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点赞:9901 浏览:4305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参照有关的教学理念,认为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我认为阅读教学要做到:

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 键 词】小学;阅读;地位;作用;思维;能力;兴趣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比如: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老师可能原有的一腔,顿遭瓢泼冰雨等针对这种语文教学的弊端,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看法: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

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4.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

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

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5.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第二,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等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例如: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等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6.尽量提倡课内海量阅读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海量阅读”,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可以到达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可以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第二阶段: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第三阶段:四、五、六年级则“海量阅读经典”.

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为此,我们开一个可以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这本小册子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如《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儿歌的后面,附上要认的字词:“功劳――劳动――太阳――小鸟――为什么――长大――学校――学习――迟到――书包”,我先带着学生唱一唱、念一念,之后我就教他们“自学”生字的办法:念儿歌下面的生字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到儿歌中找.

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这是我结合入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孩子们喜欢,我也因此一举两得.

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我们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这一年段的特点是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有了一年级的基础,语文课本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高年级:“海量诵读经典”.我们把四、五、六三个年级划归为高年级段,因为这段时间,学生已完全掌握了常用汉字,写作能力也基本过关,语文课上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持续默读,一星期读10~20万字轻而易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可以先学习历史故事为经典铺路.再阅读古代经典,意义深远.最后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完善知识体系.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