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学力生成

点赞:22539 浏览:1045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力是一个民族综合素养的核心,因此,学力的养成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学校课程设计的前提.一般来说,学力可以从认知层面、表象方式、学习方式、情意层面来理解.笔者认为,建构学力的价值取向,探究阅读教学在学力的生成方面的有效途径,应是我们自觉的追求.

【关 键 词】阅读教学学力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素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学力观的转变,即从应试性学力观向素养性学力观的转变.素养性学力观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知识,技能,情感、动机、态度.如果我们借助“冰山模型”,可以清楚地说明这种学力观的内涵.如果有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个“冰山一角”可以比作“知识、技能”.而隐藏于冰山之下的占冰山80%-90%的不可见部分却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情感、动机、态度”.因此,我们可以说学力由显性部分与隐性部分组成,显性部分是靠隐性部分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决定个体学力的不是显性部分而是隐性部分.学力的价值与生成应主要体现在隐性部分.

一、建构学力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的自觉

1.学力的生存价值取向.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学习,人类依靠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不断创新,而创新源自学力.现代教育的发展依靠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体现在学生学力的生成.因此,学力在价值取向上具有生存性.阅读教学更是将学生学力的养成作为自觉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把凝聚在知识中的精神成果由观念形态转换为自身的实践力量,即学力时,才能使知识生成价值.如,我们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就应让学生去体味个体生存的艰难,尤其是当我们要想活得有尊严时,我们付出的会很多.如果学生不具备深刻的思考能力、不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就不能感悟出作者笔下人生百态.

阅读教学中的学力生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学力的文化价值取向.现代学力观的核心应该是文化价值观的确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学习的文本许多都是负载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经典.阅读经典作品就是传承经典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种语文即是学习一种文化.《论语》《红楼梦》之于中国文化,莎士比亚戏剧、狄更斯小说之于英国文化,托尔斯泰、普希金作品之于俄罗斯文化,巴尔扎克、雨果之于法国文化.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所形成的学力当然具有文化性.同时,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同样存在许多非经典文化作品.学习这些作品同样有利于学力的文化形态的生成.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社会.另外,语文向生活回归,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兼顾生活,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要能辨别,这体现了学力文化层面的价值取向.

二、探究学力的生成:阅读教学的根本

1.阅读动机与学力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冲破以往传统课堂阅读教学的封闭、僵化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发展,我们必须诱发学生的内驱力.要想诱发学生的内驱力,笔者认为,首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教学,实行“弯腰”教学.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母亲在逛商场时,小孩因走不动就在后面哭,母亲就不耐烦,后来当她蹲下抱小孩时,她发现小孩所看见的全是成人的臀部和大腿.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小孩怎能不哭呢?其次,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要能够体现“高雅”与“通俗”的结合.虽然学习经典,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但是,通俗文化却离学生更近.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引进通俗文化,一方面通过对通俗文化的批判性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通俗文化相对而言兴趣浓厚,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从而提升学力.

2.阅读反思与学力生成.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要不断超越教师的教,从而不断展示学习主体的、内在的创造力;阅读教学要通过学生的反思,追求一种理想的学力.当前的阅读教学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后喻型”文化,因此,阅读教学也就是一种验证式的教学.如学习《孔已己》验证了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戕害.在阅读中又有多少学生能从孔已己自身的角度来反思他的悲剧人生呢?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反思仅限于教师而忽视了学生的反思.同时,反思也不是无边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反对那种一味追求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要培养学生的反批判能力.

3.知识教学与学力生成.语文知识主要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表象知识组成.过去的阅读教学在知识教学上主要集中在陈述性知识上,即说明一个事实、表达一个观点等.其实,阅读教学中知识不应作为一种死的、抽象的规则存在,而是与学生的言语实践、情感体验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知识,而且知识本身是一种内含了文化主体价值判断与文化的言语实践.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进行文化的呼吸运动:以实践方式获得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表象知识.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人在语言的世界里获得学力提升的过程.

总之,学生学力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学生的学力有待今后更持久的探索,因为,学力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追求,是民族生存的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