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金融人才本科课程体系构建

点赞:30845 浏览:1437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现代金融业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创新化、微观化的特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根据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构建并优化金融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构建适用于我国教学型本科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本科课程体系.

关 键 词: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随着金融实践的不断创新和金融理论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这就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如何根据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构建并优化金融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国外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型问题的合作性探索,突出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系统性与功能性、探究性与实践性、动态性与发展性.国外高校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如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竞争力;课程设置突出微观金融模型的专业课地位;课程实施注重与金融机构的同步对接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如宏观层面的关于金融专业学科定位的探讨,微观层面的提高微观金融课程设置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研究更多集中于课程开设、课时比例等微观细节,而对如何根据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金融学科发展前沿优化课程体系的问题未能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以期构建适用于我国教学型本科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本科课程体系.


一、并行工程理论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完整地提出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的概念: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化方法.作为一种工程方法论,并行理论站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高度,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部门分割封闭的观念,它强调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并体现开发组人员的集体合作、信任和共享的价值,强调参与者群体协同工作的效应,重构产品开发过程并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学,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的一次成功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虽然是一种工程方法论,但并行工程的原理和理念同样可以适用于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从而带来一个解读课程体系构建的全新视角.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同样应该站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度,强调教师、学生和金融业协同设计的效用,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组织和结构所带来的局限,重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应用并行工程的理念,重新构建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需求视角.基于并行工程理论,并行式金融教育的需求可以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前者是教学需求,包括教育规律、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的需求,即参与教学与教学管理的部门和人员的需求;后者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即金融机构的需求.随着现代金融业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创新化、微观化的特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及其支持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同时满足内部和外部需求,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中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努力予以实现.

二是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现代金融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使得金融专业教育开始呈现高度整体化的趋势,要求跨越课程、专业方向,乃至传统学科的界限,强调整体性、综合性,注重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的各要素、结构及功能等,揭示必然性和规律性,达到整体优化.由于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需要覆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即使增加课程数量,仍难以涵盖所有.因此,必须通过课程的系统集成和整体优化来实现,即课程教学目标与过程的集成,其中包括课程时序组织上的纵向集成和课程内容组织上的横向集成.

二、金融专业课程组织综合化

将并行工程理论应用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课程组织的综合化,基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之初就考虑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因素,使各类课程组成一个科学、高效的课程系统.这种综合化课程组织包括课程体系的组织方法、时序安排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的组织方法

课程组织是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首先要确定的问题.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一系列横向的主题内容和一系列纵向的能力.这些主题内容和能力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课程体系的组织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传统的学科组织形式,学科主题内容相互独立,学生学到的是缺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主题内容.二是传统的师徒传授模式,学生针对某些具体的能力或项目进行学习,但没有经过有组织的学科学习.三是将横向的主题内容和纵向的能力培养相结合,基于问题或能力设计课程,整合学科内容,使各课程相互支撑,并与能力培养相互交叉,从而促进学科内容的综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综合.

2.课程体系的时序安排

课程体系的时序安排主要是指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时序问题.金融专业的课程时序安排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的分段模式,每一学期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对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实践或模拟仿真.二是平行模式,它是通过事先设计的实践项目把一个或多个学期的一门或多门课程学习经历组织起来,进行实践教学,形成能力培养.目前,国内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多采用此种时序安排.三是综合模式,这种模式的整合程度最高,它将分析、应用并解决、乃至设计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实训过程全部整合到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中.所有教学过程都发挥了双重的叠加作用,同时增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这种模式在执行过程中也增加了教学运行管理的难度.3.课程体系的结构安排

通常,课程体系结构安排的主要依据是其预备知识,也就是说,课程按照其预备知识的先后次序来开设.并开的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弱的时间结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通常也无法反映出课程对学习主题内容的真正整合.所以说,这种传统的课程结构安排存在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各课程主题内容间难以建立有效联系;二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综合安排难以整合传统的课程计划结构中.因此,可以考虑方块型结构、合并型结构、总线型结构、同步型结构等课程体系结构安排,为课程体系的设计者在课程组织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促进专业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有机的联系.当然,这些结构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需要实际的合作和调整课程内容来实现预期的各种联系.

三、金融专业综合化课程框架的构建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和课程组织综合化的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出金融专业综合化课程框架.在金融专业综合化课程框架中,课程按照课程组织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其反映的课程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强.

第一学年,由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宏微观经济学等学科基础课程、金融专业导论课程并行组成.金融专业导论课程将横向的基础-经济学基础-专业的内容和纵向的数学-语言-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组合起来,结合金融专业案例介绍金融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并对后续需要学习的课程和核心知识进行系统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第二学年,由金融专业基础课程并行组成,既包括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又包括基础的实践类项目.这些内容通常构成金融学科的基础核心内容.这一系列课程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各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构建更宽厚的学科平台课程群.

第三学年,由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以及贯穿一学年或跨学年的综合实践环节组成.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职业规划等选择相应的专业模块,并可跨专业模块任选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专业视野.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可以按照综合化课程的组织方法,以及平行模式或综合模式的时序安排,以综合性实践环节的形式进行组合.

第四学年,由综合专业实训和毕业论文(包括调研报告)两个阶段组成.学生们在前面三个学年的综合培养后,在第四学年首先进行第一阶段的专业实训,这里的综合专业实训不同于前面专业课程学习中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强化理论综合的实践环节,而是在金融机构或完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进行综合实训.完成综合实训后,学生进入本科学习阶段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在这一阶段,学生既可以基于理论探讨金融行业现实问题,也可以基于综合专业实训完成调研报告.

这样的课程框架设计充分体现了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的特点,注重课程组织、时序安排、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有效优化了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91;3]邱兆祥,建立与大国金融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375):100-103

[4]盖锐,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202-206

[5]罗晶,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3):107-109

作者简介:郭红(1976-),女,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