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点赞:21609 浏览:952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毕业生在就业中找到符合自己目标并能满足自己才能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时必须要具备就业竞争力.就业核心竞争力中包括技能、管理、抗挫折能力、外语、计算机、团队协作能力等等.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概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的入手,从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师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等几个方面深入探析,总结出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举措.以此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 键 词: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就业困难

作者简介:雷树俊,女,1964.8,江苏淮安,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定义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综合各家之所说,概括如下,就业竞争力就是指个人在大学教育期间所获得的,寻找工作的能力优势,进行职业选择中,职业发展过程中较其他人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能打动用人单位,超越竞争对手.这些优势都是靠个人的人力资本和聘用单位的人力需求间的匹配中体现出来.毕业生在就业中找到符合自己目标并能满足自己才能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时必须要具备就业竞争力.就业核心竞争力中包括技能、管理、抗挫折能力、外语、计算机、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总的来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大学生在校四年中通过自身努力,教师的教授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实践活动中的锻炼,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就业、专业、工作素养.其次,高等院校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声誉对毕业生所产生的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在社会中的知名度等等.最后就是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推动学生就业的管理工作对毕业生产生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毕业生信息传递以及就业技巧指导等方面.这三个层面对高校毕业生具有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在各项原因的调查中,其中实践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对毕业生到岗实践能力需求不断加强,各个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常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审查条件,甚至作为录取的条件之一.很多单位不仅对实践经历要求严格,对在校期间的实践成果要求也相对严格,大学生若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将成为学生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在大学生就读高校的四年中,学生会经历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两个环节,虽然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应用,但还是存在一些完善的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就体现在认识程度较弱,长时间以来,理论教学占据半壁江山.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的基础理论性学习中,学校与教师都存在理论教学凸显学术性,而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环节,这样的错误认识就误导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部分学校甚至时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即使高校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大部分高校还是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学术科研工作中以及知识性的教学中,因此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放到日程上来,还有一些高校宣传口号做的十分响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计划制定很完美,但是实施起来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中.导致学生在高校期间了解专业技能、实践技能的途径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学校并没有把握好社会实践这一环节的设置.

校外实践活动的忽视,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也为了弥补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的缺陷,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例如有些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也分割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的联系,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还存在一种现象,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师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师现有知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只能让许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薄弱已经限制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成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究其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而教师视野狭窄,教师在到高校工作后,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无法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以及发展动态,对最新的技术成果了解甚少,更没有接触过先进的技术仪器.教师长时间将目光聚焦到理论能力的提升,而忽略到业务部门的实习锻炼的机会.学校的激励以及考评制度制度不够完善,教师没有继续深造的积极性.

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举措.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已经显露出来,各高校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必须着手进行深入探究,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工作.在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教改工作的进行必须要与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工作相结合进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高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准确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命脉,了解就业指导工作和怎么写作工作的发展趋向,精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既要基于各高校自有特点以及办学特色,又要着眼于当前学校存在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探析学校以及专业长远发展的情况、课题.

1、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关注度,确保高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就业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这关系到毕业生的前途以及职业发展,关系到高校稳定、健康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供需的稳定发展.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教育部门、高校都需要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必要情况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工作,让各高校的就业工作能力在足够的投入下顺利展开.高校要保障就就业指导工作资金充足,踏实的保障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并把民生工作有序的开展起来.不断完善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消除那些不利因素,解决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协调的因素.转变观念就业指导观念,由管理行政配置计划主导的模式转变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2、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制.各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在摸索中总结,在参观学习中进步,探寻出符合自身高校学情的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工作机制.要改变院系依赖学校、依赖职能部门的就业指导工作局面,调动各院系的主动性,让院系自发的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开创院系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等方式将就业工作纳入到体系中.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群策群力创造就业氛围.要切实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支持、鼓励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事情,不断探索和创新,及时纠正与形势发展不和谐的方面,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大胆的应用新机制,在合作与沟通中推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另外,也要侧重研究政府教育部门对毕业生实施的优惠举措、创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等,加以研究并积极推广.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开展工作,在总结中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工作的基础,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实践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理论指导上,盲目的开展实践工作而忽视理论指导都是不可行的,也只是暂时的发展,不可能让指导工作可持续进行.同样,就业指导工作理论的建立也必须出自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上,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就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让教师们抽出实践进行总结,总结好的经验,推进不完善地方的改革.教师们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之前也要坚持理论学习,要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的就业实践能力丰富指导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怎么写作.

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广大的在校学生来说,知识的取得大多来自书本,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为此,学校应该加大投入,联系当地的企业单位,“学产”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场地、科目、设备、师资与技术支持,不断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学生在学习阶段,学校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建立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通“学研”通道,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利用学校与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强的特点,参与或建立于企业有关的项目.通过项目的立项、研发到实践来形成产学研的联动机制,使得企业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产学研体系的优势.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4、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借鉴他人经验,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和谐发展.如今各高校对就业率的重视程度已经逐步加大,但是必须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轻视就业质量.要通过积极开展评估活动来推动就业工作的发展,这些评估办法不能关门自己创造,必须要积极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就业评估模式,全面的、客观的、先进的建立评估体系.严格制度的制约可以对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个基本了解,这样考核和评估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的完善.

5、大强对教师的就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创造良好工作氛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要秉承为一切为了学生怎么写作,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进行学习和深造,各高校要对这些教师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程度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所以要定期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他们从知识、技能、业务等方面综合提升,并通过学校制定相关的评估方式来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消除那些工作中的不积极因素.引导教师快速成长,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进行就业能力指导.

6、高校应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善于利用和发挥市场体系的积极作用.就业趋势的严峻,警示着高校不能坐等用人单位上门招聘,而是积极的走出去,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的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对用人单位进行分析,了解招聘需求,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将学校办学特色以及毕业生专业的特色宣传出去.同时,也要积极的与长期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对用人单位邀请到校园进行宣讲,举办专场招聘会,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但是,很多专场招聘会的效果并不明显,到招聘结束仍然有部分职位没有招到合适人才,也有大批量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完善招聘会形式,面对这种现状,可以改变这种赶集式招聘模式,进行行业类招聘方式,这样不仅增加了招聘的机率,还为毕业生增强了招聘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信息化招聘方式,及时下发招聘信息.并不是所有用人单位的招聘规模都可以建立一次专场招聘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网上招聘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以最便捷、快速、高效的方式进行就业信息的查询与简历的投发.这样也为用人单位提升了招聘效率,这样不仅高校提升了就业率也更好的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招聘.

7.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到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综上所述,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必须要从大学就业竞争力入手,根据各高校自身就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指导,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