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点赞:18282 浏览:824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通过这句话我深刻的体会到得当正确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与熏陶.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音乐课在我国文化教育中也一直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美育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但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施中,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面向全体学生,是音乐教育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学生没有课业负担.教师也不必抓教学质量,其实不然,“减负”不是没有课业负担,而讲究负担的合理;“减负”不是不抓教学质量,而是要求有高质量的教学.在音乐课教学方面,我努力进行尝试,特别是在欣赏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点成效.

我认为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进行欣赏教学,培养小学生欣赏能力,必须把握“五性”.

一是认识重要性.小学音乐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通过音乐艺术手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体现和包含音乐艺术的美感,从而感染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如果学生缺乏一定音乐欣赏能力,一切美感都将推动作用.所以从完成教学目的上看,培养欣赏能力十分重要.现行小学音乐课本包含了歌曲、唱游、读谱知识和综合训练、欣赏等内容.其中欣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其内容配套而形成统一整体,彼此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因而从教学内容安排上看,欣赏是整个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那种认为音乐欣赏可有可无或关系不大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二是明确目的性.欣赏教学总的目的要求是扩大音乐视野,发展想象能力、培养感受、理解音乐能力.要把这些目的要求化整为零,分解到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以至每一节欣赏课教学中,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①教师在备课时,务必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每个欣赏课教学目的要求.②一节欣赏课突出一个目的,明确一个中心,务必每课必得,一课一得.这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方能达到总目标.

三是注意思想性.欣赏课不能为欣赏而欣赏,变成纯粹的“快乐享受”.现行教材中欣赏部分有些是通过各种题材内容,不同情趣风格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及陶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的;有些则是利用古今中外名作,以优美轻松,欢快明朗等音乐形象感染学生,培养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而起到思想教育作用的.不管如何,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通过教学令人振奋,催人向上,使人身以健康,从而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教育教学目的双丰收.

四是加强针对性.现行课本各部分的内容之间有一定联系,也作了固定编排,但由于年龄心理差异,学生对它的适应性各有不同.因此欣赏教学必须加强针对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①每一节欣赏课要按照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确定重点和难点.②每一课歌曲、综合训练、欣赏等内容,可按实际需要作重新调整、组合.③欣赏后的“听听想想”同样可以考虑学生原有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取舍和增减.


五是讲究灵活性.在欣赏教学方式方法上可以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听的方面,可以使用唱片、录音磁带播放,也可以通过教师演唱演奏,还可以让有专长有能力的学生表演.在听、讲结合上,可以先听后讲,也可以边听边讲;可以听多讲少,也可以精讲粗听等等,不能局限于一定之规.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素质,主要是人对音乐的感知、创造能力,如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感知能力等.因为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不同,故人与人的音乐素质存在差异.而音乐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既保持着先天禀赋的基础,又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着.

音乐课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音乐学习中,好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及成就,还要看后天的教育和主观努力情况如何.天赋素质上的某些缺陷,只有通过教育和实践才能得到弥补;天赋素质只有在教育和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小学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我认为,在小学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从小就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对他们将来提高音乐素养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总之,我认为,要真正令悟“减负”的精神实质,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对于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除了切实贯彻好的“减负”要求外,更应该深深思索:“减负”的背后,我们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