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法律的道德理念作用

点赞:10548 浏览:450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古以来,法律都维护优良的道德,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出发,简要阐述法律的道德理念法律化作用.

【关 键 词】法律;法律化;道德法律化;道德理念

一、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在法律未成形之前,规范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社会道德,法律出现后,两者共同成为调节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在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功能上,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法律与道德在调节社会矛盾、维持国家长治久安上更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关于道德的规定,从汉始就有文载记录,如最早的文献资料《春秋》一书中,“微言大义”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长期被看作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我国古代很多司法官员在决狱时实行的是“原心定罪”原则,儒家思想在古代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古代的司法审判制度肯定也会受其影响.例如在判断犯罪人的主观动机时,如果其犯罪动机符合儒家的“忠”、“孝”精神,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使用行政权力给予减轻处罚甚至完全赦免.反之,如果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了儒家所倡导的精神,即便是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法官可以认定犯罪给予严惩.

与此同时,古代西方的思想家对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就认为,法律作为一种公共的行为规范就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则,法律在人类社会中代表着公道和正义,社会中人的行为在不受自我约束时,就需要靠这种外行为规则来调整约束,以维持法律的正义和社会的公道.西方当代法学家凯尔森则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作为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法律和道德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被区分开.

道德与法律都关乎人性,道德是人性在法的精神中的体现,在漫长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成为永恒话题.法律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调整的,而道德对法的渗透使得法得以永恒化.自然法告诉我们,法律中包含着道德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道德与法律看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承认二者同时存在才是真实的,道德与法律缺少任何一方面,都同样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简析法律的道德理念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法律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道德理念法律化的体现

(一)道德理念法律化的界定

对于道德法律化的基本界定,法理学界一直没有统一认识,理论界百家争鸣,各说各话,甚至对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也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对于道德法律化的认识,我们究竟应该把它看作是道德的简单法律过渡,还是把它看作是对于道德存在价值的否定呢?道德法律化在处理具体的社会关系能否达到其所标榜的那样?关于这些疑问,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得出以下结论:道德法律化是道德发展的一种潜在修复机制,是有限道德的法律转化,通过外部强力控制以修复有限道德失范所造成的价值观损失.

(二)道德理念法律化的体现

在立法环节,可以根据一些示范性的道德理念制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即通过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举例来说,我国为净化官场和社会风气,进一步预防和败,制定出台了《败法》,将道德层面具备高示范性误导的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最近的雷政富案件的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跟进,舆论施加压力,纪检部门介入,腐败官员落马,腐败官员落马可以大快人心,使社会不良风气得到进一步遏制.

三、道德理念对立法层面的作用

立法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权益的配置过程,可以说,道德的立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源泉,它要求无论是立法的目的还是立法的结果,均要以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以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和制度为价值取向.即法律一定要以一般人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为标准,否则法律便难以实施.也就是说,法律所内秉的道德理念不能过高,通过法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施以影响.

一是通过法律化的手段来明确边缘性的道德理念与法律之间的分歧.边缘化道德理念法律化,就是把道德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法制化建设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添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促进行政道德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宏观上看,对行政道德与法律间的关系的区分以及进一步发挥两者在实际中的互补作用至关重要.

二是法律道德理念对立法的渗透作用.道德原则渗入法律,形成法律的内在道德.一项法律的出台,在立法环节应该坚持正义观念、公共利益和其它道德基本原则,吸取道德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原则,既要对社会倡导的主体道德行为、现阶段容许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罚的非道德行为做分层次规定,也要对非规范行为设定惩罚性措施,并且明确贯彻执行该项法律的执法机构.


三是法律在培养人们的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理念默认为道德规范后,立法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补充.如新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在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中,又进一步落实了总则的精神.如新婚姻法第32条明确将“包二奶”行为作为配偶一方诉请离婚的法定理由;再如新婚姻法第46条明确规定“包二奶”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是在法律的价值追求上道德理念体现正义,公平,自由的观念.法律体现一定的道德性,但法律不能成为道德的附庸,从属于道德,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因此,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生活规范的最低限,不宜过于细化;如,将“包二奶”问题用详尽的法律条文固定下来也是不现实的.新婚姻法规定了重婚可以自诉,可以公诉,使得涉嫌构成重婚的“包二奶”问题的受害人可以向机关请求立案侦查,避免受害人个人查证困难而使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

四、结语

社会是一个系统,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一个部分都无法单独实现自身的功能,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持.人为制定的法律和社会自发形成的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将道德理念与法律规范进一步结合更有助于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