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要

点赞:6655 浏览:290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学校教育目标中,德育是主导,是灵魂.近年来,小学德育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和加强,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作为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比(尤其是面上民办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方面,要求过高,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忽视了:一个人不是因知道了某项道德规范而去践行它,而是因为他喜欢这一准则才去践行它.教育者采取的是指令性和强制性,以规范来剪裁学生.

(2)在德育方法方面,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要方法,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价值取向,视学生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压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道德体验和内化过程.过分夸大说教的作用,把心智知识传授和德性习惯养成,以说教作为唯一的方法.把受教育者当成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

(3)在德育形式方面,大多采用集中统一和单调划化管理及育人模式,在统一的层面进行教育,过分地强调共性制约,而忽视对个体“关照”,面对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和不正当行为,采取简单粗暴的训诫和控制性、病理性的说服,束缚学生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德育活动.

德育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构成的学校德育,就形成了民办学校德育现状:各方面质量不高,学校德育实效低下.针对民办学校存在问题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创新民办学校德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我们德育工作指出了方一向,我们把创新民办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列为校本重点课题.

一、创新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分层目标.

德育的总体目标,体现了它的办学方向.我校德育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在“讲文明、读好书、写靓字”的校风之中.为了实现总体目标,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将德育的总体目标化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个个具体目标,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在横面上进一步深化德育目标的层次研究,做到各年级相互衔接,逐步提高,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同一年级里,再设置若干个等级,从而让每个学生都适应于自己的“最佳发展区”,能乐意、主动选择自己的目标,“跳一跳能摘到橙子”,我们在探索德育目标层次时,不仅注意德育目标在数量上的层次性,即各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德育目标在数量上逐步递增,循序渐进,且便于操作,同时又能把整个小学德育工作衔接连贯,形成系统,避免大而全.如我们学校把“讲文明、读好书、写靓字”列为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围绕这一价值取向,学校制定《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小公民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总体任务和奋斗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耐性欠佳的年龄特点,要求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开始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好学生、好孩子、好小公民”这一概念,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比较抽象、模糊,只有让学生在身边的学习生活小事做起的基础上,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懂得新时期孩子应具备什么的好行为、好习惯就OK了.

二、创新德育内容

随着教师角色从“居高临下”的师道权威向“学生引导者”的转变,那种指令性、强制性、灌输性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如何选择德育内容首先要树立“学生是来完成的,有待发展的人”的理念.形成按照《课标》“人人有信心、人人有兴趣、人人有特长、人人有进步”的教育格局,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把握生活切人点,围绕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美德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充

分发挥学校《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活动方案》的牵引作用,在低、中、高年级分别设计相应数量和质量,可操作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德育内容的设计凸现几个特点:

一是层次性.每个梯度层次,顾及不同层面学生,如围绕各年级设计相应的活动,改变以往统一主题的被动地教育模式,使在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参与.

二是实践性.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因而德育不能千人一面,要创造更多的、鲜明生动的活动载体,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实践,真正地内化为他们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如围绕“我讲文明、读好书、写靓字在行动”为载体的系列活动,即开展“读一本好书”“生活中的我”“作文大比拼”“写靓字”“生活陋习大家说”“感恩”等活动.丰富了德育内容,发挥学生的个性兴趣,主动参与实践.

三是自主性.德育内容,要顾及学生兴趣爱好与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围绕“我能行”、“我在读书中、画画中成长着”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风采,在实践中体验,在创新中发展.

四是怎么写作性.让学生走进设区,活动在家庭.如我校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分布的特点,在大企业,在社会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在企业,社区打扫清洁等活动,参观父母亲工作现场,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劳,激发他们热爱父母,陶冶其情操,不论做事或学习都要专心致志的优良品性.

五是网络性.活动内容要以学生的活动交往为线路,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相应的内容,如围绕学生“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这一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我们设计以下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几项开展活动,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内容:1、志愿承担学校、班级安全卫生监督员;2、独立承担家务,做家庭小主人,主动从事家务劳动;3,自我教育,强化卫生自律意识.如一个二年级学生不讲卫生,校服穿一天就脏兮兮的,老师与家长沟通,决定进行一次

体验教育: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这个学生有自信好强的性格.他也履行这一契约,洗衣服洗得手起泡了,衣服还洗不干净,而且满头大汗但从不哭喊.这过程的确是“苦”了孩子,但换来的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尊敬父母的好品质.期末,被评为“讲文明、讲卫生标兵”.经过德育教育过程,待学生内化为行为,收到实效后,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设计了“校园新星”“三好学生”“新三好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标兵”“写靓字标兵”“好读书读好书积极分子”“兴八荣弃八耻积极分子”等十几个奖励项目.由于德育内容适应不同层面学生,使学生乐于体验,乐于践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三、创新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创新,一改过去在道德知识传授上师生之间“一灌一受”的机械枯燥做法,采用“授之以渔”的做法,具体是进行情景模拟,情感体验,和谐交心,使教育具有针对性、感染性、真实性和性,激发学生参加德育过程的兴趣,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德育内化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深化学生的道德感悟,并内化为自觉信念.如有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钱,老师找他谈心,第二天他就把钱放回别人家.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实话实说”“焦点访谈”“说说我的优缺点”等交心方法,使道德主体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协调,不断统一.我们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内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如我们在《传承中华美德活功》中,结合民办学校午餐时有相当部分学生挑食,浪费粮食的现象.各个年级采用了很多方法,一年级老师在进餐前,让小学生背诵《悯农》后,再进餐.进餐完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讨论,有很多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反省、内化、最后变为行动.有很多家长高兴地说:我的孩子现在不挑食,吃饭也不像“鸡扒”一样了,真是多谢教师.

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于一个现实的生活中,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参与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充分体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这就是体验实践的第一步.

活动体验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辨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产生积极的道德选择和判断,使他们对道德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是第二步.

学校德育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深化道德认知后,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性思考,自我反省、自我领悟、促进内化.这是第三步.

在学生自省内化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具有梯度的、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将道德知识变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终极目标.

作为德育,具有生成性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一特点,在体验实践中,不拘泥于常式,而是要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

四、构建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德育活动组织形式要回归生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利于学生主体潜能的挖掘,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几年来,我校构建德育组织形式有校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校车路车学生活动等等.根据学校规模大,平行班级多的特点,要求各个年级每学期针一对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德育活动,同时要求各班主任更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形式要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讲求巧妙、高效.除开组织形式的多元外,还要策划活动方式的多元.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与交往为线路,加强学校、社会的联系和配合,构建多方位、立体式德育,形成合力活动网络‘引导学生在家、社区、基地开展活动.例如:我们在台商企业钜盛厂、红荔安居小区等企业、流动人口居住区,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的监督管理作用,除了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排忧解难外,还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延申和补充.

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人为本,开展德育实践探索创新,初步形成我校德育工作格局,这一格局体现了学生道德体验过程,也显示了我们在德育实践方面的不断创新,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发展,学校先后获“东莞市寮步镇先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获东莞市教育学会寮步分会、镇教办授于“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被东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环保局授子“东莞市绿色学校”;被东莞市教育局、联妇授予“东莞市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

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被东莞市妇联和广东省妇联分别授予“东莞市巾帼文明岗”、“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被各级领导称为寮步民办教育的窗口.这一探索,也推动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初步形成,有利于今后民办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