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支教的困境

点赞:2579 浏览:6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2005年国家实施“三支一扶”政策以来,大学生支教的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并取得骄人成绩,但支教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亟待解决.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经历,探求出大学生在暑期支教过程中的困境所在,找出这些困境产生的影响,并从大学生层面、学校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几个方面做出相应对策思考.

关 键 词:大学生暑期支教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14-04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完成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政策的相对不完善性,使得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于是缓解这种不平衡性的“支教”活动应时而生.近年来,大学生支教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参加支教活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发展,支教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明显,如何解决大学生支教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支教的总体效果,成为当前大学生支教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支教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毕业生到西部支教、师范生实习支教等问题的研究上,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支教的意义、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在大学生支教意义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页可以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颜凯、卢向阳在《大学生支教活动夯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提高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2]在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学者认为大学生支教团体缺乏必要教学技能和知识、资金短缺和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崔卫华、刘启霞在《TheDisadvantagesofCollegeStudentsasVolunteerstoSupportEducationinPoorRuralAreasonSummerVacation》一文中指出,大学生支教形式主义严重;不利于教学客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于教学客体掌握知识;增加了教学主客体、当地学校的经济负担.[3]在解决大学生支教问题对策方面,有学者认为解决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对支教活动的认识、建立激励措施、加强对支教活动的宣传等方面.王梦奇、柯文娣在《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试验学校》一文中指出,解决大学生支教存在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对支教的认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组织者应制定完整教学计划,提高支教质量;端正支教态度,建立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重视支教细节,积累前辈经验.[4]


通过对以往关于大学生支教文献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大学生支教的意义、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透彻的思考和总结,但是关于大学生支教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大部分学者选择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支教活动进行研究,而很少运用定量分析.其次,很少有学者对产生支教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等.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出大学生团体暑期支教的困境所在,找出困境产生的影响,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经历,找出解决大学生暑期支教困境的方法,为以后暑期支教团队提供借鉴和经验.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以问卷法为主,文献法、访谈法为辅.笔者根据相关检测设,设计出关于大学生暑期支教的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同学将问卷发放出去.笔者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其中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82%,符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通过运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比例严重失调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师范生只有7位,占总数的8.5%,而非师范生为75位,占总数的91.5%.表明,参加暑期支教的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比例严重失调.首先,大部分非师范生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教学实践,他们很难把握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们的心理活动规律,结果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更坏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的支教队员不能和受教地学生保持适当的关系.为了能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他们经常会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面前,结果造成过分“亲密”,最终影响课堂纪律.调查结果显示,70.7%的非师范生认为自己的教学课堂有点乱.其次,受到资金、地理位置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参加暑期支教的大学生没有经过相关教学培训.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学生接受过培训,72%的人都没有接受过培训.而80.5%学生支教成员认为专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暑期课程设置存在偏失

调查结果显示,暑检测支教期间,有47.5%的学生教授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有52.5%的人教授兴趣课程和一些辅导课程.在暑期那里类课程讲授多一点好这一问题中,有74%的学生认为应该多教授兴趣课程和一些辅导课程.在中国,暑检测一般被安排在七月和八月两个月份,据有关数据显示,这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气温在20℃―30℃,在这样的气温下,学生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以放检测的方式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受教地学生参加暑期支教活动已经侵占了一定得休息时间,如果再让他们学习学期中所教授的课程,那将可能得不偿失.(三)参与支教次数少、时间短

支教时间问题主要包括支教次数问题和支教时间长度问题.

1.个人支教次数较少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9.8%的同学在参加一次暑期支教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参加.只有17.1%的学生参加过三次或者三次以上暑期支教.这样就造成受教地学生要不停的适应新的支教队员,以及他们的教课方式.同时也给支教经验的交流与传递造成障碍.“大学生志愿者支教人员的不固定和流动性问题,会造成大学生支教没有系统性,支教内容没有连续性和持续性,使大学生支教难以对学生产生稳定的持续的影响”.[5]

大学生暑期支教的困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支教时间长度相对较短

调查结果显示,支教时间长度为一个月或者一个月以上的学生占43.9%,支教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学生就占总数的56.1%.而82.9%的学生认为,暑期支教时间应该在一个月或者一个月以上.暑期支教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支教的效果.“如果一次支教的活动周期就只有支教的那几天的话,那么短期支教的影响就要小得多了,对于当地的孩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6]支教成员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支教,对当地环境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如果暑期支教时间过短,当支教学生刚适应那里的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时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势必会影响支教活动的整体效果.

(四)支教团队经费短缺

由于暑期支教的短期性,大部分暑期支教团体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周围的一些同学组织起来,或者通过互联网临时组成的支教团队,这两者占总数的73.2%.而正式的由学校或政府组织的暑期支教团队非常少,仅占总数的26.8%.这样,经费问题就成为暑期支教团队的又一重要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7.8%支教团队的经费是由队员自主承担,由大学生所在学校承担大部分的占总数的35.4%.由于受时间、经历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大部分还是由家长提供,很少有学生靠自己打工赚钱维生.大学生做暑期支教活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不能把做有意义事情的负担加在父母身上.

(五)沟通存在障碍

沟通问题是暑期支教团队活动过程中的一大问题,主要包括支教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支教成员与受教地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支教团队之间的沟通问题.

1.支教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支教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往届支教成员与下一届支教成员的交流不通畅.调查结果显示,17.1%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完全没有向他们讲解受教地的情况,也没有向他们传授支教经验和感想,67.1%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只向他们讲解了一些,但是不全面.仅有15.9%的学生表示往届成员向他们讲解的很清楚.其次,支教成员总结不及时、不全面.调查结果现显示,46.3%的支教队员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52.4%的支教队员只做了简单的总结,并且没有形成文字资料给与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届成员对受教地的了解以及支教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再次,支教过程中的沟通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虽然参加暑期支教的成员在去支教地之前做过一些教案,但是由于很难把握受教地学生的特点、水平和需要,这些教案可能不适合受教地学生的需要.而在访谈中发现,有一些支教团队的成员在支教过程中很少有课程方面的交流,只是各自关注自己所教的课程,而很少和其他成员交流.

2.支教成员与受教地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支教成员与受教地教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2%的支教成员和受教地教师有沟通,而59.8%的支教成员都没有或者很少.不言而喻,受教地教师是最了解他自己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如果支教成员能够和受教地教师支教有很好的交流,那将非常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高支教活动的效率.同时,受教地的教师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供支教成员学习借鉴,这将非常有利于支教成员的成长.

在支教成员与受教地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6.9%的成员一直和受教地的学生保持联系,而53.1%的成员只在支教完成之后初期与受教地学生有联系,而之后就不再联系了.这样可能会给孩子们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访谈中发现,有一些大学生在暑期支教的时候向学生许诺将回来看他们或者带他们出去玩,结果却不了了之,这可能会给孩子们的童年造成一定的创伤.

3.支教团队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支教团队之间的沟通方面,大学各高校之间,高校中各院系之间支教队伍沟通交流较少,没有形成合作共建的局面.[7]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支教团队是“各自为战”,和其他的支教团队之间少有联系.因此,就造成了当今社会对暑期支教团队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很少得到学校、企业给与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支教团队的后期发展与壮大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策思考

大学生层面

1.科学安排暑期支教成员和时间

在科学安排暑期支教成员方面,第一、要做好的是成员招募工作;第二、合理分配暑期支教成员.

(1)要做好的是成员招募工作.可以说,支教成员的质量,决定着支教活动的成败.笔者认为,在招募暑期支教成员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志愿者招募工作应以提前开始为好.暑期支教工作最好在大学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在三月能够确定招聘名单,然后开始培训、备课等工作.因为时间越充足,暑期支教准备工作可能就做得越完善.其次,尽量使男女生比例保持平衡.男生胆大,女生细心,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同时男生对于女生来讲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男女生保持恰当的比例,有利于暑期支教的安全开展;最后,支教团队里最好有师范生.师范生比较全面地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具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他们可以为其他非师范生做相应指导和示范,提高支教前的备课效果.

(2)合理分配支教成员.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支教成员只做过一次支教活动,做过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只占少数.一方面,这会影响支教经验向下一届的传承;另一方面,受教地的学生必须一次次的适应新的面孔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支教团队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尽量招募那些愿意参加两届或者两届以上的成员.下一届的支教活动可以由一半往届成员和一半新招募的成员组成,由往届成员带领新成员,这样可以相对减少支教过程中的不良影响.2.合理安排暑期支教课程

暑期本应该是学生休息、放松的时候,如果在暑期还让学生上大量的基础课程,那就有悖于国家目前大力提倡实施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暑期支教活动以兴趣课程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基础课程教学.首先,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受教地的学生一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事物,大学生的到来可以为他们带来新鲜的知识与课程.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过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课程,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将这些课程教授于他们,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传授一些环保、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养成良好习惯.“大学生支教一般会选择偏远落后的农村、山区,那里教育资源匮乏,最要害的是师资力量弱,学生平日接触的是‘应试教育’,大学生下乡把音、体、美、史等‘副科’带到山区,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同时还有社会上的潮流知识,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那里孩子们的落伍距离.不但有利于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及早发现一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给予培养,这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8]其次,支教成员可以根据受教地的实际情况,教授基础课程.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英语教师,几乎一个月从镇上请一位英语老师来为学生们上课,并且还要给很高的报酬.支教大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适当的安排英语课程,弥补孩子们在英语方面的缺失.

3.加强团队内外沟通与合作

(1)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合作

沟通,在一个团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团队内部沟通工作,关乎着团队的质量和未来.“事实上,正式支教之前的培训以及经验交流能够使志愿者了解到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做好一些必要的物资和心理准备,并且新老志愿者的交流往往可以帮助志愿者对于即将支教地点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为他们日后迅速的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这个环节对于一次成功的短期支教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9]首先,支教成员在支教中和支教完成后,一定要做详细的总结.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对工作的反思和改进;另一方面,他们的这些总结有利于下一届的成员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其次,往届支教成员一定要和新一届成员有充分的交流,向他们介绍受教地的基本情况、学生们的特点和需要、自己在支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往届支教团队可以选择暑期表现相当优秀的成员,为新一届的支教成员做相关支教培训.

(2)加强团队与受教地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大学生在开展暑期支教之前,对受教地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是有效地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的关键一步.因此,大学生支教团队在暑期到来之前,要和受教地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受教地以及受教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向团队成员传达清楚.这样,支教团队才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根据受教地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暑期支教的效果.

(3)加强团队之间沟通与合作

现在的暑期支教团队,一般都是各自为战,很少和其他支教团队之间有交流和沟通.一方面,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支教效应,使得暑期支教的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也很少有社会组织给予资金或者物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团队之间的经验和教训无法相互借鉴和吸收,无法很好的完善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支教团队可以很快的在网络上联系到支教团队,他们可以组成一起,利用规模效应去寻求赞助和支持,同时也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互通有无”.

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主要包括大学生所在学校和受教地学校.

1.高校应建立暑期支教基地,并给与资金支持

一个好的志愿怎么写作项目要能真正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切合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取得效益最大化,这不光靠打学生自身的努力,还要依托学校的支持[10].高校是由国家出资开办的公益性政府组织,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怎么写作.大学生参加暑期支教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可以提高大学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帮助大学生支教团队.

(1)建立暑期支教基地

为了弥补暑期支教时间短、支教效果不明显的不足,大学生所在学校或院系可以与受教地学校联合建立暑期支教基地,通过暑期支教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来弥补暑期支教时简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支教团队更有组织性,支教活动更有系统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教团队的影响力,为以后支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社会实践要真正做到长期有效、双方受益,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那种一年换一个地方的形式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11]”

(2)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资金支持

资金问题是大学生支教组织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支教活动很有可能无法继续下去.调查过程中发现,支教团队在暑期支教过程中的开销,大部分都在一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对于高校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于大部分支教团队的分散性和自发组织性,很少有高校设立暑期支教专项资金,这就为暑期支教的延续性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暑期支教活动的有效进行,高校应该设立暑期支教专项资金,由专门人员来监督发放.给与那些计划完整、可行的暑期支教团队以充足的资金保障.

2.受教地学校给予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受教地是支教活动的受益地,支教成员可以为学校带来一定的体育器材、课外书籍,也可以教授受教地教师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因此,为了保证暑期支教安全、有效的开展,受教地学校应该积极配合暑期支教活动的开展.首先,受教地学校要安排暑期值班教师.一方面可以和支教学生做好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需要及特点,向支教成员传授教学经验,给与教学辅助.另一方面,协助支教成员管理学生,确保支教活动安全开展.其次,受教地学校要尽可能的帮助支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物资问题.受教地学校的经济情况一般比较困难,他们很难给与大学生支教团队以资金支持,但是他们可以给与大学生以物资支持.调查中发现,有的受教地学校有自己种植的蔬菜,他们会让支教学生免费使用这些蔬菜,这就为大学生暑期支教节省了一部分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