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纺织品检验学”课程中的应用

点赞:5686 浏览:160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下,提出了纺织品检验学课程的项目教学法,以课程项目的形式,采用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能力.并对教学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项目教学法团队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27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跨越.其中,本科院校有四成是最近10多年新建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着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将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因此,应尝试采用新型教育方法以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纺织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探索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纺织品检验课堂教学中.

1纺织品检验学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纺织品检验学是纺织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分析纺织品成分和结构和评定纺织品质量及性能的能力.课程以纺织品检测理论为基础,在理论的基础上,培训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动画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但这种教学方式仍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缺少学生的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易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只能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思维定势,机械操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无法将理论和实际检测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更不要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对纺织材料进行性能检验和质量评级了.

第二,教材编写滞后于标准修订.多数本科教材,尤其是经典的教材,都是多年使用的,尽管有的教材进行了改版,但由于近年来,国际和国家标准修订的较多,标准在不断更新,新标准在不断出现,所以往往出现教材内容和现行标准不符,滞后于现行标准的现象.标准已经有新版出现,并执行新版标准,但教材因为是前几年出版的,往往仍在介绍旧版标准,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

第三,实验往往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使得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机械的重复,无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四,实验教学脱离实际.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往往是一个个针对某一单独的结构因素或性能的独立小单元,和实际工作中纺织品检验有较大差别,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2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学习目标

2.1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在高等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形式.项目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参加科研和生产项目,在实际活动中增长才干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近年来在很多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课程教学中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项目教学法融入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在项目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合作这一团队方式完成学习,通过小组内展开讨论和协作学习来相互提高和解决问题,最后共同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性,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纺织品检验工作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纺织品检验学”课程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2课程学习目标

课程教学知识目标如下:

①掌握纺织品检测的基础理论;

②纺织标准的作用、类型、内容及特点;

③抽样方法及结果统计方法等理论知识;

④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和服装的结构分析、质量评定和性能测试的指标及方法.

通过团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锻炼,使学生达到如下能力目标:

①具备分析纺织品成分和结构和评定纺织品质量及性能的能力.

②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理解,能够把理论和实际检测过程结合起来.

③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④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

3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课程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设计见表1.

4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学形式上

教学形式上,改变原来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师讲解和学生的团队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项目的形式,由小组讨论、共同操作,并以书面或PPT形式汇报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改变其被动的状态.

4.2教学内容上

无论是教师讲解过程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教材只作为参考使用,教学内容均以最新颁布和正在实施的标准与检测方法为主,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共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对纺织品检验标准方法的理解.

4.3考核形式上

由于团队学习方式的加入,在考核形式上会有所改动.传统的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出勤情况等),期末成绩占80%,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现在改成平时成绩、小组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出勤情况等),小组作业成绩占30%(包括小组书面作业和PPT汇报等),期末成绩占60%,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

5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要求学生对于工作过程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下,纺织品检验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重视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教学项目的形式和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