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圈内的越南古代园林艺术

点赞:6207 浏览:218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检索,通过分析各时期典型案例的园林特点,梳理了越南古代(公元1世纪至19世纪中期)园林发展的脉络;对其造园要素的选择运用进行归纳剖析,探讨了越南古代园林的岭南地域特色.

关 键 词:越南古代;汉文化圈;越南园林;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尼古拉斯塔林的《剑桥东南亚史》将东南亚的社会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元1世纪至16世纪、17世纪至19世纪初、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毗邻中国的国度越南,在19世纪之前就有相当规模的造园活动,本文拟结合古代(公元1世纪至16世纪和17世纪至19世纪)越南社会的发展过程,探讨公元1世纪至16世纪和17世纪至19世纪这两个阶段的越南园林进化特征.

1越南古代历史文化概述

1.1越南古代历史

根据神话传说,越南历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公园前3世纪,秦征服百越,越南北部置于象郡辖下.公园前113年,汉武帝伐灭岭南的南越国,所设的九郡中包括越南.此后至1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越南处于北属时期的体制,由中国各朝代的政权直接统治.

968年交趾叛乱建国后,先后经历丁朝(968―979)、前黎朝(980―1009),作为中国的藩属国.1010年于升龙(今越南河内市)建都,成立集权封建国家,先后经历李朝(1010―1225)、陈朝(1225―1400)、黎朝(1428―1527)、南朝北朝时期(1527-1592)、黎朝复辟(1592-1802)、西山阮朝(1778―1802)、新阮朝(1802―1945),命名大越、安南、越南.其间间隔着由中国直接统治的北属时期.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1].

1.2越南古代文化

越南是汉文化圈里最南端的国家,长期受中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从两汉时期开始,派驻越南的地方官吏就一直在越南推行汉化和儒学.作为宗主国的中国输出了汉字和大量的典籍,古代越南的学术、宗教受到中国文化极大的影响,此外,绘画、医学、建造、音乐、礼仪和服饰等方面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最先建立封建集权的李朝立文庙、奉孔子,实现以儒、释、道三教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立国学院确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按照儒家学说更定刑律礼仪,进一步加强其封建统治[1].

2.越南古代园林艺术的演进

2.1公元1世纪至16世纪

该时期的越南经历了由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和建国后的多个朝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宗教文化对越南影响深远.在越南建国初期,佛教与儒学的地位平起平坐,汉传佛教是越南各派佛教之源,道家思想也一直有着广泛的影响,出现了“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2]的现象.该时期的园林遗存至今的皆是寺庙内园林.

原建于1049年的“独柱寺”是该时期越南园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位于今越南河内市,是越南李朝太宗感谢佛祖送子的恩德而建造的.寺阁建在一根高4m、直径1.2m的石柱上,故名“独柱寺”.寺阁平面为方形(边长3m、高4m、单檐歇山顶),檐下围绕四边回廊,石柱如花梗,柱头木拱构造如花萼,寺阁如花瓣,高高竖立如同供佛的莲花,故寺阁正檐悬匾题为“莲花台”.阁水为池,片植水莲花,名“灵沼池”[3](图1).原来的独柱寺在1954年法国撤军时被炸,现寺是1955年原址原样重建的.原莲花台旁的延佑寺、白塔、画廊及龟田钟等现已荡然无存,唯有莲花和独柱的寺阁掩映在一片葱茏茂绿之中.

越南太平省武书县武义乡的汉光寺建于11世纪李朝时期,是越南现存最大的寺庙,建地位于红河下游,最突出的特点是三面环水、一面背山的地理地形(图2).始建于11世纪李朝仁宗时期的师庙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寺庙,位于越南河山平省国威县紫山内.庙前设有龙池,池上一座五间三拱的廊桥为寺庙入口.廊桥建于1602年,造型端庄,与周边绿树葱郁的环境配合协调(图3).

2.2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

该时期越南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和艺术基本上仍延续了前期的发展模式,寺庙园林仍然是该时期的主要园林形式.相对而言,到19世纪初期越南的国力、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使得该时期园林营造的活动比较活跃,皇家园林、陵墓园林、私家园林也在该时期出现,其中以阮朝时期的造园成就最高.

2.2.1寺庙园林在三朝首都(越南旧阮、西山阮朝、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顺化,大量的寺庙先后兴建,比较著名的有天姥寺、耀帝寺、保国寺等.

天姥寺是越南著名的古刹,位于顺化城西郊香江江畔,始建于黎朝弘定二年(公元1601年),1714年扩建,拥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等数10座大型佛教建筑.寺前有福缘塔,耸立于香江旁的山丘之上,塔为7层高的八角形楼阁式,造型凝重.寺内按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物,殿堂之间建有园林院落,轴线上布有规则而宽阔的草坪,草坪内置有根据轴线对称的倒映池和山石,两侧列植整齐茂密的大乔木,空间开阔清朗(图4).轴线东侧的小游园内设有溪涧、湖石和叠石检测山,小巧精致的园林空间与中国私园比较相近.

天姥寺建地选在香江边的高地上,面水而筑是越南寺庙园林的特点之一,湖光水色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体现人对美好自然的追求.

2.2.2皇家园林顺化皇宫位于顺化香江边,皇宫即紫禁城,始建于19世纪初阮朝,整体格局参照北京故宫“前朝后廷”的布局,皇室生活的“后廷”部分有数处优美的园林,其中以御书房周边的庭园最具特色.

御书房的园林主要分南北两部分.南面部分以一组建筑物为主,皇帝读书理政的书房就在其中.书房前的矩形水池与建筑开间的大小相当,书房向水池一侧的墙体皆为朱红色窗棂的玻璃窗户,室内外借景互动.水池内叠石成山,并植有花草,围栏、石阶、高台沿池边分布,可居高远瞰,或凭栏而坐,营造了一处房水相依的安谧院落.穿过御书房的回廊,可以到达北面部分的园林.这部分园林与御书房之间仅一墙之隔,是从属于御书房的院落.园中以水庭为主体,水面相对开朗,形成小型湖体,湖边设有古朴的石栏,靠近御书房的南侧岸线规整转折,逐渐过渡为北侧自由曲折的岸线.湖中有岛,岛上原有的建筑及上岛的桥现已不存.佛龛设在东侧岸边的高台上,前有临水的平台,后有素白色的影壁,佛教五树六花之一的鸡蛋花树种植在佛龛的南侧,两侧还竖立着几十栋石笋作为山石景(图5).从布局看来,佛龛应是该处院落的重要内容,可见越南皇家崇佛.御书房前的山景水池可静观,使人心境开朗宁静;北面的湖、岛则可游玩,使人精神舒畅,如在山林之中.御书房的两组院落实为一静一动的组合,体现了越南皇族的精神享受和生活需求.

汉文化圈内的越南古代园林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园林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2.3陵墓园林此时期越南的陵墓园林以皇家陵墓的园林为主,属于越南皇家园林的分支,其建造仍可见模仿中国皇陵的痕迹.相比中国宏伟的皇陵,越南皇陵同样大气、华美,体现皇家风度,但越南皇陵在园林布局上有别于中国皇陵讲究布局规制,其布局相对灵活,内容也不局限于墓葬.越南的皇陵内,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皇陵建筑的结合和谐得当,个别皇陵还肩负着皇家行宫、游园的功能,与现代公园在功能上有相近之处,所以皇陵园林可称作越南最具特色的园林.

越南顺化的香江边坐落了众多皇陵,以明命陵与嗣德陵的园林最有代表性.

嗣德陵位于顺化市的孝山,地形呈盆地形状,由阮朝的嗣德皇帝下命建造,始建于1864年,于1867年初完工.皇陵绕着高耸的石墙,进门的右前方是利用地势最低的地块修筑的流谦湖,湖中有岛、湖边有榭、植物繁茂,呈现一派自然山水景色(图6).流谦湖正北侧的一组建筑群是嗣德帝生前作为寝殿的一处行宫,后作为供奉皇母、妃子的殿堂,内部院落叠进,曾设有检测山、莲池、戏台、书房等.沿流谦湖而东是陵墓区,墓道层层抬升,穿过两处泮池、一处拱门,最后到达陵寝.嗣德陵另有一名为“谦陵”,陵园内的景物取名均带中文“谦”字,饶有韵味,体现了越南皇帝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明命陵位于顺化市水春社上坡村,始建于1840年,于1843年初完工,由阮朝明命皇帝下命建造.皇陵的墓道长700m以上,起于大宏门,结束于安葬皇帝的罗城脚,其中串连了崇恩殿、宏泽门、明楼、花园和平桥等建筑,贯穿整个皇陵的始终,轴线的形式非常突出,空间有序并层层递进.自然开阔的忠明湖和镜月湖环绕在墓道两旁,湖边绿树环抱,走在墓道上可以欣赏到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色,仿佛身处山林间.而弯弯的镜月湖紧挨着圆形的罗城组成一个“明”字,喻意深远.明命陵的布局与中国明朝修建的显陵比较相似,水体与皇陵建筑的交融,使庄严肃穆、次第深严的陵园多生出几分浪漫悠然(图7).

2.2.4私家园林此时期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现越南顺化市,私园起源于17世纪,但真正发展成熟是在19世纪阮朝时期,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的兴盛也带动了私家园林的发展,其中较为著名的私园有意草花园、玉山公主花园、乐静园、安轩花园等.越南私园的布局、装饰均受到中国私家园林的影响,体现出与中国相近的文化情趣,且可以见到案山影壁、明堂水庭、青龙、白虎等中国风水理论的布置.

此外顺化的私家园林还可归纳出以下特点[4]:

1)花园有前、后门,多以半人高的灌木围合出花园范围.前门常作重点装饰,突出园主的思想追求,同时门带有檐顶,方便过往的人避雨遮阳.入门后,由两旁种植花木的小路引至花园中心(图8).

2)园中建筑常按风水格局布置.依序是正门、影壁、山石庭,山石庭后时有水池,之后是带有建筑的庭院.建筑常是三间或五间的木构建筑,建筑材料多是本地的珍贵木材,如铁木、越南橡木等.

3)植物里外分四层,最外层是有围墙作用的灌木绿篱,第二层是小型果树如橘树之类,第三层是大型果树,如波罗蜜龙眼、番石榴.第四层即最内层则种植观赏性的植物.

3.越南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

3.1山、石

越南现存古代园林的山石景中,以表现海岛的题材为最多,究其原因应是受其濒海的地理位置的影响.越南古代园林不单在小型园林中置石为岛,还在较大型园林中挖湖蓄水、堆土为岛,营造仿自然、可游可赏的景观,如前文所述嗣德陵内的流谦湖湖心岛即为此例(图9).顺化皇宫御书房外的水石庭、御书房北侧的“一池一岛”、皇城静心湖的三岛和河内还剑湖中的玉山岛和龟塔岛等都可见这种池岛格局.静心湖位于顺化古都京城的北门之内,湖中筑有三岛为蓬莱、瀛洲、方丈,形成“一池三山”的格局,体现了汉文化的影响.


顺化私人园林多有掇山.如意草花园中就有多处山石景,分别模仿中国风水中青龙、白虎的左右两处山石,一山结于水池内,另一山则与老树相依,两者相互形成对景,既作风水之用,同时也是景点.此外,园中还有模仿中国五岳的五座山石,石景之多亦可算是越南私园山石景的典型了.

3.2水、池

越南古代园林里的水体可分为规则、不规则两种形式.不规则形式、面积较大成自然湖面的水体数量相对少,如前文提及的嗣德陵的流谦湖、明命陵的忠明湖和镜月湖、师庙前的龙池以及河内的还剑湖.而几何形状的水体则相对多,除了独柱寺的倒映池、顺化皇宫御书房前的水庭、嗣德陵的的泮池外,还见于安轩花园的方形水池、PhatTich寺的水池以及顺化皇城里的几处规则水池等.同时,规则线条和自然曲线结合的水体形状在皇宫御书房北面的小型湖体中得到应用,在本文的调查中是独例,中国古典园林少有这样的案例,而在东南亚古代园林中多见,可见越南园林文化中也兼有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影响.

越南当地气候炎热,房水相伴、山水相依的处理手法常见,运用了水体降低小环境温度的作用,如嗣德陵流谦湖边上的水榭、皇宫御书房外的水石庭、面湖的师傅庙(ThayPagoda)(图10)等.越南人亲水的习性还体现在选址上多考虑对自然水体的利用,如天姥寺、顺化皇宫都建于香江边,借用了香江的自然景观,也体现对中国风水理论的尊崇(图11、12).

3.3建筑

越南古代园林的建筑与中国的古代建筑非常近似[5],在个别私园的建筑细节上,可见到中西合璧的处理手法.

越南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因此很着重建筑遮阳、通风的效果.为实现遮阳作用,建筑的屋顶常见深远的檐坡,屋顶的高度约占整个建筑物高度的五分之三(图13),以减少阳光射入建筑物内.此外,为了改善通风状况,有些建筑可以见到百叶窗的使用,能对室内光线、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3.4装修装饰

越南古代园林装饰具有本土特色,以镶瓷、漆画、木雕等为代表,装饰的意境和韵味常与中国文化相近.在色彩上,特别喜好鲜艳明亮的色调,尤见于镶瓷艺术.史料记载,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的镶瓷技术都源于广东的潮汕地区[6].据西方学者研究,越南的镶瓷艺术到阮朝发展至成熟完美.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顺化皇城、皇陵里见到极有艺术价值的镶瓷装饰.越南的木雕与漆画和中国的同类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4、15).

此外,在顺化皇宫,还可以看到一些西式元素的装饰,如花阶砖、西方的柱式和百叶窗等.

3.5植物

越南的地理位置与我国岭南地区相近,越南古代园林所使用的植物与我国岭南园林的植物也非常相近,同样喜欢种植果树,同样通过种植大树达到遮阳纳凉的目的.在营造意境时,往往会选择一些有特殊含义或者被人格化的植物,借花木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如顺化皇宫的漆画中就有皇帝咏菊的一首律诗《菊傲》:“逍遥女儿一名山,羯鼓难催梵志闲.莫竞群芳夸骨格,孤高五美重风颜.低看草色严霜里,秀发花枝冷露间.逸态秋零标劲节,靓妆春媚不同斑.”此诗的配图描绘的是当地人在山水间观赏菊花的情景,借以表达内心的思想.

越南古代园林中经常使用花台与花基,还有抬高离地的花盆,也有着模仿自然形态的盘景,与中国盆景非常相似,可见是两地文化交流产生的结果(图16、17).

4结语

在漫长的古代岁月里,越南古代园林经历了一个由小型到大型、由单一类别到多种类别、由朴素到繁琐极致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园林营造的技艺对越南古代园林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东南亚其它民族的园林文化对越南古代园林的影响则相对较少.到了越南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越南古代园林的部分细节里可以寻得西方文化影响的痕迹.越南古代园林的造诣比不上中国古代园林,细节也不够出彩.但越南古代园林并没有因学习中国园林文化而脱离自身的特点,而是在园林的用料用材、艺术装饰上都具有越南当地的特色.选址布局突出亲水性,建筑建造注重通风透气、遮阳避雨的功能,这些特点都是为适应当地热带气候而发展形成的.

由此可知,越南古代园林对其它民族园林文化的借鉴和学习是有选择性的,使其园林发展得到有益的成果.这种方法也是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得以发展进步的一条普遍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