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点赞:23191 浏览:1061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类拓展能力的新型工具.为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提出要用5到10年的时间,努力实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体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普及信息的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课程整合;二是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师生能够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在我们这些落后的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地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用五年、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近年来,我们这些偏远的农村小学,信息教育还没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信息技术教育在我们广大农村小学尽快得到普及,需要对农村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整体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我县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地位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大部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仅仅只是“摆摆样子”,应付检查等没有正确开课目的,甚至不能正常开课,自然无法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正确的认识.纵观周边学科的地位,无疑信息技术是处于最底层.传统观念中,语数外是主科,音体美是副科,至于信息技术,谈不上有何位置.学校中可以调课的或者借课的,一般是先拿信息技术开刀,这是既存事实,无可争议.

2.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问题

硬件环境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科整合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工善欲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良好的硬件环境,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其硬件包括计算机及设备、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及其它电教设备.近几年,教育部门花大力气筹措资金,在农村小学新建计算机教室.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计算机拥有量偏少、乡村不平衡,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3.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认识问题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我县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大部分师生认识不清,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

4.信息技术教师问题

当前我县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由于计算机知识发展非常迅猛,这两部分教师所具有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很难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此外,还有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来源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他们的计算机知识过硬,却没有实际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急待提高.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部分学校即使有一些简陋的设备,也只能是摆设而已,造成资源浪费.

还有,部分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还存在如下误区:

⑴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单纯的以投影代替黑板,教师依然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没有改变.

⑵整合中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削弱了传统教学中的语言和情感交流的优势.

⑶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5.评价机制问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面,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之类的评选.在职称评选中,也没有获奖课件可以替代论文之说,那同样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呢,所以在总体上肯定是处于劣势.

6.信息技术的课时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的课时是每周一节课,这样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通常是这节课上了,等第二节课时上节课内容又忘得差不多了.另外,在农村地区,很多学生只有在中学才能第一次接触电脑,在小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对于这些学生,单单一节信息课,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三、解决方法

针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应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制定规划、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政府部门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快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农村小学面对现实困难只能立校,自力更生,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筹措资金增添信息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建议各级政府应对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目的是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对弱势学校的援助,增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常规设备配备和设备更新、软件配备、设备维修等费用,以提高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一些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总之,农村小学不可能像城市发达地区小学一样普遍建立校园网,应该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制定自己的“校校通”工程规划.

4.加强软件资源建设

学校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补充丰富的教育内容,创造大量适合农村学生的教育方式的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县域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在县域范围内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已有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整合、应用,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努力优化使用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学生家里几乎都没有电脑,而学校的电脑又不多,使得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少,所以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难免有陌生感,对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不好,长此以往便会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是在保证学生的上机课时外,要让学生了解、熟悉电脑、喜欢电脑.

四、前景展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充满光明的.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占领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制高点.以便不断地将我国未来的“小主人”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