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在职消费实证述评

点赞:3497 浏览:107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管在职消费是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职消费不仅损害了股东的财富,而且还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在对当前在职消费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在职消费实证研究

1.引言

在职消费在我国企业中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它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而且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展开了对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当前高管在职消费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当前对高管在职消费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在职消费实证研究成果总结

2.1、在职消费的影响因素

2.1.1、影响高管在职消费的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会影响高管的在职消费.一是公司治理因素.魏明海,黎文靖(2008)发现管理层权利与在职消费呈正相关.胡金帅(2007)认为大股东的控制权以及股权制衡能够抑制写作技巧人的在职消费;卢锐,夏冬林,李晓强(2005)认为在职消费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陈冬华,梁尚坤(2010)发现在职消费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列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股权制衡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罗进辉、万迪(2009)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呈非线性的U型关系.张力,潘青(2009)认为管理人员在职消费与非执行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呈负相关.李宝宝,黄寿昌(2012)得出了公司治理机制对在职消费影响不明显的结论.二是管理层激励状况.薪酬激励是管理层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冬林,李晓强(2005)发现管理层薪酬越高,在职消费程度越高.陈菊花,隋姗姗,王建将(2011)认为薪酬管制并没有降低了经理人的激励效率,在制度创新尚未成熟前,在职消费与限制性股票的契约组合反而成为经理人自我激励的方法.陈冬华(2005)发现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在职消费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替代性选择.三是公司财务状况与财务活动.


Jeason&Mickling(1976)认为在职消费随经理人持股比例增加而降低;债务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经营者的在职消费行为.然而M.P.Narayanan(1987)证实发行可转换债券并不能很好地抑制在职消费.陈冬华(2005)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主要受企业租金、绝对薪酬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胡建平,干胜道(2009)得出了当自由流量水平上升时,以超额在职消费、过度投资为表现形式的写作技巧成本将会增加.此外,公司财务活动也是影响高管在职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罗宏,黄文华(2008)认为国企分红可以抑制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行为,从而减少了写作技巧成本.张广宝,施继坤(2012)发现在职消费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邵军,刘志远(2006)认为多元化程度与在职消费正相关,表明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希望从多元化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和隐性的私人利益.

2.1.2、影响高管在职消费的外部因素

市场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高管的财务行为,陈冬华(2010)认为市场化指数越高的年份和地区,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绝对量均为更多,但货币薪酬契约更多地代替了在职消费契约;在相同年份和地区,被保护行业则会显著地抑制这一替代关系.周玮(2011)得出了市场化建设的推进能够有效地降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抑制非国有企业对政企关系网络的诉求,降低在职消费水平,提高企业业绩.同时,政府的管理也会影响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胡永平(2011)发现CEO政治关联会显著增大写作技巧成本,并且国企普遍存在的CEO政治关联加重了写作技巧问题.周玮(2010)发现了国有企业的政治关系网络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在职消费规模,非国有经济中的政治关系网络则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在职消费.邓晓岚(2011)认为在职消费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政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高管在职消费行为.

2.2、高管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

学术界对于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研究中,仅有少数学者认为在职消费对企业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李焰,秦义虎,黄继承(2010)发现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存在员工工资随高管在职消费的增加而增加.赵博(2012)得出了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在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更为明显的结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职消费对企业具有负面影响,张力,潘青(2009)、卢锐,魏明海,黎文靖(2008)、罗宏,黄文华(2008)等证实了在职消费对公司业绩具有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3.文献评述

现有文献对于在职消费的研究中,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的激励状况、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活动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管理等外部因素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高管人员在职消费的因素,并且对于在职消费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普遍认同在职消费行为损害了股东的财富,对企业的绩效和企业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夏冬林,李晓强(2005)还提出了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来抑制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降低公司的写作技巧成本.但是现有文献虽然提出了一些抑制高管在职消费行为的措施,如信息披露制度、企业监督机制等等,但是少有学者对这些措施对于治理高管在职消费的有效性方面进行相应实证检验.因此,治理在职消费的有效性问题将成为未来对高管在职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