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十年回顾:2003―2016

点赞:33931 浏览:1567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05-16

作者简介:陈迎明(1969-),男,湖南安乡人,中南大学国防教育办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研究;长沙,410083.

摘 要:研究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须先分析当前日益复杂的就业因素.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之分,具体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方面.由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存在多样性,有必要对每个因素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其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演变轨迹.现有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然而这与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有待我们继续展开系统性的探索.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因素;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4-0035-10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显.在诸多就业理论研究中,舒尔茨(Schltz)[1]、贝克尔(Becher)[2]等人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分析,认为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受经济、政治、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过程.社会资本理论较早应用于劳动就业领域,学者主要集中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对就业过程的影响.其中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研究社会网络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的作用时提出了“弱关系检测设”[3];林南(NanLin)在格兰诺维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源理论,认为弱关系不仅能帮助获取有效信息,更可以获取不同资源[4];伯特(Burt)重新定义社会资本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朋友、同时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他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即结构洞的社会资本[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通过将劳动力市场进行划分,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以及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印象[6].不少学者也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情绪智力理论[7]以及基于系统工程和胜任特征理论[8]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从上述多方视角的理论研究来看,要研究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须先分析当前日益复杂的就业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

学术界围绕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逐年增多,尤其集中在高校扩招效应得以体现的2003-2013年.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以“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出核心期刊论文433条,以“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出核心期刊论文429条.本文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归类及主要观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主要研究方法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归类及主要观点概括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多数学者从多方面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也有学者仅从单因素来研究.这些因素概括而言,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根据劳动准备阶段的内涵将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归为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从自身专业知识、学历层次、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八个方面.

专业知识.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工作调查课题组以上海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调研报告为例指出,专业知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637%的人认为专业、所学的知识、所受教育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有846%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看重其所学专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管理人员中有793%的人认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看重所学专业;有672%的人认为是看重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9].

学历层次.朱晓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学历层次越高,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就越低.据此认为,学历层次高的学生在市场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对个人就业有一定推进作用[10].高耀等人认为学历层次越高,毕业后去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概率也越高[11].

工作经历.陈成文、谭日辉认为了解其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就是首选,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有过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不管其能力如何),获得职业地位的机会会明显增加[12].岳昌君等人指出,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工作能力”排到第一位,而“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排第二位[13]26.

在校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是否获双学位、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论文发表数量等.李炜,岳昌君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成绩排名前25%名、前25%-50%的毕业生虚拟变量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拥有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要显著高于一般的毕业生.而是否修双学位对学生的就业影响不是很大[14]88.黄敬宝认为,论文发表数量和获奖学金情况对大学生就业虽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微弱[15]88,大学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6]116.

就业观念.包括个人价值观、对就业的期望心理、工作偏好、负面心理等因素.白凌认为,个人职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17].朱晓妹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18].傅新华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就业心理.如认知不准确、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焦虑心理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9].杨哲也持有相似观点,认为高职生就业观念严重偏差、择业期望过高,盲目攀比不能准确自我定位,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20].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得出,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对地域和企业所有制等条件的偏好,以及对工作的预期过高,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21].谢国柱、文灿认为,学生过高的期望心理、缺乏社会经验、社会能力不足是形成学生就业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22]99.就业能力.胡尊利等指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对就业有巨大作用作用[23].王静波、王翡翡发现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人际能力、个人品性、职业发展能力、通用技能、处理工作能力等五个维度构成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作用[24].张进认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25].

身份.学生是否为党员、在校期间是否担任学生会干部对大学生就业有微弱的影响.李军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党员的就业能力高于非中国党员,学生干部级别高的就业能力高于非学生干部[26].刘晓瑜、胡军刚也认为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政治面貌为群众的毕业生[27]115.

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

性别和生源地.大学生性别和生源地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显著.李瑾、彭建章指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形下,女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程度都低于男大学生[28]104.而杨阳指出,性别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影响[29].刘晓瑜,胡军刚认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发生比是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发生比的1495倍;生源地为中部地区的毕业生的就业发生比是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发生比的1126倍[27]115.

就业信息的掌握.魏有兴等人认为,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30].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是从自身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学校层次和地理位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十年回顾:2003―2016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学科专业.包括所学专业是否为热门专业,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是否相适应.黄敬宝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学科专业对就业机会有特别强的影响.就业机会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31].程远义等人认为,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的课程体系是影响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32].钱明霞等人认为,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是毕业生就业的局限因素之一[33]98.李彬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平衡分析江苏省高校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认为专业结构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34]96.付永昌认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村存在结构性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是大学生就业的薄弱环节[35]130.

学校层次和地理位置.李峰等人认为,高层次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它们的学生能有更高的就业起点,因为“985工程”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和支持更多,这些大学生的自我付出也更多,其综合能力也就会更高[36].闵维方指出,“211工程”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比普通本科院校高,而专科、高职学校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比普通本科院校要低.学校所在地在直辖市、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对毕业生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求职难度较大[37].谢维和认为高等教育制度的层次结构、高等学校的标准化、以及高等教育的证书类型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38].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邬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工作不得力等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之一[39].覃中杰认为,针对社会就业环境、学校教育现状和大学生就业实际,建立一套包括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的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这将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积极作用[40].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可分为六个方面.

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高慧娟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无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41]21.黎大志、姜新生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就业总量[42].此外,崔玉平也认为影响和制约毕业生就业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43].黄昌建认为,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毕业生过高期望的矛盾;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对大学生就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4].陈德良等人认为,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结构,社会就业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市场缺陷和体制改革滞后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45].王宏指出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就业的影响,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就必须从市场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出发谋求解决策略[46].

社会资本.闫凤娇、毛丹认为,社会资本中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落实、起薪、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和个人社会交往的广泛度对就业也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47].薛在兴认为社会资本对大学就业有重大作用,他将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48].

人力资本.田永坡从人力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认为人力资本一般性强的劳动力比人力资本特殊注强的劳动力更容易就业.高等教育中的专监设置争专业设置和人力资本的这种分类存在密切的关系,专业口径较窄的毕业生人力资本的特殊性比较强,就业的难度相对大一些[49].宗晓武、周春平将人力资本分为知识资本和能力资本,他经过研究证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50].

政策、法律法规.李瑾、彭建章认为,社会法律缺陷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8]104.谢国柱、文灿认为,现行人事制度不能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档案关系和户籍关系划转等过程中得不到人事制度的支持和认可,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22]100.罗三桂从就业市场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就业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户口问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问题、人事制度、社会保障问题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51].求职歧视现象.武毅英、杨珍认为,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女生获得的面试机会、薪酬水平、发展机会和就业质量等均不如男生,明显存在性别歧视[52].

社会媒体舆论导向.高晓琴认为,政府引导与媒体舆论的正确认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负有重大责任.媒体一些片面夸大的报道,渲染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制造了一些恐惧情结[53].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家庭社会关系.郑洁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衡量的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求职行为和工作落实情况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即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大学毕业生推迟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更愿意选择企业单位就业,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此外,他们付出的求职努力相对较少,而最终落实单位的概率较高[54].郑茂熊认为,家庭结构中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情网络结构越广泛,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就越高[55].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李炜、岳昌君认为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工作性质对毕业生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住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无显著影响[14]88.刘晓瑜、胡俊刚认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家庭背景较好的城镇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比家庭条件差的农村籍毕业生具有优势[27]115.文东茅通过分析调查认为,父亲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各类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者,其就业落实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亲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怎么写作人员以及离退休、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者的就业落实率和低于平均水平,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就业落实率比农民子女高约14个百分点[56].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研究

由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以便更好把握各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发挥的作用.从前文得知,由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多重层面,从不同角度也有不同分类,繁多的因素之间存在多样的关联性或重叠性.也有的研究从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个角度研究,但实质上也是分析学生个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统计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研究中,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家庭因素相对最小(见图1).

图1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分布比例图

(一)学生自身因素

通过总结发现,学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素质、个人基本特征、学历、就业期望与规划四个方面.

1.个人素质.主要归纳为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行为、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应聘技巧、实习几个方面.众多研究者认为个人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李炜、岳昌君认为,通过与此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作的2003年、2005年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发现包括:个人素质是决定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14]94.潘斌通过层析分析法计算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后,得出内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特征影响力在四个自身因素中排位第四[57]5058-5072.岳昌君等人在对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时指出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最重要,“工作能力”始终排在第一位[13]27.刘红艳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情况,这些因素的存在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58]16.潘斌研究得出内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影响力最大,就业行为影响力在四个自身因素中排位第三[57]5072.黄敬宝在综合素质与就业结果的分类评定模型分析中指出,学生干部对于就业的积极影响最大[16]118.岳昌君等人在对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时认为:应聘技巧和形象气质已经成为毕业生非常看重的因素,甚至超过专业类型学校声望[13]28.黄敬宝指出实习的影响作用较大,仅次于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度[16]118.岳昌君等人认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由2003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5年和2007年的第二位,影响力增大[13]27.但是,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

2.个人基本特征.个人基本特征经过归纳总结为性别、年龄、生源地、政治面貌、学历、专业、学业情况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结果后,本文将其列为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岳昌君、丁小浩认为,学生的性别对求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59]84.刘小瑜、胡军刚根据从教育部网站上所获得的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地市院校名单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将其分别进行归类,建立分类评定模型,最后得出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中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等自身因素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27]118.黄敬宝在综合素质与就业结果的分类评定模型分析中指出,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正向的、也是显著的,即具有党员身份的本科生比非党员本科生更容易实现就业[16]119.岳昌君、巩建闽、黄潞在对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时认为:“为党员干部”、“性别状况为男性”等因素一直排在后面,表明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政治因素、性别差异对求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也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比较规范,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识、能力和素质方面[13]26.岳昌君、丁小浩指出,学生的学历层次、学业情况、某些专业等基本情况对求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59]83.刘小瑜、胡军刚认为专业类型等自身因素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27]116.黄敬宝认为,学科专业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强,其次是学业成绩[15]89.

但是,也有研究者持有不同意见.黄敬宝在综合素质与就业结果的分类评定模型分析中指出,成绩名次对于就业也有帮助、但不显著[16]118.刘小瑜、胡军刚认为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影响[27]118.3.就业观念的影响.就业观念包括就业期望与职业规划,这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归纳总结后将其排在第三重要的位置.钱明霞等人借助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找到大学生就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发现大学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定因素[33]98.刘红艳认为,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使他们的就业定位通常在大中城市的高薪企事业单位,不愿意“下嫁”.这种与市场化用人机制相悖的传统就业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择业和就业[58]16.潘斌通过层析分析法计算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后,得出内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力排位第二[57]5072.

但是,也有研究者持相反意见,黄敬宝在综合素质与就业结果的分类评定模型分析中指出,就业单位性质预期与期望月薪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都是正相关的,即希望在体制内单位和更高月薪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更容易实现就业,这好像出乎意料,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16]119.

(二)学校因素

许多研究者把学校因素作为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学校因素之中排在首位的是学校声望和学历层次,岳昌君等人在对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时认为:学历层次、学校名气、热门专业等体现毕业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状况的因素非常重要.毕业生普遍认为学历层次越高越是容易找到工作,名牌学校、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中具有优势[13]28.钱明霞等人借助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找到大学生就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发现学校的品牌是大学生就业的局限因素[33]98.岳昌君、丁小浩认为,学生的学校声望对求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学校的基本情况对于毕业生找寻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59]85-86.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学历层次、学校名气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大.如李炜、岳昌君认为,通过与此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作的2003年、2005年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发现包括:学历和学校声望对毕业生就业和起薪的影响明显程度明显降低[14]90.

其次,学校在提供求职信息方面也有影响.李炜、岳昌君认为,通过与此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作的2003年、2005年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发现包括:学校提供充足的求职信息对于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较高的起薪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14]94.刘红艳认为,就业指导与大学生需求不相适应、就业信息不对称、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58]16.付永昌认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怎么写作工作薄弱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35]130.岳昌君、丁小浩认为,在学生的求职情况中,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是否充足对于毕业生找寻工作有显著的积极作用[59]84.陈岩松认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学生要求,同毕业生的个别沟通和指导不够,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工作流程缺乏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60]86-87.

最后,学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与教材师资对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钱明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高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是大学生就业的局限因素[33]98.陈岩松认为,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较快,而教育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届,不能迅速适应经济与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社会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而需求较少甚至已不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又供应过剩.[11]88刘红艳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4]17-18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通过总结排序发现,市场需求在社会因素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钱明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与人才市场需求疲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因素[33]98.陈岩松认为,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效率影响大学生就业[60]89.付永昌认为,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社会经济发展又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相对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受到了相应的影响[35]129.其次是经济发展状况因素.高惠娟认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诸多,有学生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等.但是,从一般性来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无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因素[41]22.陈岩松认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所有制结、产业结构影响就业容量[60]88.排在最后的是社会风气因素.岳昌君、巩建闽、黄潞在对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时认为:“写礼送人情”这一因素一直排在后面,表明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不正之风对求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也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比较规范[13]28.

(四)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相对次要.钱明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家庭背景是大学生就业的局限因素[33]98.马博林等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已有所减弱.但受我国户籍政策以及传统意识的影响,对“外地生源”,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歧视现象[61].刘红艳认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家庭择业观念的影响[58]16.乔志宏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也受到影响[62].

但是,有些研究者认为,家庭因素不一定产生影响.李炜、岳昌君认为,另外一些因素对找到工作与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变量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中的家庭所在地、父母亲受教育年限、父母的工作状况等因素[14]90.四、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方法概括

通过综合2003年-2013年的433篇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已经有较为深入和细致的讨论,其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演变轨迹.克拉斯沃尔(Krathwohl)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义为:“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63]2003-2006年,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方法集中于理论研究的定性研究法,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研究问题的深入,2007-2010年学者们将研究方法转向于定量研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所采取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质的评估和量的研究相结合将是后续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主线.如图2所示:

图2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方法统计图

(一)定性研究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起始于社会学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国内教育界的关注.教育研究者通过相关的文献阅读、整理、综述,光盘检索等方式,分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理论方面的文章和学术著作.通过文献统计发现,学者通过定性与思辨方法及时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的文献共有164篇,主要集中于2003-2006年,学者们从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等学科出发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问题.如徐俊、年晓萍基于对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的回溯,按照理论研究展开的逻辑顺序,梳理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64].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进行研究[65].

(二)定量研究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是一个理论兼实践性都较强的研究主题,对其研究必须有实践的调.本世纪初,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扩展到实践干预研究,通过文献统计发现,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文献有171篇,主要集中于2007-2010年,学者们为了确定研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合理性,根据特有的文化背景进行测量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法集中于专家访谈法、个人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法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效度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量化研究识别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因子.李俊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创业意愿、创业准备等指标综合反映大学生创业意愿[66].刘小平、邓靖松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和高校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67].任志强通过抽样调查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影响因素[68].朱国玮、黄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69]64-68.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由图可知,从2011年至今,学者们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文章有98篇,呈逐年增加趋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文献法和调查法相结合;文献法与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文献法与个人访谈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乔坤、贺艳荣采用个案访谈法,从大学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和企业招聘者三方收集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结构模型[70].闵维方、蒋承文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来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采用数理统计法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因素[71].

五、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问题与策略

通过众多学者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大量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有用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然而这与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有待我们继续展开系统性的探索.

(一)深度反思问题所在

1.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就业定位不准

付永昌指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上移.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定位不够准确[35]131.陈桃红认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求职过程中出现招聘岗位与应聘岗位的错位、缺位,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72].谢志远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受精英教育观念影响,仍有明显的等靠要的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个性化人才短缺,求职应聘能力欠缺及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73].

2.高校培养模式不当,就业指导不到位

文丰安指出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是在原有学科专业结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高校的学科专业随着大众化规模的扩张同步增长,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预期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74]30.刘玉侠也认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失准,高校专业设置尚没有完全市场化,不是为“销”而“产”,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教育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够协调,没有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75].刘曙刚指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表层,缺乏个性化怎么写作.尽管我国的高校基本上都已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工作还停留在表层:一是缺乏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思政干部和辅导员兼任的,缺少系统性和专业化的培训;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浮在表面[76].3.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就业市场不规范

徐伟指出现阶段,我国还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劳动力市场还不成熟和不完善,使得以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人情关系显得格外重要的中国,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大肆运用人情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均,间接限制他人自由流动等现象出现[77].赵泽洪、廖敏指出在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中,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缺陷”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不能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不能制止交易中的不公正行为,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供需信息,不能解决毕业生从事艰苦职业的问题,最终导致就业“市场失灵”[78].王建胜认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盲目设置就业高门槛,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不切实际地对大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影响大学生的成功就业[79].

(二)多方共推应对之策

1.学生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就业竞争力.

吴薇、吴瑞君从理论上探讨了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认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并合理降低就业期望值,以便更趋同社会需求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满意度[80].顾凡、师昕强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择业观,努力拓宽知识面,适应知识经济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打好专业基础,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锻炼,注重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独立的探索精神,要不断地创新,娴熟地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81].文丰安认为大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应该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清楚人才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求职技巧[74]34.

2.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专业化

冯淑娟指出高校必须要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向教育怎么写作型转变,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提高技能和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调整课程设置,提高育人质量[82].朱国玮、黄认为学校应进行联合订单培养模式创新,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学校的培养成本以及企业的招聘成本,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社会网络构建及社会资源整合将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满意度,可谓多方合作下的共赢模式[69]68.薛艳等强调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倡导大学生从自身实际人手,自觉、自强地面对就业,并强化就业团体辅导、就业咨询怎么写作等支持系统辅助功能[83].

3.优化社会环境,健全就业保障机制

段敏芳认为要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完善就业市场,畅通就业通道,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待就业大学生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大学生尽快就业[84].李彬从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人手,通过分析江苏省产业分布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组成间的关系,指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技术怎么写作密集型岗位,以实现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34]101.苗国认为要完善信息网络与就业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将自然失业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85].谢有长指出要积极培育、开发、拓展大学生的社会资本,降低就业成本,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质量[86].

306;21-24.

[22]谢国柱,文灿.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及清避方法[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23]胡尊利,等.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5.

[24]王静波,王翡翡.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4):87-92.

[25]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8.

[26]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91.

[27]刘晓瑜,胡军刚.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8]李瑾,彭建章.女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9]杨阳,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5-36.

[30]魏有兴,等.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1.

[31]黄敬宝.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J].经济导刊,2011(10):18.

[32]程远义,等.四川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2):177.

[33]钱明霞,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江苏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5).

[34]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35]付永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36]李峰,等.大学生择业期望现状及差异性分析研究――以武汉市七所部属高校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2(4):26.

[37]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5.

[38]谢维和.分层、标准化与证书――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8):23-25.

[39]邬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0(6):145.

[40]覃中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6):128.

[41]高惠娟.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11).

[42]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77-80.

[43]崔玉平.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3):4.

[44]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7.

[45]陈德良,等.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关联规则挖掘[J].教育与职业,2012(29):87.

[46]王宏.调适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策略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59-60.

[47]闫凤娇,毛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4):56.

[48]薛在兴.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76-81.

[49]田永坡.人力资本一般性和专有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5.

[50]宗晓武,周春平.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2(1):97.

[51]罗三桂.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4):102-103.

[52]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J].大学教育科学,2013(1):96.[53]高晓琴.论舆论导向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2(32):101.

[54]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

[55]郑茂熊.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2):134.

[56]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61-62.

[57]潘斌.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58]刘红艳,等.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2(2).

[59]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60]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6-87.

[61]马博林,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18610.

[62]乔志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26.

[63]Krathwohl,D.R.Methodsofeducationalandsocialscienceresearch:Anintegratedapproach[M].NewYork:Longman.1993:51.

[64]徐俊,年晓萍.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24-29.

[65]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11.

[66]李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8(6):96-101.

[67]刘小平,邓靖松.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5):85-90.

[68]任志强.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93-794.

[69]朱国玮,黄.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

[70]乔坤,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6):94-98.

[71]闵维方,蒋承文.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2-12.

[72]陈桃红.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29-133.

[7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74]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75]刘玉侠.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51-52.

[76]刘曙刚.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8-30.

[77]徐伟.非能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6-8.

[78]赵泽洪,廖敏.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96.98.

[79]王建胜,孙江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三大主体认知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61-63.

[80]吴薇,吴瑞君.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关联性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7(5):56-59.

[81]顾凡,师昕强.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83-85.

[82]冯淑娟.从大学生就业模式演变看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3):56-57.

[83]薛艳.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动力[J].江苏高教,2008(6):101-103.

[84]段敏芳,田恩禹.我国高校毕业生待就业调查分析[J].统计研究,2010(6):106-107.

[85]苗国.生育率下降背景下高等教育扩张与大学生就业困难[J].人口与发展,2010(4):86-91.

[86]谢有长,宁陶.论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及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96-102.

(责任编辑曾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