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类型学的近代骑楼沿街立面改造设计

点赞:19563 浏览:841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了传承和创新传统风貌骑楼文化,本文在明确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内容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厦门中山路一座传统骑楼立面的改造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关于如何对传统骑楼建立面进行改造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对今后同类型的设计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关 键 词:建筑类型学、近代骑楼、立面改造设计.

近代骑楼建筑属于传统风貌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符号,其形态的形成遵循一定的逻辑法则,而且限定建筑形式的法则只能蕴涵在历史建筑的类型中[1].那么,类型学概念的应用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1.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内容

凯文.林奇提出:在寻找新建骑楼建筑和历史骑楼建筑环境的关联时,如果只尝试从骑楼建筑的“个性要素”入手,如建筑风格、高度、层面线、空间模式等,即使是照单全收这些规定,做出来的建筑仍然可能与临近骑楼建筑风格格格不入[2].所以,考虑建筑环境的“共性要素”也是改造设计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那么,如何处理好“共性要素”和“个性要素”的设计,借鉴阿尔甘(G.C.Argan)提出的对建筑类型学的观点,最恰当的方法是按照“整体环境―建筑本体―细部要素”的层次,把共性要素作为研究单体建筑的切入点,即首先考虑包含影响建筑外观空间形态、建筑形体的街道及其建筑组织的结构性和样式性,其次考虑建筑尺度及其反映整体骨骼的组合元素,如外墙的构图、建筑高度、体量等;最后注意细部要素,如梁架、开间、山墙、门窗、栏杆、材料、色彩、尺寸等.即研究内容每个层面设计考虑的核心内容是相互之间有机契合的根本基础.这好比分层理论中的“层”,将复杂的系统清晰化再加以提炼分类[3]

2.基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设计方法

如何在风貌地段的建筑立面改造中引入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呢?依据“近代骑楼建筑‘廊道―墙身―屋顶’的‘三段式’外观”,我们可以在对骑楼建筑进行“分节分层式”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建筑类型学的“提取类型――还原类型”的设计方法,进行有机更新的设计.具体分解为两个步骤(如图1):第一步,提取类型.依据廊道、墙身和屋顶的三段式,在分节式特征上解读和抽取骑楼建筑的单元构件(类型),包括材料色彩和门窗、梁柱、阳台等构建及尺度、构图等.此研究内容包括骑楼建筑的分节分层形态和每个层次中的构成要素类型;第二步,骑楼建筑类型还原.采用“类推、转译、重构”三种类型学设计手法,对不同的“段落”进行重新组合、或对不同的构件要素进行类型转换,比如对窗户构建或进行“组合、变形、拼贴”等方式是类推手法的进一步操作的应用方法.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近代骑楼沿街立面改造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风格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基于类型学角度的厦门骑楼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荣格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中指出,有关“原型”是一种无意识的、集合的、历史性的“记忆的投影”,那么,对于近代骑楼建筑,反映其外观风貌和风格特征而且重复出现的潜在和内涵的历史性要素.则是骑楼建筑类型的本质所在.

3.1骑楼外观的现状及其特征(类型辨别与提取):

研究对象位于中山路段,靠近鹭江道,是大型纯商业性骑楼,外墙材料老化、风格杂乱,主体景观缺乏特色,属于立面景观较差及主体结构质量较好的建筑(图2).总高六层,东西两侧四楼做了局部退台,沿街一侧五至六两层均做了退台处理.骑楼单元廊道宽4.5米、高5.1米.

周围骑楼群所组成的空间模式表现为:“建筑―骑楼―街道―城市”的层次空间关系(图3).骑楼沿街建筑的高度和街宽比为1:1.1~1:1.2(D/H等于1左右).周边其他外立面质量好和风貌较好的建筑立面显现不同的特征:包括传统的欧式建筑和新式的仿传统欧式风格(图4).

根据现状及周边改造后的新式骑楼建筑特征.归纳提取出以下类型(表1):

3.2基于建筑类型学的骑楼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法(“类型还原与转换”)

设计策略是引导设计方法实践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风貌地段的建筑设计更加重要.

3.2.1设计的引导策略

基于现状及其周围环境特征的要求,针对现存问题和现代商业功能的需求,设计目标强调不得破坏骑楼街区整体风貌,不得破坏现状建筑的结构构造和危害骑楼建筑安全,不得改变建筑体量和高度,广告和标识的布置不得影响建筑立面的本真风貌.以及在严格遵循建筑红线退线要求的前提下,改善其骑楼建筑外观,提高建筑形象,以适应现代商业功能和规模的需求.因此,设计采用保护性改造的类型学设计策略,注重建筑文脉传承和文化的创新.

3.2.2骑楼建筑立面保护性改造的类型学设计方法

在设计策略的引导下,遵循统一整体风貌和保存历史原真性的原则,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首先,在“最低限度干预”的前提下,保护能反映近代骑楼建筑特色的关键性和标志性构件,层高、骑楼高度与街宽的空间尺度、建筑形态都保持不变.然后对生成骑楼外墙的基本组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设计,设计时对类型重新构成,或根据旧类型创造了新类型,或不改变原形中的组成元素及其组合方式,即采用“重构、转译、类推”的类型学设计方法(图5、6).所以,依托近代骑楼的“三段式”构图法则,在檐口、窗户外沿和柱头处设计叠涩线脚,加强檐口和柱子的传统细节;而在窗户设计时,每组窗户组合形式和重复排列规律保持不变,但是窗洞样式由原来“方形单元框”转换为“圆拱单元框”,增加拱形符号的设计,突出近代骑楼建筑文化的特征.而且,考虑其中的窗扇的材料和样式时,借鉴了周围建筑点缀色的深蓝绿和百叶窗样式,利用新式的低彩深色玻璃材料装饰窗户,同时增加现代暗色的金属铁花的栏杆和阳台;外墙装饰上,采用暖灰色的仿旧石材贴面,创造“古老”的近代建筑效果.达到新、旧骑楼的要素(材、质、色、形等)形态之间既传承又创新的关联(图6、7).

其次,为了保证中山路沿街建筑风格的整体性和沿街商业界面延续性,建筑入口处的屋顶采用山花造型和加粗山花两侧柱子的装饰手法,以及配合外墙立面两侧对称的设计方法,突出近代骑楼立面的主题景观和标志性特征.同时,作为商业性的近代骑楼建筑,附着于建筑外表皮的广告色彩和样式、位置,同样可以严重地影响骑楼外表皮的景观影响,所以,在对建筑“真皮”进行改造设计时,也对广告的风格和位置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规定墙体广告招牌的材料或样式与建筑立面要有所差别,而且尽量最小化、简单化.新设的广告牌都必须采用嵌入式设计(参照表1),不得超过骑楼门楣边框,广告主体为长方形,两端加上欧式铁花装饰(图6).

最后,外墙设计的辅助性技术措施.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在设计中考虑荷载与原结构尽可能相当,采用轻质仿石材效果的GRC材料和轻质隔墙板;二是为了增强新增部分与原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局部植入钢筋;三是如果局部新增立面增加的荷载超过原设计荷载较多时,须加固梁柱,采用钢铰线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处理.


4.结语

传统骑楼建筑具有统一的建筑共性和组合方式,但对于建筑立面的类型学实践设计不是千篇一率的,这与不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素养相关.所以作为设计师应该寻求在新观念统率下的类型意象和历史意蕴的组合设计,让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脉络延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