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在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点赞:13816 浏览:577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通过情志护理原则中的诚挚体贴、因人施护、避免刺激和情志护理方法中的关心体贴、言语开导、移情易性、情志相胜、顺情解郁等与骨折功能锻炼护理相结合.结果:通过情志护理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康复锻炼护理的最佳状态,这对骨折治疗护理的成败和骨折后的康复非常重要.

【关 键 词】情志护理骨折患者康复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63-01

情志致病的特点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正

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所以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伤五脏.”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中医情志护理在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患者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的:“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说明情志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中医情志护理,即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中医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情志护理的原则

情志护理是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其情志变化,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诚挚体贴:患者的情志状态和行为不同于正常人,常常会产生寂寞、苦闷、忧愁、悲哀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关心、同情、体贴患者,当患者忧愁和痛苦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分忧.患者悲观时,要热情给予鼓励,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使脏腑、气血功能顺畅.

因人施护:患者由于遗传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由于家庭、职业、性别、年龄、经济条件、知识经验和阅历不同,由于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的不同,他们的情志状态不大相同.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避免刺激:安静的环境不但能使患者心情愉快和身体舒适.因此应为患者整洁、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恶性刺激.

情志护理的方法

关心体贴:将要接受骨折护理的患者,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忧愁、害怕等表现.过度的紧张、焦虑、忧愁、害怕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这样对骨折后护理和骨折愈合期的康复都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骨折患者护理中,应善于观察患者的情绪,要关心、同情和体贴患者.

言语开导:在疾病初始阶段,帮助患者进行病机分析,说明疾病的危险性,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在疾病的进展阶段,有些患者顾虑重重,对治疗失去信心,应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及时治疗,不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疾病恢复阶段,指导和帮助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同时劝告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克服各种不良情绪,正确对待人生,坚强地走出困境[1].要求在骨折患者初期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用和蔼诚恳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正面开导,解难释疑,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在不影响护理的情况下要给予满足.起到改变患者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骨折后治疗护理.

移情易性:有些患者知道要做初期护理治疗,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骨折后担心身体残疾上,担心治疗护理失败,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情志相胜: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控制、克服另外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应告之放松心情,因不良的情绪会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平静乐观的思想情绪,以平常心接受治疗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顺情解郁: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应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康健.当患者对所做的治疗护理有思想顾虑时,可为患者讲述有关的医学知识,还可以请同病种社区护理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其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情胜情:根据五行相克学说,也是中医独特的情志调护法,如悲能胜怒,有些因怒气伤肝致病的病人,引导其大哭一场可消除怒气;对忧虑过度而伤脾者,可与病人说笑、听音乐等,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遵守禁忌: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不太重视,养病期间也骄怒纵欲.如果任其下去,会对病人身体不利,我们应向患者说明疾病发展恶化的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同时向他讲清遵守禁忌的必要性,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调养,还要开导患者,帮他解除各种苦恼和疑虑,使之保持情绪稳定,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服药调护:护理人员应指出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以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使病人主动配合医嘱服药,争取早日康复;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且便于调整,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危重病患者,护理人员要有同情心,善言劝慰,使患者产生求治、求生的,激励患者鼓起勇气,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亲近,关心和爱抚小儿,赢得患儿的信任.鼓励患儿自觉服药.老年人脾胃虚弱,汤药不宜过冷服用,且宜多次分服,以减轻脾胃的刺激和负担,防止反胃现象的发生.并告诫患者,服药前后,忌食生冷不洁油腻食物.

不同年龄的情志调护:婴儿给予适当的安抚,如搂抱、轻拍等.幼儿违拗心理明显,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和他们亲近,以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少年儿童自我支配意识的能力加强,能客观地分析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护理人员可向他们讲明住院的原因、治疗的必要性,取得他们的信任;青年病人个性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护理人员要经常同他们谈心,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对中年病人的护理,首先要说服他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的情况,解释治疗目的及预后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消除顾虑,积极同疾病作斗争;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顾虑较多,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嘱其家人经常来探望,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总之,中医的情志护理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中医情志护理在治疗护理前的重要性.只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好自身情绪,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思想、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因素,给予患者不同的情志护理,把中医情志护理贯穿于治疗护理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中医传统医学护理得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