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的现状和

点赞:8287 浏览:328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面向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从目前的状况来说,大学生参加基层就业的意识普遍不强,这与广大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为此,必须从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积极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

关 键 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自2003年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理论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剩的问题,而是由于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地区选择、行业选择上的结构性失衡.大学生过分留恋大城市和经济发展地区,而广大基层急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党和政府从全局通盘考虑,早在2005年6月就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面向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金钥匙.之后多部委又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通过项目计划和政策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些优惠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虽然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与政策目标相比,相去甚远,效果不太理想.从总体上说,目前大学生参加基层就业的意识不强,状况不容乐观.当前,在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识进行调研、分析,揭示出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针对性的措施,是贯彻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思路,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顺利推进的重要课题.

1调查范围、方法与工具

1.1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共抽取广东工业大学19个学院在校本科生,覆盖理工类、经管类、政法类、艺术类等四大类专业,其中以理工类为主.调研的时间从2014年9月到2014年11月,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2份,回收率为94.4%;其中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为95.1%.调查对象中男生325人,占68.8%,女生147人,占31.2%;其中一年级学生80名,占16.9%;二年级学生75名,占15.8%;三年级学生125名,占26.4%;四年级学生127名,占40.6%.

1.2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问卷共设23道题目,其中3道多选题,2道填空题,18道单选题.内容包括受访人基本情况(性别、专业、家乡、户口、政治面貌等)、对到基层就业的态度、对国家有关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到基层就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五个部分.同时,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微观、真实,我们对25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充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心理、基层就业意向等方面信息.此外,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正式调查前,我们随机抽取50名同学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了试调查,并作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调查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的现状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态度调查

本项调查,依据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积极性,设置了“积极参与”、“考虑参与”、“无所谓”以及“不会参与”四个维度来检测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选择“积极参与”的只占7.6%,约有68.5%的大学生选择了“考虑参与”,11.9%的大学生表态“无所谓”,还有12%的大学生直接表示“不会参与”.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选择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在自主择业的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试图通过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前景不容乐观,要完成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的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2.2影响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

(1)问卷设置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个人的成长发展空间大”、“基层更能磨练人和锻炼人”、“鼓励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力”、“学以致用、报效家乡”、“谋求将来更大发展空间”、“基层就业机会多”等7个方面的议题作为影响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2)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最看重的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依次是:基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此项指标的大学生人数占85.1%;基层更能磨练人和锻炼人,占到了全部人数的68.%;个人成长发展空间大,比例为55.6%;“鼓励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力”,比例为43.8%.(3)原因分析:一方面,基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具有“后发优势”,大学生比较看重能力锻炼和个人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大力投入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环境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基层环境艰苦,但更能锻炼和磨练人,能培养大学生不怕艰苦的品质和毅力;通过对基层复杂问题的解决,能为大学生未来工作开展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基层就业有着吸引大学生就业的独特优势,政府部门及学校各方应大力宣传并善加利用.

2.3影响基层就业的不利因素

(1)问卷设置了“基层待遇低”、“基层发展机会少”、“基层工作环境差”、“基层保障体制不健全”、“基层文化生活单调”、“基层不尊重科学文化知识,排斥人才”、“所学专业不能满足基层就业需要”、“优惠政策在基层难以贯彻”、“基层就业被认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等9个方面的议题作为影响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2)调查结果显示,将影响大学生不愿选择基层就业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按由强到弱依次排序分别为:基层待遇低,占61.2%;选择基层工作环境差,占50.8%;基层发展机会少,占45.2%;基层文化生活单调,占32.6%.(3)原因分析:基层在经济发展、文化氛围、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城市相比,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个人收益和发展空间.基层的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成为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障碍或顾忌所在.3思考与建议

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合理引导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同时,既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又能为基层经济建设吸引高端人才,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从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基层中锻炼成长,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应进一步认识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继续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基层就业岗位,保障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改善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加重“非政府部门吸纳大学生基层就业”考核比重,甚至可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基层创业指标等;建立动态绩效考核机制,跟踪创业就业、灵活就业的效果,从责任和考核上引导和规范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基层创业的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应大力提供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的支持,通过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到基层创业,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加强高校引导与培养作用.第一,各高校应该以“大学生志愿者怎么写作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基层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为抓手,加大宣传动员、选拔推荐、资助怎么写作的力度,做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工作.第二,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把基层就业率纳入院(系)就业工作的考核体系.第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从事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志愿怎么写作、公益活动等广泛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怎么写作社会,培养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

(3)大学生应加强就业观念的转变,提升基层就业能力.首先,大学生应认清现实,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形成合理、现实的就业期望;其次,要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立足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不良就业心态,认识到选择基层就业是可行的、必要的,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再次,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寻找到基层实践和调研的机会,加深对基层文化生活的了解,积累基层工作的经验,加强基层就业所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增强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014年广东省党建课题和2014年广东工业大学就业创业课题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