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体验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的

点赞:21467 浏览:957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的角度入手,阐述了自主体验教育是回应当代大学生主体性增强的客观需要;论述了自主体验教育的几个契机;初步探讨了自主体验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关 键 词】自主体验教育主体性主体实践性

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受到了影响,而这种变迁和发展,对身处开放系统中的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中的政治理论课也在这种变迁和发展中受到了挑战,需要有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来应对这种挑战.经过摸索和实践,笔者发现自主式体验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简单来说“自主体验教育”,是指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认识事物,使受教育者在各类实践活动、与群体互动中认知、明理和发展.本文所说的“自主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体验,二是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在对一定理论指导下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互为作用,两者是相互作用,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在授课过程中以及授课结束后,教师引导他们在体验中自觉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和品格,外显为行为和习惯.

一、自主体验教育是《基础》课回应当代大学生主体性增强的客观需要


在社会变迁的同时,高校迅猛扩招,这使得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长期以来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将很多学生的思维固化,显得有些被动.因此,引导高校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模式、充分激活自身综合资源,探索更有效、更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大一新生刚刚结束基础教育,进入一个转折期,精神上失落、迷茫,要么奋力拼搏,努力前行,要么随波逐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处于极度纠结和矛盾中,在学习和各种娱乐诱惑之间来回摇摆.《基础》课在大一开设,对于解决学生迷茫和困惑,认清方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具有积极地引导作用.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积极性不强,消极,懈怠现象时有发生.而自主体验教育通过开展各种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年轻人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处于迷茫中的大学生更新、巩固以往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业已形成的相对初级的主体性意识,在实践中检验,并且在实践中亲自体验,进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前进的动力.

二、自主体验教育的契机

如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比以往要强,而且他们还是信息化社会的推动者,微博、微信等是他们了解和参与社会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而这种参与方式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和冲突更大,网络和信息促成了大学生价值多元并存的心理结构,他们对于社会的价值选择具有更多的自主性.所以,他们的主体性呈现新的多样化.这为自主体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入场契机.

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过去独树一帜的主流价值观念分化出各种不同的价值流派和取向,每个流派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点.这些价值观点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大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他们不再有相对单一的价值观,往往根据自己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内容形成阶段性的价值观不断地修正,甚至颠覆和替换原有的认识.间接经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丰富,在学生的发言中,“微博上”说和“微信上”如雷贯耳,群体性的或者他人的价值体系不断地冲击和刺激着学生原有的体系,选择、比较、组合、调整是他们的常态.群体多样性和个体多样性相互影响,不断交织,渗透在不同的价值领域里.所以,在《基础》课教学中推动自主体验教育,把个体多样性和群体多样性统一起来,通过互助体验学习,为大一新生形成科学、合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保驾护航.

除了上述契机,主体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并存也是一个良好的入场契机.以往的主体价值观说到底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表现,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基本上被掩盖掉了,即便有不同的个人价值也是往同质性的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对立和冲突.然而,如今的价值分化除了朝着同质方向进行的以外,还出现了异质性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有为社会弊病痛心疾首的,也有熟视无睹的;有大力颂扬传统榜样模范的,也有追捧时尚新锐现代偶像的;有坚持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并向其学习的,也有抨击助人为乐已经落伍的.这些价值观念上的异质性对立渗透在大学生价值领域的各个方面,基本发展路线是“由刻意行为变成习惯,再由习惯发展为自然”.

自主体验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基础》课中推动自主体验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感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性,更好地把握价值观变化中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通过体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当然,说让大一新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社会变化的复杂性并不是说社会就是这样了,现实就是这样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并存也为自主体验教育在《基础》课中的推广提供了契机.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现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会再像自己的父辈们那样忌讳谈论对物质的热爱,对金钱的追求,相反,在生活中津津乐道自己对物质的看法,却又不会仅仅限于物质的领域而忽视了精神,他们也会注重超越现实物质方面的精神生活.所以,从某种层次来说,我们的大学生现实,但是又不仅仅是现实,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因此,《基础》课教学中推动自主体验教育,本质上来说还是回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现实,主动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求学道路.

三、自主体验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价值实现

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自主体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论域.然而,要想把这种创新落实在实际的一线教学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怎么想决定怎么做”,所以要想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改变教学观念是先决条件,而行动改变这是根本,“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这里行不通.自主体验教育教学观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习惯,把摸不着看不见的观念变成具体的思路,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动,检测如观念没有转变,没有和传统的教学习惯决裂,即使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自主体验式教育模式,也只能是搞搞形式,只是形似而神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在《基础》课教学中推广运用这一模式,也要弄明白自主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模式和理念.

其次是教材观念的改变.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更何况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自主体验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载体.教师如何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向学生的学习体系转化,在一线教学中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搬课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走进课本,走出教材”,除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离不开教材观的改变.教师要做到既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传授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尤其对于《基础》课来说,这门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讲授的都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知识.所以,在教育和教的主、客体上,要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多项实践交流,把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自主体验式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进而超越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有效组织,是顺利实现自主体验教育的关键.探索出一条通过主题、问题和目标等“三环节”衔接、融合的道路是实现《基础》课自主体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成败的关键.

在确定主题前,必须先了解学生当前最关心的话题,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纠结的点在哪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三方意见汇总,在汇总的基础上确定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增强教学实效性,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确定主题后,根据主题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大一新生强烈的求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对思想和观点进行探索,给予回应,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参与感也会增强,不会觉得这个课堂和自己没有关系.改变原先授课中“两张皮”的现象,这样教师的引导就会顺理成章,教学效果就会突出,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师生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做到信息的及时沟通.信息化时代的沟通有一个显著地特点就是及时,根据当期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可以利用虚拟的互动模式,当然原有的实体互动渠道也不能忽视,面谈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及时了解相关情况,方便调整和更新.对于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双赢的互惠局面.

小结

综上所述,在《基础》课中开展自主体验教育,为大一新生解惑,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真正做到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在《基础》课教学中推动自主体验教育,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注入一丝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怎么写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3](英)以赛亚伯林著,赵国新译.自由及其背叛.译林出版社,2005.

[4]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

[5]吕志,黄紫华主编.面向社会实践育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8](美)劳伦斯A克雷明著朱旭东等译.美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