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点赞:18485 浏览:829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可以熏陶儿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自然、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教学应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将一些舞蹈元素渗透在其中,让音乐和肢体语言相结合,听觉与动觉的互相补充,可以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包含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个部分,内容丰富多彩,跳出了单纯的唱歌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而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艺术.舞蹈的表现往往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而且有许多舞蹈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音乐.音乐可以激发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情节中.在音乐中舞蹈,不但能够使学生体验音乐的律动、节拍、速度、结构、情绪等内容.而且舞蹈伴随着音乐还能够使儿童获得愉快感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课程中,包含了很多与舞蹈相关的内容.师生共同设计编排一些动作简单、节奏鲜明、活泼欢快、动作整齐的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教与学过程中,把舞蹈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音乐教育中,为小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开拓一片空间.

二、能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学习音乐的愿望

一方面孩子都喜欢音乐课,教师要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环节,保持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较难持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把“动”引导到课堂上来.在音乐课中适当增加一些舞蹈内容,改变陈旧、呆板的唱歌教学模式.新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可以缓解学生疲劳的状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从而使孩子们对音乐产生较浓的兴趣和热情,能使教学取得实效.

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

美国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观察和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的运动;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7至13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未发育期或发育前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可塑性非常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适当的加入舞蹈练习,组织学生经常参加生动、活泼舞蹈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学生的骨骼、肌肉的生理机能发育.舞蹈的渗透还可以矫正一些因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有利于学生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产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之一.音乐课中让孩子们通过舞蹈感受音乐的情绪、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运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学生依靠想象、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再以动作练习和即兴舞蹈练习,让孩子尽情欢乐、尽情宣泄他们的思想感情,展现儿童天性.这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使他们的天赋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