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文写作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改进策略

点赞:27083 浏览:1214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中关于议论文是这样定位的:“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关键是“演绎”、“归纳”、“辩证”等“推理的方式”.由此可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反观时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重形式,重技巧,作文训练“类型化”,比如所谓的作文开头、结尾的N种方法,“并列式”式、“层进式”的作文结构等.从高一到高三,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在这方面纠缠着,既无序列性,又无实效性.诚然,结构布局的严谨、语言技巧的营造同样是好文章的标准,但是,将形式凌驾于思想之上,则未免是作文教学的舍本逐末之举.笔者认为,高中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轻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缺少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归纳总结以及有效指导,其结果是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普遍缺失.

一、学生思维能力缺失的原因

1.教师“经验主义”意识在作祟: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思维教学》一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思维只是学生的工作”,有时“教师缺乏学生那种开放性和理解力”,“阻碍他们思维发展的是他们的经验轨迹”.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观念落后,喜欢越俎代庖,以自己对作文材料的理解预设思维结果,从而在指导时强行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轨道,却忽视了思维教学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长期的“强迫思维”,学生会形成“思维惰性”,甚至是思维能力的匮乏.

2.读写教学的分离.用现代学习心理学来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习得和运用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策略性知识等三类广义知识的结果.写作策略性知识学习是一定的构思、表达和修改规则习得和转化的结果.于漪老师很强调通过学习例文让学生掌握写作策略知识,比如她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多收了三五斗》等例文,使学生掌握了按照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规则.但是,目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基本是分离状态,从教材例文中衍生出来的写作增长点很少,用例文来指导写作的就更少了,作文训练的目的与日常的阅读教学基本是脱节的.

3.思维方式的不确定性.思维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思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对思维方式的认同单一化,只注重分析性思维这一种模式.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教师很少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更是对这三种思维在课堂呈现出来的表现方式缺乏观察和了解,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些都影响了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人认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有别于西方重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方式.而议论文作文教学又恰恰需要用论据去阐述道理,这也同样削弱了写作教学的成效.

高中议文写作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改进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意识.教师可举名家作品中另辟蹊径、巧选角度的事例来激发学生.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描写的是雨中泰山的奇异景色,而姚鼐的《登泰山记》却描写了晴天泰山的瑰丽景色.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其次,在立意上求异创新.在进行作文训练时,要引导学生达到立意创新的目的.1.根据求异思维的流畅性,在审题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尽可能挖掘事物的多义性,从中选取最有现实意义并有话可说的观点来写作.2.根据变通性的特点,对同一话题要引导学生改变思维定势,寻求新的思想的闪光点.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三篇以战国至秦这段史实为议论对象的课文.其中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论点,借古讽今,抨击了北宋王朝对契丹、西夏一味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弊病;贾谊的《过秦论》通过总结秦兴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以供汉文帝借鉴;杜牧的《阿房宫赋》却从秦迅速灭亡的角度提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论点,给唐王朝敲响了警钟.同样,对同一作文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提炼的观点也各不相同.3.根据求异思维的独特性,对同一作文话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落窠臼,去寻求更加精妙的中心.

第三,在内容上求异创新.一篇佳作,不但要立意不凡,在内容上也要有独到之处.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掌握的素材不但有限,而且陈旧,爱因斯坦、马克思、雷锋等人的事迹,几乎成了他们写作的“积木”.要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抒写怀抱,必须时时充实他们的素材库,不断更新写作内容,与时俱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新鲜血液,才能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因此,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新的信息,激发学生自己去搜集新信息的兴趣.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提供各种新信息.例如,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媒体中所介绍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来歌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类似这样的材料富有时代气息,可为作文增添亮色.


第四,在结构上求异创新.立意新颖,内容不俗,若再加上独特的结构,会使文章锦上添花.结构上求新,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讲究开头和结尾;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方法表现中心,培养学生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巧妙布局,写好开头和结尾,一般都是强调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和卒章显志.求异思维则要求突破原先的思维定势.古人强调写文章要有个“凤头”,在写作文开头时,要力求新颖、漂亮、吸引人.结尾力求深与新,古人强调文章结尾应为“豹尾”,简明有力,耐人寻味,不同的结尾,具体要根据文体、内容和需要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