不用儒的话就是鼓励大家去造反,不遵守礼仪,这样社会能安定吗?安定不了.人文的概念就是“礼乐教化”,也就是中国常讲的文化,强调“自立自治”.“仁者爱人”是仁的一个内容,但我觉得最深的还是自爱,我这里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它告诉我们仁的思想的内涵:

有一天孔子在屋里面坐着,弟子子路进来问学,孔子就问了他两个问题,一个是何为仁,一个是何为智.这两个问题被古人看作是圣人的重要标准,圣人就是既有“仁”的品质又有“智”的智慧,智的问题我暂且不讲,先讲讲仁.何为仁呢?子路说“仁者使人爱己”,这固然没错,你如果是个仁者的话,必然会受到尊敬爱戴.所以孔子给他的评价是“可谓士矣”,可以说你是一个读书的人了.过了一会儿,子贡又进来了,孔子还问他这两个问题,子贡回答说,“仁者爱人”.孔子给他的评价是“可以为士君子矣”,可以称为读书人中间的一个君子了.过了一会儿,颜渊进来了(他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还是问同样的问题,颜渊回答是“仁者自爱”.孔子听了之后大为赞赏,他说“可以为明君子矣”,说颜渊是真正明白道理的一个君子,懂得“仁者自爱”.这里的“仁者自爱”跟前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是一致的.《论语》记载的也是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的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又问他,请问具体哪些方面?孔子就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自爱,自爱才能自尊,才能够去爱人和尊敬人,才能够受到别人的爱和尊敬,所以不能本末颠倒.

为什么说“学了儒释道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

中国文化中最强调的是责任,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国的君主就问他,我如果把国家交给你来治理,你从哪里下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首先要从正名入手,卫国的君主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他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连饭都吃不上,社会也不能安宁.我们要循名责实,我们考察干部就需要遵循这条原则,你担当什么职务,就要做合乎你职务的事,敢于担当.韩非子是非常强调这一点的.

曾经在一个课堂上,有一个学员讲他学习了国学后的体会,他说学了儒家后拿得起,学了佛教后放得下,学了道家后看得开.总结得很好.

为什么说学了儒家就拿得起呢?最根本的就是儒家敢担当,所以儒家要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有了敢于担当的精神,才能拿得起.佛道也是中国的文化主体结构的东西,中国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多元、包容的传统,现实中始终是三教并存、相互补充的.西方文化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由基督教文化垄断的,一切不符合基督教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就要被排斥,就要被宣布为异端异教,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而在中国始终是多元并存、相互尊重的.

我们过去讲“以儒治国”,儒家思想主要讲治理国家和社会.“以道治身”,确实我们的养生和医学等方面与道家思想关联得更多一些.“以佛治心”,是指佛教认为我们人类和社会的一切问题,根源都在人心中,尤其是贪、嗔、痴三心,佛家把它整个的理论实践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以“三学”来应对人心中的贪、嗔、痴.佛教里面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所以我们常常讲以佛来治心.治国、治身、治心是相互配合的.

学习了道,思想看得开.中国道家的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准则,尊重事物的本来状况.它非常强调一个观念,叫作知足.道家讲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天性和本性,本性规定它需要多少,满足它的需要就可以了,过了反而会损害它.道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合理,要合乎每个事物自然的状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注重个性差异.道家是非常注重这个差异的,《庄子》里曾经讲到一个故事,讲一只大鸟和一只小鸟,大鸟要吃饱肚子就要四处觅食,小鸟肚子那么小,有几粒谷子就饱了.有一次两只鸟碰到一起了,小鸟看到大鸟能够四处游走,尝尽天下美食,就非常羡慕,想像它一样.大鸟看到小鸟吃两粒米就饱了,非常轻松,免却了四处奔波觅食的辛苦,也非常羡慕.庄子就评论说,大鸟你不要羡慕小鸟,小鸟你也不要羡慕大鸟,你们两个本来就不同,大鸟如果像小鸟那样轻松,弄不了两天就饿死了,小鸟要是尝遍天下美食,一顿饭就给撑死了,大家要顺其自然,懂得知足.

知足者把其他的东西看作是身外之物,不需要留恋,看得开.所以道家的思想对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佛教能够让人“放得下”?佛教的思想让我们懂得万物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这跟缘起思想有关系.佛教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有,那么因缘形成的这个世界的万物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无常.缘有聚也必然有散,因此一切事物有生,也一定有灭、有死,有聚一定有散,有会一定有离,这是缘起法的特点,没有永恒.所以对生命的贪恋和对外物的贪恋都是没有意义的,总有一天,你要撒手而去,什么东西都不属于你.人有生老病死,万物也是如此,就像沧海桑田的变幻.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不是永恒的,它在不断地变化着,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

佛教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所有我们看到的东西,人也好,物也好,在佛教里面都被称为“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就是应该这样来认识它.怎么样来认识它?是六个“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像梦境一样,像幻觉一样,像肥皂泡一样,像影子一样,像露水一样,像闪电一样.“梦幻泡影”是说它没有实实在在独立的主体和自性,在佛学里面就叫作“无我”;“如露亦如电”是指一闪而过,也就是无常.佛教的缘起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是无我的,无常的,所以对物的执着也好,对自我生命的执着也好,都是我们烦恼的根源.用两句话来概括人们的问题,就是:“执取名相看不破”,“执我为本放不下”.所以要是你们有一天能够放下自我,就真正自由自在了.懂得了佛教的教义,就可以放下、自在.你们可以看到佛教的很多庙里都挂了一块匾―“得大自在”.所以我们人如果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幸福的人生境界.有的人是三样俱全,既拿不起,又放不下,还看不开,这是最痛苦的;有的人拿得起但放不下也痛苦.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中国的三大文化体系应对了三大矛盾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哲学观念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碰到最多的三个大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的身心的关系.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三大文化体系不恰好应对了这三大矛盾吗?

道家的思想就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道家思想里面,自然的概念不是指天地万物,而是指事物的本性,只要我们尊重自然的本性,去适应自然的环境,就不会跟自然形成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危害到我们生存的环境,这不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吗?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要活得好,必须要顺应自然,顺应事实,顺应日夜,这是最基本的一条.现在《道德经》在全世界翻译的语言之多仅次于《圣经》,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像德国、法国,他们的学生和一般的公民对于《道德经》的了解大概比我们中国人还多.

儒家的思想其实就是来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反省自我,不要怨天尤人,这也很契合我们现在讲的这个问题.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身心的矛盾,或者叫灵肉的矛盾,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所以现在心理学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的心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佛教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源.

中国的文化是内向,一切都往内,在天、地、人中间的问题;在人与人之间找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身上找自己的心,一层一层地向内,不是一层一层地向外.西方文化就是向外,身心的问题主要是去找身体的问题.

比如治理环境的问题,现在的思路就是把它当作外在的,不从人的本身去找根源.人的贪欲不灭,这个自然就永远治不好,这边在治那边又在破坏,所以西方的思路是向外.我们是向内,这是因为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哲学的差异,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学点哲学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对问题能够看得更明白更透彻,所以不要把哲学看成是神秘的、空洞的.

中国的学问就是强调要有所受用,要知行合一.中国哲学一个重要的品格就是实践性,不是空谈的.过去的人有没有空谈的?有.我们历史上很多的理学家,走着走着就走到空谈了,“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道理讲得还不错,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哲学强调的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提高我们的素质,做内圣的功夫,提升自己要成圣,成不了圣,也要成贤,成不了圣、成不了贤也要成人.人跟动物的差别很小很小,一不小心就变为禽兽,所以学习首先是要学习做人,人做好了还要进一步提高成贤成圣.要做出事业来,做出事功来,叫外王,“王”就是指事功、事业.你不光修养好了就行,还要做出事业来,外王是结合在一起的.

《大学》里提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的功夫就是做内圣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把这个心正好,然后落实到自己身上来改变自己的气质,变化气质改变心性,然后落实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出事功来.

所以中国的哲学一定是知行合一的,《中庸》里面给我们提出来一个很好的问学的过程,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能够提出问题来,给自己提出问题来,给老师提出问题来,还要思考,还要有明辨,最后笃行,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面去.所以中国的哲学不是空谈,不是虚谈,而是能够落实的,能够变化气质、改变心性、提升素养的.

(本文根据作者在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上的演讲整理编辑.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