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6257 浏览:215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中等职业医学教育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关 键 词:唯物辩证法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中等卫生学校,如何适应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的实用型人才,是亟待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出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能力,能够在医疗机构从事相关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要培养出具有各种综合素质的劳动者,首先就是要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其次就是要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唯物辩证法,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把唯物辩证法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中等卫生学校的各门学科中,特别是生物学教学中去,能使两种教育和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如生物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命特征,如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等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而非生物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等更是本原的物质.自然界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在生物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不断循环,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还有生态系中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流动;生物的起源、进化、个体发生都充分印证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客观、全面、准确地去认识世界.

唯物辩证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生态系中,所有的客观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着的.构成生物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中组成它的化学元素C、H、O、N、P、S、Ca、Cl、K、Na等等都是非生物界所能找到的,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共同性和联系性.还有细胞的膜相结构之间,如细胞膜、高尔基复合体膜、内质网膜、核膜等都是有着相互联系、彼此转化的密切关系的.生物体内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也都有着这种普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同种生物之间以及不同种类生物之间一样存在普遍联系.生物群落中,生产者(营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与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以及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异养微生物),它们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

3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矛盾,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作用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生物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生长发育,并储存能量;同时又对已组成自身的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之用.矛盾的双方,同化作用的合成物质、储存能量,异化作用的分解物质、释放能量,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了生命的最重要的特征.生物正是在这一矛盾中不断完成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个体发育过程.生物另外的一对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也是一对这样的矛盾.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能使生物个体获得更好的适应性,还可加快新的物种的形成,使世界愈发丰富多彩.进化学说中,生存斗争的理论,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中的互相关系和斗争关系也是一对矛盾关系.正是由于这些矛盾促进了生物的进化,使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至形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

4量变到质变规律

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量的增加和减少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破坏和开发,森林过量采伐,鱼类大肆捕捞,野生动物的无节制的捕杀等.其次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水源、空气、土壤、食物、噪声等的污染.最后是人类对生育的不加计划,造成人口的过度膨胀.这些都会由量变到质变,影响生态平衡,最终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同时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所在,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遗传与变异一章中,多基因遗传方式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单个基因作用微小,影响也不大,但是多个基因作用累加起来,就达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明显的表型效应.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和各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样要重视此规律的运用,重视知识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从量变到质变,使学生逐渐具备一个医务人员所应有的各种素质.


该文来源:{$getarticleurl}

5本质与现象观点

现象是外露的,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深藏于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靠思维去把握.单基因遗传中表型和基因型就是一个现象与本质的典范,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却并不一定相同.如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当中,基因型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还有一些变异个体当中,明明有疾病基因,却不表现为患者,但仍传给下一代.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族中,正常人也往往可能是疾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在分析遗传系谱时,要把各种情况全面地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下结论.

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讲述单基因遗传中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其他定律时,要详细讲解豌豆实验和其他实验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规律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和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反复试验得出来的,同时经得起重复实践检验的.与此同时,要尽可能让学生有实践机会检验所学知识的真伪,有条件的到医院或患者家中,观察染色体疾病患儿皮肤纹理特征,做遗传病系谱调查,看是否符合书本上的遗传特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重视教材即书本知识(间接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做到眼勤手勤脑勤,多实践才能牢固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