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模仿如何生成

点赞:9744 浏览:427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应辩证看待模仿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利弊,区分机械式模仿和生成性模仿,合理发挥模仿的特殊心理机制作用,引导学生由形仿到意仿,由近仿到远仿.

关 键 词:机械式模仿生成性模仿形仿意仿近仿远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43-02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模仿一直是一种基本的习作方法;但在作文理论研究层面,模仿一直被轻视、鄙夷乃至污名化.很多人把当下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弊端,中高考作文中的抄袭化暗潮,都归咎于模仿.似乎一把模仿从作文教学中驱逐出境,就河清海晏、天下祥和了.

模仿到底有没有弊端呢?当然有,叶圣陶先生对此有深刻的体认,他在《临摹和写生》一文里清楚地指出:“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临摹来的.”

但笔者以为,叶老此处所言的临摹(即模仿),其实是一种机械式模仿,是依葫芦画瓢,是邯郸学步,是失去了写作主体性,割裂了写作者“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模仿,是单纯的为模仿而模仿.

其实,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里,还存在着一种突出写作主体性,通向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是契合青少年心理,符合写作发展规律的.笔者把这种模仿称为“生成性模仿”,其在中小学作文教学里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朱光潜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谈文学》中说:“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最便捷的办法是精选范文百篇左右,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这一步做到了,再拿这些范文来模仿,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


一、怎样模仿

笔者一班人开展“生成性模仿”课题研究,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超过七成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都获得了程度不等的提升.究其原因,是模仿的特殊心理机制――“激发”“触发”“启发”发挥了作用.下面略作申述.

(一)激发

激发,主要表现在信心、热情、进取心等三个层面.

首先是激发信心.“生成性模仿”写有法帖,学生只要仔细读帖、认真临帖,很快就能上手,很短时间内就能写出接近法帖的作文片断,其水准远远超过他自然状态下的随意写作.一段精彩,全篇增辉.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他写作的信心,始觉写作何难之有.

其次是激发热情.以前他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越怕写,视写作为畏途.现在援笔成文,五分钟、十分钟,就能写出一个二三百字的精彩片断,越写出来就越爱写,视写作为乐事.譬如我们以《皇帝的新装》中一段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片段为法帖,要求学生写出心理层次,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三折,有些学生甚至写出了四折、五折、六折.成功的模仿,成了激发写作热情的最好催化剂.

再次是激发进取心.初中生往往爱争强好胜.看到平时跟自己写作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写出了非常棒的片段,贴在班级作文角,被老师评讲宣读,甚至刊登在报刊上,拿到了三四十元的稿费,每个人都会憋着一口气,暗下决心赶上、超过别人.

(二)触发

触发,主要是对生活的触发.什么叫触发,用夏尊、叶圣陶所著《文心》里的话说,“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时所读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你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从上面三句论述,我们可知这里所言的“触发”,不仅是联想,还包括在联想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

经典作品,往往包孕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向四面八方伸展触角,读者读之,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引发联想,获得独到的感悟.

(三)启发

启发,主要表现在“怎么写”方面.正如遍尝美味,才有可能成为好厨师,只有知道好文章是“怎么写”的,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写作中有很多烦恼,其中一个就是卡壳,写到某个意思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结构、细节、语言来架构它、表达它.这时,读读经典作品,有时会豁然开朗,找到解决之道.譬如,某个学生要表现同学慢条斯理回答问题的情景,怎么写都感觉不到位.笔者分析是细节没展开,于是建议他揣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细节:“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他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后来是这么写的,“回答问题时,他总是摇呀摇的,答案就这么给他前后不停的摇摆给摇了出来”.

怎样模仿如何生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怎么写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如何生成

由形仿到意仿

形仿即模仿原作的形式,包括词语、句式等,这显然是低层次的模仿,还有诸多范文的气息;意仿即模仿原作的意蕴,包括样式、风格、手法等,这种模仿原作的痕迹少而自己的表达多,包含了更多的创造成分.

我们以为就作文教学而言,模仿这两个层次并非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定要先形仿,然后才慢慢过渡到意仿阶段.两个层次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一方面要求学生摘抄借鉴范文的美词佳句,一方面指点学生揣摩化用范文的章法、结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意仿上,鼓励学生以我为主,既要借鉴原作,更要构建自我,从模仿开始,向创新出发.

由近仿到远仿

朱自清先生曾按照本体和喻体的远近疏密关系,把比喻区分为“近取譬”和“远取譬”.近取譬指诗人在与本体相近的事物或现象中寻找喻体,远取譬则相反.我们以为模仿也存在一个远近疏密之别,姑且可称为“近仿”和“远仿”,近仿指贴近原作情境、远离自身生活情境的模仿,远仿指拉远与原作距离、贴近自身生活情境的模仿.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以《站在考试名次戗牌前》为题的作文,心理刻画细腻传神,但其实是模仿的结果,将习作与原作(鲁迅先生小说《白光》)比照,会发现两者相似度很高,情节、情境都差不多.这种近仿,容易上手,但长期、反复地练习,很容易迷失自我,也难真实、扎实地发展写作能力.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拉开与原作的距离,多练习那种外在相似度不大,内在无限接近的远仿,那样的模仿,更能展现想象力、创造性,更能凸显写作的主体性.

总之,不能没有模仿,也不能只剩模仿.中学作文教学,应以生成性模仿为桥梁,在模仿中习得写作的“规模法度”,在模仿中发现、开掘自己的生活之美、表达之美.

(编辑: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