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课题报告

点赞:24777 浏览:1098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课题界定

1.生命课堂: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

2.小学低年级:在小学中泛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引领帮助培养形成是非标准与价值观念,由于年龄小的关系,他们的身上存在自制力薄弱、好动的特性.

3.小学低年级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研究:就是教师立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个生命,与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生命课堂是注重以人为对象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把课堂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二、课题的理论(政策)依据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教师在向学生讲话时,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选择合适的言语,还能同时有意识地专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其“讲述”的行为同时也就是“倾听”的行为.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教育应该具有对话性.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谈话.它的精髓在于它的构成要素:反思与行动,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面马上就受到损害.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只会是空话、“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只会是行动主义.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解放.对话,作为一种与灌输式教育相对的教育方式,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话,作为一种手段,必须服从于意识化的目的,即培养人的批判性意识.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但是,对话的展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爱的倾注、谦虚的态度、对人的信任、充满希望以及进行批判性思维.对话的目的,是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是为了人的不断人性化.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建立真正平行(水平)的对话关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因为对话文化行动一旦展开,处处可见反对话文化行动的阻碍.这两种文化行动的对立,再现了统治与解放的对立.


3.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在个人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中,总是首先强调其人性观最独特之点.他逆潮流地宣示自己对人那一份极大的信心.他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他深信每个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信念和掌握个人的命运.他更坚信人是理性的,既能自主自立对自己负责,亦值得信任和合作.他认为人皆蕴藏着潜能,人性是积极、建设性与社会性的.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发展的潜能,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们的课堂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课堂,这样的课堂被异化为知识至上,剥离实践的教学,僵死的教学,冷峻的教学,非生态化的教学,背离了教学本应该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完整的人文价值.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在强化知识、技能同时,失去的是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教师经常谈论以人为本的话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教师很少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结果即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在当下,大喊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的口号下,在课堂真正实现师生对话的场景很少,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还有另一种倾向是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提倡之后,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教学活动中,强调“自己解决”、“自己决定”、“自我实现”等,即只针对“学生”这一要素,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

生命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精彩纷呈.生命课堂能够让教师致力于课堂、学生、教材及教师自己这样的具体的场景中开展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中年段是小学生习惯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小学中年级构建生命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每一个学生当做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学校不再是生产统一产品的“加工厂”,老师也不是生产模具的“工程师”,学生更不是工厂里加工的“产品”.

四、研究目标

1.学生在课堂能够畅所欲言,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能构进行愉快地交流.

2.师生在课堂进行情感的交流,开展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3.教师在课堂能够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纪律问题教师处理妥当.

4.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五、研究过程

1.申报阶段(2011年7月-9月):精心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小学低年级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课题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为课题研究寻找理论支撑.开展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分析本班学生语文课堂的现状,针对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3.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6月):采用行动研究法

4.总结阶段:(2012年7月-9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博取众长,形成个人的语文教学思想.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发表论文.

六、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1调查报告《关于我校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策略》(2011.9)

1.2生命课堂的案例(2011.11)

1.3关于生命课堂研究的校内教研课(2011.11、2012.4)

1.4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彰显学生生命的本色》(2012.5)

1.5《小学低年级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012.8)

2.实践成果

在进行研究的这一年时间里,我收获颇多,撰写了案例《生命教育留给我们的思考》获市一等奖(结果已经查实,但证书未发),《小学语文:识字六》获省三等奖,两节校公开课受到学生的喜爱,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七、反思

1.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发现一个班的学生间语文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与实验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点便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出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2.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在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后,有效的阅读技巧还有待提高,如:略读、细读、跳读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进行方法的指导,提出的问题有粗到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师在新的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在讲解和分析阅读材料上的方法还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