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规划的认识

点赞:5493 浏览:168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大气污染等交通问题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规划建设情况,对于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及想法.

[关 键 词]交通交通问题道路交通规划人车关系

中图分类号:TH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95-01

大家都知道,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机动车保有量也逐年上升,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大气污染等交通问题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阻塞

交通阻塞时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阻塞问题尤为明显,在许多大城市中心区,高峰期交通速度仅16千米\小时,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大城市圈内的道路还在继续建设,汽车数量也在进一步增加,道路的建设和汽车的增加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许多大中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交通事故不但导致了对贵重医疗设施需求的增加,而且使受伤者痛苦不堪,如果有死亡还会破坏完美幸福的家庭.北方城市多雨雪天气,道路打滑,更加容易发生各种擦碰的交通事故.

3.公共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由于对公共交通投资不足,导致峰值期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于供给,造成交通拥挤;②由于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波动大,高峰期过于拥挤,而非高峰期使用又不充分,收入锐减.近年来许多国家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因而无能力对公共交通进行大规模投资,致使公共交通设施陈旧,公共交通工具数量减少,怎么写作质量降低,其结果是一方面对公共交通依赖程度较大的低收入群体是一个打击,另一方面有促进了中产阶级甚至低收入阶层对小汽车的依赖.

4.步行者问题

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仍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出现了走班族,甚至暴走族,现在很多城市改善道路交通进行规划,如加宽机动车道,却很少考虑行者的需求,因而步行者的易达性很差,步行者设施缺乏,甚至机动车抢占仅有的不多的步行空间.

5.停车问题

汽车并非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当他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占据一定空间.汽车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在城市中心区,人多车多空间少,停车场和汽车数量很不相称,停车也最困难.

基于大多数城市存在的这些交通问题,我想我们国内近年来一些决策层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一定不能重走,因此国内很多城市都正在花大力气解决这些交通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城市的道路规划建设普遍存在4个认识误区.

环线加放射状道路模式不宜简单“克隆”,城市交通形态应科学规划.

对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规划的认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交通管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北京的环线已规划到六环,上海也将在内环线和外环线之间再造一条中环线.环数不断增加,但车辆进出市中心仍要“排队”.

这种情况是由城市形态决定的.我国大多数城市为单中心城市,行政、商业、文化活动围绕一个点展开,体现在道路上就是“单核心饼状”交通形态.

这种城市结构造成大量车辆集中涌入市中心狭小的区域范围.而一些国际大都市则有多个中心可以分散人流,比如:就有新宿、银座几个中心.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建设多个城市副中心,这有利于城市交通形态更加合理.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私人汽车写用分离.

自行车占据大量道路,私人汽车“上路”猛增,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集约化程度低.据调查,我国大中城市平均只有15%~20%的人利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与欧洲60%、日本80%的水平相距甚远.

大力提升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形成长途、中途、短途合理衔接的换乘体系.公交票价应实行“时段一票制”,即在一定时段内写一张票可上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鼓励人们以最快捷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交叉口设计要讲究,“人车关系”不容忽视.

我国城市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也不同,主干道的交叉口间距就应比次干道大,不然红绿灯一多,车就跑不快.沿街开口设计也有讲究,比如:主干道交叉口合理间距应为500米~800米左右.实际上每180米就设有一个交叉口,遇上路边单位大门“左进左出”,又把间距降到了120米,再算上公交停靠站,结果平均交叉口间距不到100米.如此一来,车只能停停开开.“人车关系”也影响到车行速度.我国道路设计“以车为本”,忽略了行人的立足之地,把行人逼到了车道上.比如:车辆右转时,挡住了行人的去路,结果“车不让人,人不让车”.

――道路建设普遍存在误区,“五拍工程”和“六边道路”不少.

我国道路建设存在“五拍”现象:拍脑袋匆忙决策,拍胸脯盲目办事,拍大腿后悔不及,拍桌子推诿责任,拍屁股走人完事;造成的结果是“六边”:

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边开通,边维修,边报废.

我觉得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们对如下具体的问题应予优先研究解决:

调整规划与布局,构建快速交通系统

在整个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应将交通问题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予以考虑,明确各主要道路的交通功能,尽量向市外缘而不是市中心投资,减少向市中心区的出行,在主要的人流集散点之间,优先考虑大运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

研究设计标准和技术政策,提高设施建造水平

目前,道路设计主要精力置于道路几何设计,道路结构和材料设计未予充分重视,这有失偏颇.道路早期损坏现象严重,尤其像北方严寒城市,对道路的施工要求更加高,如果不重视道路的建造施工质量,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现代交通管理手段,实施有限畅通计划

目前交通管理或司机出行的盲目性都较高,造成不可避免的交通拥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及时了解道路上交通流量的变化.而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可弥补这一不足.当然,要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这一计划有一定的困难,但可在有限范围内实施这一计划,保证主要道路的畅通无阻.

制定明确、一贯的交通政策

公共交通应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以改善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实际上,如果能减少个体交通,则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实施公交战略的过程中,政府应能秉承一贯的原则.

5、交通法规的广泛宣传和严格执行是尤为重要的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应是现代人的一个起码标志,是城市是否已是文明城市的试金石.如果每人都能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则交通效率可大大提高.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道路设施的修建依然是改善交通状况的主要措施,政府应制定明确一贯的政策,保证稳定的、足够的资金投入.

最后,家庭小汽车的发展只是一个时期问题,与其被动地适应这种现实,不如主动去规划未来,迎接挑战.从现在起,应主动做出规划,根据城市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分阶段、有步骤地放开家庭小汽车市场,设置合理的车号发放政策,有效控制小汽车盲目增长带来的一系列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