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对于民族音乐传承本能性培养的可行性

点赞:19973 浏览:856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切合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的天性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得到最好的发展.启蒙教育阶段是儿童通过社会认知、模仿获得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种认知并不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因为儿童很难将学习到的内容反馈到生活中,而是通过实践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绝大多数孩子是通过游戏、人际交往,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和养成影响一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根据以上论点,如果将民族音乐按照一定的年龄阶段,分成不同的层次,让儿童从小就进行系统、规范式的培养,最终会达到其将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变成一种本能性的习惯.这种本能的养成对传承的自觉性、延续性、后继性等问题的解决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启蒙教育对于民族音乐传承本能性培养的可行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民族音乐传承的本能性

(一)概念界定

民族音乐传承的本能是指将民族音乐传承这一理念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传承的态度.就像人的心跳、呼吸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应该如此:传承不是刻意的,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养成.

(二)培养民族音乐传承本能性的必要性

一棵树想要成长,如果在幼苗时就被腐蚀、折断,那它以后将如何生长呢?众所周知,我国的音乐教育沿用了西式音乐教育模式,西式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导致形成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缺失.在这种音乐文化教育失调的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已经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知之甚少.这无疑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敲响了警钟.如何保住这些即将逝去的、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使国民积极主动的参与且欣然接受,是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所在.而启蒙教育的行为养成则是重中之重.

二、民族音乐传承的本能性培养阶段

胎儿时期

现今有一个流行词叫做“母亲音乐教育”,是指在胎儿时期,母亲温柔的话语就是胎儿对外部世界感知的全部.如果在怀孕期间,母亲暴躁不安,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情绪起伏就会非常大.科学研究证明,母亲的言行习惯会对胎儿以后的身体健康和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人的性格中总有一部分和父母相似.

研究表明:对孩子的培养要从胎儿开始,胎儿从5个月开始就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了.因此,开发民族音乐本能的正确方式是:当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就要经常给胎儿听一些民族音乐.不只是母亲,父亲也要经常与儿童进行必要的交流,因为对于胎儿来说,父母的歌唱声就是一种音乐.这种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是儿童最早经历的社会环境.同时,儿童在胎儿时期的早期经验和它以后的性格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有很大的关系.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了胎儿的情绪;母亲的歌声,说话声,都对胎儿的感知觉很有帮助,这也是一个人音乐感知的源泉.此时,应顺应其本能的需要,让胎儿能尽情的享受父母给与他的民族音乐灌输,为出生之后学习民族音乐和感受民族音乐创造一个基本的语境.

幼儿时期

在幼儿时期,民族音乐的培养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这种艺术的本能主要体现在娱乐中.比如玩小火车,会自动模仿火车来了发出的“呜呜呜和况且况且”的声音,这种有节奏、自我模仿的过程源于游戏式的儿童学习环境.试想,如果让家长刻意的去教授这种节奏,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幼儿时期,游戏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1、渴望交往是产生学习的动力.尽量使孩子在自然的、自愿的、感兴趣的环境下接触乐器、接触音乐.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都是因兴趣而开始的,而这种兴趣主要也是因为社会认知体系中对于他人的模仿和社交的游戏渴望.在进行民族音乐学习的时候,不妨“家长先学一学”.因为孩子的很多行为是以模仿家长为特点的,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在唱民歌,在玩儿民族乐器,他会觉得非常的有趣,情不自禁的也想玩一玩.所以,在此年龄阶段,言传身教式的教学会起到显著效果.

幼儿的学习阶段,游戏式教学起到主导作用.游戏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社交需要.所以这种需要也是促使他们自觉进行民族音乐学习的有效途径.如游戏中模拟民族器乐声音的互动学习,和各种民族舞蹈肢体动作的效仿学习等这些都是在游戏中,由孩子强烈的需要而开始的,所以具有很强的主动性.

2、幼儿阶段的民族音乐学习应尽量避免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法.教育学科中有一本非常有名的读物《窗边的小豆豆》中说:“巴学院是主人公小豆豆所上的学校,每天,大家都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开始自学,有不懂的就问老师,并且学校经常组织野营,散步.学校主要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自然历史与科学知识,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孩子们真正学到了影响其一生的有价值的知识,并和自身的实践相结合,效果是显著的.因此,在幼儿时期的民族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达到某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是应该将注意力如何更多地放在自然的情境中,释放儿童自然的天性,达到让他们主动、能动的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

3、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儿童的心理本来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在自然的环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去学习,而不是端端正正的坐在课堂中学习.因此,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应多借鉴达尔克罗兹、柯达依、奥尔夫三大体系,将民族音乐的各种体裁改编成简单易懂的互动性教案,充分利用身体律动来让儿童熟悉民族音乐的律动规律;鼓励其走出教室,带他们去亲身体验当地的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教育思想上则要重视孩子音乐学习环境的塑造,营造一个在游戏中学习的场景.

4、注重教师素质培养,以模仿教学为主.儿童在课堂中通过模仿教师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多的应该是在点滴间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在幼儿民族音乐学习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儿童民族音乐兴趣的调动对儿童民族音乐行为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幼师的民族音乐素质提高是培养幼儿民族音乐传承的本能性的基础所在.

(三)小学时期

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分科的出现,这对于孩子学习方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原来多科目由一位教师讲授,并且学习方式比较自由,以游戏为主;现在分科非常明确,学习方式转变,学习的本能态度也发生着变化.

1、延续学习方法,设立学习目标,培养其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幼儿园教学多采用实物教学和感同身受的教学方法,常常以实践为主,和实践相联系,音乐课也常常是游戏化的,所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往往从喜欢开始.但在小学教育中,主要以管教教学为主,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尽量延续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分科教学的小学教育,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为目标.

2、调动学习民族音乐的能动性.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生活游戏一体化的学习方式被规则式教学所取代,因此,应注意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留出一个过渡期给孩子们,让其慢慢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尽量引导学生多思考:我能怎么做,我会怎么做?而不是:我要怎么做,我应该怎么做?避免“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动地学习.

3、传统民族音乐的活态传承.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教学方式,即邀请传唱民族音乐的老艺人深入学校,进行表演与教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传统民族音乐以及其存在的原始状态;观察、认识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带学生“走出去”,深入到乡间、社会去进行观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总之,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应该“回归本原”,应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去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如何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的不同环境来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本能学习,是研究的重点.站在一个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用他者的眼光和局内人的视角来看待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民族音乐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从根源进行教育,如何使民族音乐具有延续性”.也就是说,民族音乐传承应该从启蒙教育入手,使学生成为参与者、行动者,以此为契机,最终达到民族音乐的全面继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