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能力主导,课改理念深度凸显

点赞:5380 浏览:177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年是广西高考地理使用大纲版全国卷临近尾声的一年,考题延续了近年来高考大纲版全国卷考题的命题风格和命题思想,体现了高中课改的理念.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把握考试动向,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和备考工作带来深刻的思考.

一、试题考查内容的变与不变

(一)立足基础,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方向不变

立足基础,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分析近3年高考地理试题,我们发现,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变化不大.比如:自然地理突出考查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人文地理集中考查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理论;基本技能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这些基础知识都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与理论内容.

(二)对考查内容变化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高考地理考查内容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考与不考,以及怎么考.2010年以前,有关“地球运动”的考题一直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难度大,所占分值高;2011年的考题没有出现关于“地球运动”的题目;2012年再次出现了“地球运动”的题目,且难度有所降低;2013年的考题没有出现“地球运动”的内容.从整个变化过程来看,有关“地球运动”的题目难度在下降,出现的频率也由原来的连续多年考查变成三年一次,这是一个趋向性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从2011年至2013年,在选择题中都出现了等值线图与气候相结合的考题,尤其是2011年、2012年,题目难度较高,因此,等值线图与气候,很可能成为新的考试难点.

今年的高考地理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比往年更为集中,其中,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达到了72分.这样高度集中的分值分布,无法全面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学的导向性不好,让人难以读懂命题者的意图.因此,这更像是一次偶发性的行为,而不是一个有趋势性的变化.


二、地理能力考查方式的变与不变

今年的地理考题与往年一样,对考生知识储备的要求比较低,考生在解题时需要调用的知识量不多.可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却比较高,试题凸显了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的重点不变

通过分析试题我们可以知道,间接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地理信息能力的题目仍然比较多.比如:第1、2题,第36(1)题,第39(2)题,虽然考题的附图不多,但是每幅图均在解题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高考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地理考题特色.

(二)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思路不变

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来看,地理试题很少体现单一的能力目标,反而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选择题一般都要经过信息提取、原理运用、逻辑分析等过程才能够正确解题,非选题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地理评价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才有机会获得高分.比如:第36(2)题考查浙江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社会经济特征,需要考生具备地理区位的分析能力和评价地理环境的能力,才能答好这道题;第39(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资源跨区调配的评价方法,涉及考生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考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2011年第36(3)题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2012年第36(3)题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2013年第36(3)题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从以上对3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第36(3)题的比较可以看出,问题提出的角度并不相同,2011年提问角度比较单一、直白,如“分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等;2012年非选题问题链较长,问题的层次更为丰富,如第36(1)题“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013年的第36(3)题提问角度更为多样化、复杂化,表面上看似提问技术的进步,实际上隐含着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考题越来越关注考生的思维过程.

地理:能力主导,课改理念深度凸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区位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考题形式的变与不变

(一)以区域空间为载体考查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是主流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也是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地理的规律、方法和原理只有放到不同的区域环境中才是鲜活的,才能考查出考生能否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运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原理、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今年的考题,通过区域性这一知识来考查考生的能力的题目所占分值达88分,这一考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了今后考题的走向.

(二)结合时政热点,联系社会生活,课改理念进一步体现

这几年的地理考题改变了过去对社会热点问题不够敏感的现象,很多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问题进入了试题中.比如,第39题考查的内容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与中国,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人注目.联系社会生活的考题也比以往多,如第1、2、5、6、36题,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具有时代性特征的考题,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课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

(三)“无图裸题”的增加值得关注

在今年的考题中,“无图裸题”陡然增加是考题形式明显的变化.全卷试题只附了4幅图,而没有附图的第3、5、6题仍然隐含了空间位置的图像信息.从总体来看,考题的地理味儿锐减,如第5、6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与大纲版全国卷使用省(区)少,不受重视有关.这样的考题对考生能否做到“心中有图”是个考验,值得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加以关注.

(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