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

点赞:5570 浏览:205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藏族社会的家庭教养是一种社会性别色彩鲜明的教育活动,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就要遵循严格“男女有别”意识,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期望指导下,逐步学习和实践社会赋予不同性别的责任与义务.随后的岁月,藏族的男性,在长辈的影响下,努力使自己具有男子气概,培养自己男性的社会责任感.女性在成年礼后,他们的责任多集中在家庭内部,除去家务劳动之外,也必须在公众场合为家庭赢得荣誉.

关 键 词:性别;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识别码:A

引言

“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某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某一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1]7同样,每个社会对于男女的性别期待都有差异,存在于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不同教育方式塑造着人们的性别模式.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提出的“濡化”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习得与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石,迪尔凯姆(Durkheim)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则将人类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如果说“濡化”所强调的是发生在同一类型文化内部的纵向传播过程,以及发生在此过程中的习得与传承实践;那么“教化”更加强调的则是通过既定的手段和模式,按照某种既定的目标对受教育对象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本文通过对一个藏族村落的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考察,详细探析当地藏民性别角色塑造的过程与方式.

尼村位于滇藏两省交界区的德钦县奔子栏镇,村落沿金沙江和白茫雪山山脉分布在江边平坝、山坡和少量的高山地带.全村共有567户,3121人,藏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从2009年到2012年,笔者对该村落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调查,对构建当地社会性别制度基础的亲属制度、土地制度、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关注当地的社会性别结构和妇女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处的地位.

一、新生儿的命名与抚育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指出的那样,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2]2新生儿的命名(名啥)一般在孩子出生三四天后进行.由家中的成年男性(一般都是家长)前往寺院告知活佛孩子出生的时间,一般都可以得到一个带有宗教意味的名字.

新生的婴儿主要由母亲和其他女性家庭成员负责抚育.这时的产妇由于身体虚弱,可以暂时脱离繁重的劳作,仅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身体无法支撑的妇女甚至要卧床休息好几天.在最初的几个月中,婴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亲的乳汁,因此给新生儿哺乳是这段时期母亲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满月的婴儿要在一个事先选定的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第一天出门的婴儿通常还会被家人带往寺院朝佛,祈求一生平安.为防止魔鬼的侵扰,家人通常会用锅底的黑灰将婴儿的鼻尖染黑.

满月之后的婴儿不能再整天与母亲呆在一起了,因为产妇已经开始逐步恢复产前的生产劳作.除去喂奶的时间以外,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与那些劳动任务相对较少,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年人一起度过.检测如不是特殊的原因,在尼村很少能看到年轻男性在照顾孩子.人们好像已经对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照顾孩子的年轻男性“很难看”,“不像样子”(祖达尼布)或是“不像男人”(巴加麻扎).

二、早期的社会性别教养与认同

藏族社会的家庭教养是一种社会性别色彩鲜明的教育活动.婴儿期过去之后,当孩子的年纪稍长,他们即要被赋予社会所认可的性别认同及劳动职责,并开始在母亲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的教导下开始学习与实践;遵循着严格的“男女有别”意识,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期望指导下,通过不断地训练,学习与承担社会赋予不同性别的责任与义务,逐步成为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个体.

(一)换装:服饰的社会性别塑造

服饰是大部分社会从视觉上区别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符号.“藏族人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体现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民俗服饰佩戴之中”[3].孩子们真正的性别塑造是从脱离大人的怀抱能够自由行走开始的.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盛装(布衮),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藏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并且种类众多,当地俗语“隔山隔河两个样”所表达的正是这种突出的多样性.

通过穿着藏装,气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体现,不仅加强了民族认同,更获得了异性的认可.女性们大多认为身着传统藏装的男性远比身着现代“西式”服装的男性更有气质,而身着传统藏装的女性也是最吸引男性目光的.以前佩刀经常被男性用于打架斗殴,因此不少地方已经禁止公开携带.

尼村藏民的“换装”活动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身着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培养强化族群认同,且能从个人成长的幼儿时期开始强调社会性别差异的存在,促进个人实现其身份与角色的定位.很多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身着盛装的孩子甚至还不能离开父母的双手与怀抱,但他们已经从外在的服饰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从中即可以明确地表现出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可以说,男女身着性别特征鲜明的服饰,是认识性别和塑造性别的最初环节.

(二)游戏与劳动:行动中的性别教养

游戏在儿童的身心发展、文化形成和价值观定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对社会性别的角色与认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性别角色是一定社会认定男女适宜行为的社会规范.[4]41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即开始按照性别分开玩耍:女孩的游戏大多与家务劳作紧密相关,常玩的游戏有过家家、捡菌子比赛等;男孩们则很少玩这些游戏,他们通常喜欢聚在一起相互追逐嬉闹,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打猎或是打仗的场面.由于藏族社会带有明显社会性别特征的劳动分工体系,孩子们学习的劳动内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女孩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妇德的灌输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由于与从小抚育她们的母亲在一起生活,从母亲行为的点滴中寻找适合当地社会文化的性别表征成为女孩塑造性别的主要方式.通过模仿,女孩们开始逐步体会恰当的女性心理,并尝试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女性,为将来的婚配做准备.除去社会性别角色培养之外,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还受到其出生顺序的影响.为了让长子和长女能够顺利完成长大之后“当家”的职责,家人往往会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导,比起自己的弟弟妹妹,除去完成各自性别所必须的学习内容之外,他们还必须具备更加宽容的个性、坚韧的品格、过人的胆识、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领导家户兴旺的技能和品德.他们的弟妹则被教导为依从兄长和姐姐的顺从者及协作者.

(三)家户荣誉:初入社会的性别职责

参与重要的宗教与节日活动是男孩们在父亲和其他男性成年亲属的教育下学习社会性别规范的重要场合,但这些活动大部分是禁止女孩参加的.例如在拉斯节祭祀神山的活动中,男性必须登上高耸陡峭的神山山顶,举行一系列的朝拜和庆祝活动,但女性则只能呆在村里等待着男人们“迎神”归来.年纪稍长的男孩还要代表家庭参加宗教或政治活动,这对于家长和他的家户而言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认识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学会经商或其他的赚钱方式是社会对男孩的成长要求.这些技能也主要由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性亲属传授进行.与男孩相反,女孩们的责任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除去承担家务劳动以外,也必须学习在公众场合为家庭赢得荣誉.在节日身着盛装是女性表现家族荣誉的主要方式.年幼的女孩身着盛装表明她已经开始认可并担当社会性别责任.新媳妇一般都要身着盛装,代表已经融入这个家庭.家庭和社会从早期的教养时期开始即对男女表现出不同的期待,并在对“家户荣誉”的共同追求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男性通过对外所彰显的责任与男性气质表现权威,女性则通过自身的装扮体现自身的归属、财富与地位,这两种不同的期望在其人生接下来的历程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体现.

三、成年社会性别观的养成与规训

成年礼(绕斯让体)

成年礼(riteofpuberty),又被称为“成丁礼”或“成人礼”等,是一定社会中的个人由幼年步入成年的人生礼仪.这一仪式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不同区域的族群中.[5]47综合地来看,各族群的成年礼虽然形式多样,但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限定仪式举行的年龄,仪式以“成人”为主题,且特征明显,并具有普适性;仪式举行的方式包括教导型、考验型、标志型等类型.[5]48

尼村藏民的成年礼除具有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成年礼主要在女孩群体中举行,为男孩举行的情况较少;其次,举行成年礼的时间一般为九岁、十一岁或十三岁,这些单数年龄被认为是吉利的年份,尤其是十三岁对藏族人的成长来说更具有临界点的重要意义.[6]但具体什么时候举行仪式,则由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第三,与一些族群程序繁复的仪式相比,藏民的成年礼仪式相对较为简单,一般仅包括换装、祈福和聚餐几个环节.女孩的成年礼大多由母亲向家长提出,家长同意之后由母亲负责操办.从整体上来说,多偶制家庭,尤其是兄弟共妻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优越,因此举行成年礼的时间相对较早,由于家庭亲属关系比普通家庭相对复杂的现实状况也促使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踏入成年的人生历程.

道德观与责任感

藏族社会迈入成人行列的社会性别观念还体现在男女存在差异的道德教育上.吐蕃时代的伟大统治者松赞干布为家庭教育制定的《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深刻影响了藏民家庭的道德规则及性别教育.藏王的训育思想体现了藏民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导向:对佛教的笃信是首要的要求,之后才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友邻,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谨言慎行,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等.此外,不少村落民俗也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例如在路上看见修路的人,尤其是老人,一定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如果情况需要及条件允许,一定要实施修路架桥的行为,惠及他人,这些都被认为是积累功德的表现.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向这些目标靠拢,违反者必须意识到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并且应该立即修正自己的不当言行.履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也远高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按照这种逻辑和道德观,放弃个人所需是应该的,但放弃家庭责任就会遭到所有人的谴责.

藏族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培养责任感是藏民成年社会性别观养成的主要内容之一.男性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空间中.希尔曼和亨弗瑞发现,这些成长的男孩都努力尽可能地与男伴呆在一起,而不是呆在家里,他们都渴望去结交忠诚的伙伴,尽量加强与其他男性的密切联系,以体现出自己“尚武”的男子气概.他们必须努力去征服青藏高原寒冷的高地,通过长距离的奔波从事贸易,为家庭的经济收入做出贡献.[7]

对道德观与责任感的培养还包含着不少社会性别禁忌内容的灌输,但这些禁忌大部分是针对女性的.除去必须遵守的身体禁忌之外,女性还有许多不能做的事情.例如不能触摸男性的头,不能跨过男性的用品等,僭越者都被视为是不守妇道的表现.男性需要重点培养的性别气质还包括“骨气”,包括不能为了食物和钱低头乞讨,与人争斗时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耐性等.这些性别气质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地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及女性对男性的想象.女性们所期待和欣赏的是离开时一无所有,但却能满载而归的男性.这些成功者在她们眼中是英雄的象征,因为其体现出极度的男子气概.然而,男性强烈的自尊心及妄自尊大的大男子主义往往也会成为妇女们取笑的对象.嘲笑年轻男性甚至是最受老年妇女欢迎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虽然成年男性并不乐于从事照顾年幼孩子的工作,但他们在公共场合却热衷于教导孩子塑造性别气质,尤其是对男孩,希望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之明白该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学会礼貌待人也是踏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步骤.谦逊有礼是当地人认可的第一美德,礼貌重点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中,尤其是要学会敬语的使用.此外,热情好客仿佛已经成为藏民的民俗符号之一而广为人知.人们之间互相碰面时,也是互致问候,面带微笑.藏族女性善于待客,每当有客来访时,她们并不像很多民族的女性那样刻意回避,反之,男性家庭成员会很乐意将客人交给女性招待,女性主导家庭生活的状态在待客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言语不多,但女性温柔的微笑和周到的照顾往往令客人难以忘怀.结语

综合当地人们在家庭与社区中的教养方式,女性更多扮演的是一种照料者的角色,她们充当着孩子的情感资源,并且是他们成年之路上的启蒙教师,并为促进全家人的健康辛勤劳作;而男性则更多地扮演着家庭的经济支持者及保护者的角色,他们还承担着传递宗教仪式的责任,尤其是那些禁止妇女参加的场合.总之,社会所期待的性别规范与角色塑造开始于每个人的幼年时期,通过着装、游戏、劳动、道德与礼仪教养等方式不断渗透和强化,并在婚前教育中得到固化与提升.为配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期待,家庭中的父母长辈以及村落社区都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培养与塑造恰当的性别形象.女性逐步学习家务劳作等家庭技能,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能干的主妇;男性则极力塑造自己鲜明的男性气概,通过外出经商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性别权威,以及社会所期待男性应该拥有的剽悍、责任、权威和管理家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家户整体观念的塑造,的性别塑造都是围绕以家户整体利益为目的的方式来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