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力三方向

点赞:25326 浏览:118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冷链物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国内冷链市场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未来将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集群化三方面发力.

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二年.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利好政策,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母体的冷链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投资持续关注并进入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等冷链物流业已逐步走上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双轮并驱的快速发展轨道.

冷链物流发力三方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流安全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但是,在整个经济尚未完全走出低迷的大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瓶颈.2013年乃至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需完善,应向以下三个方面主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政策加强引导和冷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业内已可以明显感受到此种形势的加速发展.这种热态在延续到2011年之后有所趋稳,无论是冷链市场投资者还是圈内企业,在对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理智.不过,进入2012年以来,这种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现象又开始出现回热升温的苗头,尤其以冷库建设最热,如表1所示.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中枢,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冷库管理与控制也日趋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过去冷库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现在小城镇也建了不少冷库;过去冷库为国家公建,现在一些私营、集体企业也开始建,并且有小型化的趋势:冷库的隔热材料由软木、稻壳、聚苯乙烯发展为聚氨酯;过去冷库往往建在销地,现在产地也开始建造:装配冷库的快速发展.因为装配式冷库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快,美观卫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总体上,在建库的规格和容量急剧增长上,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可谓遍地开花.

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自2012年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怎么写作体系.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的日益扩大,必将为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急需制订的冷链物流标准,包括冷链物流行业怎么写作标准、冷链物流怎么写作企业准入标准、冷链物流怎么写作企业资质认证和诚信体系标准、冷链物流怎么写作的接收标准、生物制剂、血液制品、高档食品等特殊商品的冷链物流怎么写作标准,以及冷链物流信息怎么写作标准、冷链物流终端产品的接收标准等.

我国目前正在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怎么写作标准等,并制定以GAP(良好农业规范)、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从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同时,农产品冷链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也将得到加强.冷链物流几乎介入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其间涉及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多个部门,所以必须运用专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建立物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档案,科学地整合生产、分销、仓储运输、配送等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由于基础建设条件的限制,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管理也没能形成一体化.

因此,要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实现冷链产品(食品、农产品与医药等)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实时监管,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阻碍,正积极部署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建设.

同时,我国也应尽快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冷藏运输实施全过程控制,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计划和空车调配方案.

未来,随着市场的需求,信息化将更多的应用在冷链物流领域.

向集群化发展

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加速农产品冷链各环节区域化协作、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的市场机制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潮流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需求,也给冷链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将促使中国冷链物流进行从分散走向集中的结构调整,向产业集群模式迈进.

建立全预警机制

通过构建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机制及其系统,以确保政府对农产品的安全控制,达到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并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的目的.通过运用应急管理、预报预警、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建立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系统,以提高农产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效率与效益为主要目标.此外,遵循“农产品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指导下,完善监管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对农产品物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推断、预测,根据风险程度事先发出警报信息,提示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决策者(政府部门)警惕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和应急对策.

推广新技术和管理体系

鼓励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推广利用保鲜、保温技术,促进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怎么写作体系.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发展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及配送.加大对全程进行低温控制的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营造商业气氛,提高公众对冷链物流生鲜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优质生鲜农产品市场销售规模.

鼓励肉类产品、水果和大众消费类水产品发展从屠宰、采摘、捕捞、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物流.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运输,控制生猪的疫病传播,稳定生猪生产.选择部分高价值蔬菜,推广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发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积极发展乳制品、冰淇淋等重点产品冷链物流.

优化区域布局

依托华北、华中、西南等生猪产区,东北、西北、西南等牛羊肉产区,中南、华东、西南等禽肉产区,积极发展肉食产品冷链物流;依托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黄渤海水产品产区,积极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依托新疆香梨、陕西苹果、山东苹果、海南及南方热带水果产区,发展生鲜水果冷链物流:依托山东、河北等蔬菜产区、海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发展生鲜蔬菜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