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教育理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4996 浏览:14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和美教育理念,优化作文教学,赋与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同时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构建多姿多彩的和美人生.

关 键 词:和美教育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46-02

作者简介:张红英(1981―),女,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南城县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所谓“和美教育”,就是把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心灵,造就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为了考试,教师千方百计地传授“作文秘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没有了自由空间,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单调,格式刻板,看不到学生个性的发挥,更谈不上“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而和美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得高分,更重要的是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对人的素质培养上,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表情达意,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弘扬真、善、美,抨击检测、恶、丑.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意境创造,渲染“美”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提出:“教学必须想方设法地吸引孩子们强烈的知识和学习热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习作初始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自信心上.”其目的都在于让学生愿意习作、热爱习作.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习作要求营造意境,精心设计出一个或几个富有张力的、能够拓展思维的、直抵学生心灵的话题,启情导趣,唤醒生活积累,开启生活源头,使学生能够迅速地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调取出与作文要求相匹配的素材,且能产生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比如在续写《乌鸦和狐狸》的过程中,笔者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首先在屏幕上呈现乌鸦和狐狸的生动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用鼠标控制的乌鸦嘴里的肉“啪”的一声就掉到了诡计多端的狐狸嘴里.学生看到如此栩栩如生的动画演示,不禁异常兴奋,纷纷提笔要为这有趣的童话故事续编一个美丽的结尾等这样,通过发挥多媒体声响同步的特点营造情境,渲染童话故事的美,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然就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有血有肉.

二、范文学习,鉴赏“美”

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大量的、有意识的模仿和迁移.俗话说:“磨破嘴皮,不如拿出例子.”在执教作文“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时,在学生课前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笔者出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二八月,看巧云》的例文.这是一篇由学生抄写的范文,印在仿制的作文格上,看上去就是一篇字迹工整、行款规范的作文,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再加上这篇习作的作者是学生,用的是孩子的口吻,说的是孩子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的情感,这样的例文学生读起来亲切,学起来容易.学生或大声诵读,交流体会;或谈表达次序、写作方法等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品析文字所传递的美.其实,这一切就是一种无形的作文指导.

三、个性表达,创造“美”

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写.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生活丰富多彩,可写的内容很多,而且自由表达也是对作者本人的尊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囿于教材中所提及的那几个写作话题,更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应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抒写,不拘形式地表达,尽可能地去展现各自的个性.学生的习作可能是家中的纠纷,也可能是班上的秘密;可能是对同学的看法,也可能是一种心灵独白等教师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学生的习作,要以学生朋友的心态去聆听学生的倾诉,真诚欣赏,不居高临下,不指点吆喝.这样,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中,真情与真情的相互碰撞中能升华出更深的感情.教师只有以广阔的胸襟去包容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学生才能用语言文字酣畅淋漓地倾诉心声,表达真情.一篇篇充盈着才情、洋溢着童真的习作也才能从他们的笔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和美教育理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交流会话,传递“美”

“相互赏析,修改作文”,这是《课标》中的明确规定,也是习作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但“赏评”常有,难在“及时”.平时,学生写好作文交给老师后,常常要到下次作文之前才发下来.时隔多天,学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学生自己几乎都忘了,作文本发下来,看看得多少分就算完事.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每次习作后,笔者在读和写的两级之间开辟了一块“肥沃”的中间地带――评.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使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个互评、互改的过程,集指导、讲评、修改于一体,融吸收、消化、运用于一炉.学生更好地砥砺了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在评中更好地把文章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大大提高了,训练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从单项传授转为积极引导、点拨,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探求.学生从前面的“导改”中汲取营养,受到启发,后面的“自改”作文自然“旧貌换新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久而久之,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还让他们养成了主动修改的习惯.学生们交流、会话,传递着各自的精彩佳句,课堂上不由得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活而不乱”的动态美!

五、修改成文,表达“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树立人们做事的信心.”著名的特级教师管建刚也提出:“培养学生的习作发表意识.当然这个‘发表’不只是在正式报刊、杂志上的发表,而是指‘交流互动’意义上的发表.倘若没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看不到自己写作的成绩和进步,长期下去就会对写作失去兴趣.”为此,笔者拓展渠道,在班级、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诵读学生的习作;在教室园地和黑板报上登载学生的习作;把优秀习作汇编、装订成册分发给学生;在名师工作室里张贴习作供大家分享;在班会课上,隆重颁发“写作之星”奖状等诸如此类,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发表平台,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频频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既兴奋又激动,因为这是对他们写作才华的认可.如此表达,能让学生体会到习作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学生满怀欢喜、满怀期待地盼望着下一次作文.这样,学生乐于写作、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和美教育的理念,能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继承过去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构建多姿多彩的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