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独生子女行为品德的启蒙教育

点赞:26193 浏览:1195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的行为品德的启蒙教育,需要从婴儿期(1~3岁)抓起.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从新生儿期就开始萌动了.特别是目前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由于独生子女较之非独生子女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抚和关心,心理发展较快,但同时又易有娇气、任性、不合群等弱点,因此,加强婴儿期行为品德的启蒙教育就尤为必要.

独生子女因为是“独生”,不仅物质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密切,孩子感到自己被爱着,在爱的期待和鼓励下,很容易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极利于激发他们探索、认识世界的积极性.美国从1960年开始,对40多万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特别对其中独生子女与有兄弟姐妹的子女做了比较,并连续调查二十年,到1980年完成了这项综合研究,根据对才能、兴趣、成就和社会活动等广泛问题的调查,发现独生子女较之非独生子女更聪明、更富于创造性、更具有雄心壮志.

但也正因为是“独生”,往往是家庭中的“中心人物”.特别是对三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常照顾得多,要求得少,若不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享受优待,以致不懂礼貌、不尊敬长辈;爱发脾气,愿望得不到满足便哭闹不休;挑吃、挑穿,不爱惜东西;事事由成人代劳,独立能力差,不爱劳动.1980年天津和平保育院对36例独生子女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中66%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任性表现,严重者约占17%.这些严重任性的孩子对老师的教导不服,噘嘴、挤眼,甚至说“我打你”;有的脾气很大,别人无意碰了他,他能连续回击三下、六下;还有的自己不小心摔倒了,起来后打遍周围的小朋友.由于任性,他们表现散漫,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了智力发展.这种教育不足、溺爱有余的做法,从婴儿期一开始,便影响了孩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生活条件)和教育.只要教育得当,并注意“扬长避短”,独生子女较之非独生子女能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良好品质的条件.

那么怎样进行行为品德的启蒙教育呢?

一、建立合理的家庭关系,不使孩子感到特殊

孩子年龄小,独立能力差,父母应当关心、爱护,但切忌过分特殊迁就.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孩子关心家里的每个成员,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同情心、责任感和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还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教导孩子服从正确的要求.如吃东西时,要教育他先把大的,好的送给祖父母、父母,把小的、差的留给自己.即使有些食物是专为他准备的,也要让他懂得尊敬长辈,这时祖父母、父母可表示让给他吃.如果不是这样,孩子就会认为凡是好东西都是属于他的.有一个孩子看到父母吃鸡蛋就大吵大嚷说:“你们吃了我的鸡蛋啦!”这就是由于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造成的.

抓好独生子女行为品德的启蒙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独生子女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是非要明确,不含糊,不迁就

从孩子几个月懂话开始,就要结合具体情景,借助语气、声调、面部表情和手势的辅助向孩子明确指出他的某一行为或要求“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不要因为孩子小,怕难为孩子,明知不对也迁就.平时成人还要以身作则,作出榜样.这样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便能使孩子从小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切忌朝令夕改,模棱两可,是非不明.在这方面有的家长虽然重视了教育,但不是循循善诱,而是用打的方法,结果反倒教会了孩子打人.这说明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家庭成员与周围成人对孩子的态度、要求必须一致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遇事家庭成员要事先商量好,采取一致行动,使孩子感到成人的意见坚决、有理,必须服从,这样,好行为就容易养成习惯.如果孩子在托儿所,家长还要经常与保教人员取得联系,采取一致的态度、要求和方法.避免因双方意见不一致,使教育效果抵消.

四、创造条件,让孩子在集体中受教育

孩子在一岁以后,逐步对小伙伴产生兴趣,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交谈.因此,对那些在家中抚养的儿童,一定要设法让他多接触周围的小朋友,在成人陪同下,使孩子在这个小集体中获得在家中不能得到的东西,如通过游戏,特别是通过遵守游戏规则可使孩子学会遵守纪律;通过分配玩具,可以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