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点赞:5616 浏览:201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已有“经历”,在快乐的氛围中充分“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一、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习数学知识,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决定了在数学学习中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经验,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

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经历数学技能形成的过程

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习惯和态度等基础上展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学习潜能、促使其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学习者良好的数学素养(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的丰富的数学经历.要使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素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不断的亲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的学习经历不断得到丰富时,他们才有可能正真建立起自己的良好数学素养,数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遵循着“懂→用→熟→巧”的进程.

三、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做数学”不仅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应当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每一次数学学习活动,都应当是丰富学生“做数学”的一次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中学会分析、掌握方法.随着学生“做数学”的经历不断积累丰富,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也将会不断提升到一个个新的高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经历数学能力应用的过程

学以致用,学习数学主要目的便在于应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里所指的“有价值的数学”指的是有现实意义的、真正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数学学习不但要让学习者掌握“有价值的数学”,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习者具有强烈的“用数学”的意识――勤于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乐于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善于用数学的手段去改造世界、美化生活.学习者这种强烈的“用数学”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正是在一次次“用数学”的经历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总之,数学学习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