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学随笔

点赞:30164 浏览:1425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珍珠泉》虽然是篇略读课文,但却是指导学生写景物的好范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品味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和有吸引力.

关 键 词教学随笔;《珍珠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48-03

《珍珠泉》虽然是篇略读课文,但却是指导学生写景物的好范文.作为教材开发的老师,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文中,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珍珠泉的位置.首先,作者把远处的小山包比喻为绿色的大绒团,特别新鲜,想象也很丰富、独特.其次,“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其实都是描写数量的,但是作者却用了富于变化的词语来表述.以下是课堂学习第一自然段的片断教学:

师:请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标出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生:齐读后标句子,思考.

师:听说村庄前面有个美丽的珍珠泉,可是不知道怎么前往.现在请同学们根据第一段介绍,尝试着画一画线路图.

学生尝试着在纸上画

师:从这个线路图,我们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珍珠泉位置的?

生:按游览顺序.

师:是的.

师:谁能做个导游带我们边走边介绍?

生:我们先来到村子前面的小山包.(学生就停下来了)

师:导游,你可以边走边介绍小山包的特点啊,不然一路很无聊哦.教师提示看课文.

生:这小山包树多,草多,花也多.

师:做导游啊,语言如果能吸引人,富于变化就好了.谁再来尝试,看看介绍山包的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

学生齐读

师:都是说多,可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树密”,读着这个“密”字,你能想到什么画面?

生:这个“密”字让我想象到树很茂密,枝叶交错在一起,像个大凉棚.

生:这个“密”字让我想起《小兴安岭》一课,阳光是透进树丛中的.

师:见过草深吗?清明节去爬过山吗?(此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小手如林)

生:我去爬山的时候,那些草长得很茂盛,有些地方的草都没过人了.

生:还有,有时大人拿着锄头等工具砍草后,我们才能前行.

生:如果不留意还会掉进窟窿里呢.

师:是的,草长得茂盛、很高,甚至没过人,这就是“草很深”.

师:瞧,用上“密、深、多”能更准确地讲出山包上植物的特点.做导游可不能忽悠旅客哦.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师:谁再来做导游,边走边介绍?

生:珍珠泉就在这村子前面的小山包上,来,大家瞧,远远看去这小山包像什么呢?像不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啊!山包上,树很密,可是个天然大氧呢.草很深,都没过人了.花很多,不知名的野花漫山遍野.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准确地表述出山包植物特点“树密,草深、花多”,还能用上一些词语,让言谈更有内容,更贴近旅客的心理.

师:导游你说远看小山包像绿色的大绒团,真新鲜.以前,我听到的都是千篇一律说远看就像绿色的海洋.你为什么说是“大绒团”呢?

生:因为这个山包很大,所以我说它是“大绒团”.

师:山大我懂,为什么说“绒”呢?学生都不知道怎么说.

《珍珠泉》教学随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此时,我看到一个学生的“七仔”绒毛文具袋,我拿起它给孩子们观察:孩子们,看,这玩具的脑袋就是――生:毛绒绒的.摸一摸,什么感觉?生:柔软,舒服.那么说山包像绒团,能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绒团,就像这个玩具由很多很多的绒毛接在一起,很密,山包上的树木也是长得很茂密,远远看去就像是毛绒绒的一团.

师:一个“绒团”让我们有了无限的想象,不仅是视觉,还有触觉,文字的魅力可真大啊!

“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这样的想象很独特,很新鲜.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认为教师在此处应该让学生好好去品味,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其在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作用后,习得这样表述的方式,积累这样新鲜可感的语句.

生:穿过一条石板路,一直走到尽头,就看到了一眼清泉,这就是“珍珠泉”了.

师:板书填空我们先从出发,沿着穿过,一直到石板路的,就来到了珍珠泉.谁能依据第一自然段来填空.

生:我们先从村子出发,沿着石板路穿过小山包的密林,一直到石板路的尽头,就来到了珍珠泉.

生:齐读填空.

师:这是我按游览顺序介绍的珍珠泉的位置.读一读,比一比,我写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好?

只有两个学生站在我这边,其余都说作者写得好

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我不如作者啊?

生:张老师,你写得很清晰,可是没有好词好句,介绍不够生动.

生:张老师,如果你像作者一样用上比喻,抓住特点作介绍,就更吸引人了.

师:原来,大家都喜欢像作者一样,不仅要按顺序写,还要抓特点来写作,作生动介绍啊.学习了,谢谢大家.那让我们再好好读一读第一段,让作者的文字深深地启发我们.

这一环节的教学突破了学生学习语段的盲目性和含糊性.教师借助本课的写景特点,创设了画线路图、导游解说两个情景,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有效学习自然段.通过标句子、想句子意思,让学生知道句子意思,感悟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画线路图解决了学生平时表述观察无序的难点,让学生知道表达是有序的,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来写,这样表述就清晰有条理了.通过导游解说,老师伺机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值得品味的两处地方,一是作者抓住特点写山包植物,语言准确到位;二是作者独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的运用传神可感.另外,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写介绍珍珠泉的下水文与文章作对比,意在引导学生知道珍珠泉的路线顺序,也一举两得地让学生在与作者所写的第一自然段的强烈对比下再次懂得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