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边区小学环境特色教育

点赞:18387 浏览:827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学校”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作为农村边区小学,三合教育办以环境特色教育为基点,通过各种形式摸索特色教育经验,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形成了显著的社会效果.现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环境教育作为特色教育的可行性.

【关 键 词】农村边区;特色教育

环境保护是我这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卫生状况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国民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对小学生特别是农村边区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学生关爱人类、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1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1选题背景

1.1.1时代背景:1977年《第比利斯宣言》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1992年的地球高峰会议(EeathSummit)通过的《21世纪进程》(Agendal21),指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重新确定教育方向,以适应持续发展的需要等;中国教育部在1992年颁布的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要讲授环境保护知识;1996年以后,“绿色学校”的创建使中国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新课程改革为环境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教学环境.

1.1.2教育背景:《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确立,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特色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在农村边区,近年来人们只注重经济发展,却忽视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加剧;发展产业,白色污染严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浪费严重,生活垃圾泛滥;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绿色农产品锐减等并且随着务工人员的大量外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环境恶化与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用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环境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综合以上问题,环境特色教育在我教育办相应诞生.

1.2研究价值

1.2.1理论价值:环境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olopment)理论体系为支撑,结合地域性和学校的发展需求,侧重于社会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环境道德形成“无律――他律――自律――自觉”的发展过程.

1.2.2现实价值:第一,为特色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提供借鉴;第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三,深化素质教育,构建生态道德体系;第四,以环境育人,以学科育人,以实践育人,以社会育人.

1.2.3研究的必要性:一是从政策方面来说,早在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就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从教育层面来说,环境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注重关注自然与生命,从而使学生对自、社会和人生有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进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是从社会方面来说,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学校师生,更重要的是社区群众的参与,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等方式使环境教育走出学校,走向社区,改变农村传统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2研究方法与思路

2.1研究方法:本项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对比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分析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

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环境教育研究的大量相关资料,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理清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已实施的特色教育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2基本思路:本项研究主要包括环境特色教育的理论基础、优势与特点、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素养等四部分的的研究.总体上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支撑点,以环境特色教育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开展环境特色教育为出发点与终结点,通过环境教育这一载体构建主题式、模块式、渗透式学习框架.

3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1研究目标:本项研究目标主要是在农村边区如何有效的实施环境特色教育,对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式和内容进行构建,进而探讨特色教育校本课程的体系特征,为进一步深化开展环境特色教育奠定基础,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3.2主要内容:一是加大硬件建设,学校原址拓展重建,新建了“被动式太阳能暖室”教学楼,减少冬季用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污染,学校还先后建成干湿分离旱厕1所,水窖2眼,配备了太阳灶等.二是开展培训交流.聘请北京“自然之友”的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选派骨干教师先后赴北京、四川、湖南、武汉、兰州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三是探索教学模式.学校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环境特色教育模式,即:课堂教学及学科渗透.四是对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学校积极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开挖了垃圾填埋坑,设立了有机垃圾处理箱、垃圾分类箱等,对橱余垃圾通过有机垃圾处理箱的发酵变为有机肥料.五是环境特色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学校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等节日,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环境教育渗透.六是创办学生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创建占地200多亩的学生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旨在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学生关爱人类、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七是参与社区怎么写作活动.

农村边区小学环境特色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开展环境特色教育的意义

4.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师资是环境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大部分教师局限于本专业内容的框架,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环境特色教育的实施促使教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环境的教学研究工作,从而促进教师向全面专业发展.

4.2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环境特色教育以关心自然和生命、关注环境与社会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体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3有助于提升学校品位: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特色和创新为立足点,其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的国家课程,发挥地方和学校资源的优势与办学的积极性,使多样的知识成为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处于开放、宽松和多样化的环境之中,进而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品位.

4.4有助于增进社区发展: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学校师生,更重要的是社区群众的参与,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评选“环保家庭”、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使环境教育走向社区,改变着农村传统的卫生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