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

点赞:18568 浏览:83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导言: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批合格的教师队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体制转型期,从原来单一化办园体制向多元化体制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培养师资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下文就以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为例,看看他们的师资培养方式,从而给我们以借鉴.

1848年,法国将一年前由民间创办的托儿所教员培训机构“学习之家”改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升格为国立学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1886年,法国政府规定,母育学校的教师与小学教师是同级教学人员,均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二战之后,法国母育学校教师的培育机制经过了多次改革.1969年起,培育母育学校教师的师范学校,其招生对象由过去的初中毕业生改为高中毕业生,进行两年的职业培训.1977年再次改革,将培育的学制延长为四年,其中二分之一的学业要在大学完成,毕业生须通过大学和师范学校的双重考试.1986年,法国教育部出台了师范学校招生的新规定,把师范学校培训工作的性质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两年,师范学校招生的对象是至少受过两年高等教育的学生,再经过两年的师范职业培训.也就是说,母育学校的教师起码要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才有资格担任.1990年,法国政府决定逐步由大学的师范学院代替师范学校来培养母育学校的师资.

法国师范学院的学生一入校就是国家公务员,并且带薪学习,这是各国绝无仅有的,但必须签订为国家怎么写作8年的合同.毕业时,根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分派到学校中.

法国母育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使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并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第二,使学生掌握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的知识,以及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运作的知识;第三,培养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法国对母育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也相当重视.法国教育部规定:每个初等教育教师(包括母育学校教师),从工作第五年起至退休前五年止,有权带薪接受累计一学年的继续教育.目的是提高教学能力,更新知识,了解当前与教育相关的各种理论、观念的发展状况.

在德国,小学老师要求在大学学习6学期以上,而幼儿园老师则主要由社会教育专科学校培养.这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例如慕尼黑市立社会教育专科学院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学生,进行五年的培养,然后才有资格进入幼儿园工作.这五年的培养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二年,主要是去幼儿园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对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对幼儿园的各个工作环节全面了解.期间每月必须回到学校,上一次理论课,实习结束要进行一次考试.第二阶段为第三、四年,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去幼儿园实习一次.第三阶段为第五年,主要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每二周回学校接受一次专业指导.这五年的学习时间,一半以上是在幼儿园实践,取得相当于大专的文凭,其学历层次并不高.毕业时,要进行一项国家考试,即由州有关部门和学校共同组织毕业考试,包括笔试、口试及教学法应用等内容.

德国的大学也承担很小部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入学条件与社会教育学校基本相同,但是,学习的课程注重理论,学术性较强,毕业后主要充实到规模较大的幼儿园担任领导工作.培养幼儿师资的学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和教会办的,这些师范学校为幼儿教师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还有宗教神学、哲学、法学、学、社会学等.

德国教育界认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知识会不断地更新,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所以,无论是园长、教师,还是保育员,都要参加职后培训,不断进修提升自我.而且,学前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为女性,怀孕、哺乳、养育小孩期间就会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再上岗时,进行职后培训更为必要.培训的形式,有园长、教师、保育员分类培训;有脱产的,也有不脱产的.培训的内容大都是主题式的,围绕实用的、热点的问题组织专家讲解、咨询和学员间的交流.例如,移民集中区域多元文化背景下孩子的教育、幼儿受到性骚扰怎么办、如何调查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些都是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常常要碰到,又不容易处理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实实在在地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

中外学前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形式.幼儿园是根据《学校教育法》而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以对幼儿进行教育为目的,偏重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保育所是根据《儿童福利法》而设立的一种福利设施,归厚生省管辖,以对“缺乏保育条件的儿童”进行保育(这里的保育包括教育事项在内,教育与保育是不可分的)为目的,偏重保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幼儿园、保育所及其他儿童保护机构担任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女性统称为“保姆”.二战后,幼儿园作为正式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教员的称呼也由战前的保姆改为同中小学教员一样的教谕和助教谕;保育所中婴幼儿的护理者和教育者被称为保姆,指对婴幼儿实施保教并举的教养员.

在日本,国家规定成为教师都要获得资格证,国家认可的两年制大学毕业生可获得二级许可证,四年制大学毕业生可获得一级许可证,获得硕士文凭的则可以得到专修许可证.只有获得二级许可证以上者才可以到早期教育机构或小学低年级任教.日本幼儿园教员的培养,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员取得资格证书的过程.证书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文部大臣认定的培训机构,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就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另一种途径是在职教育,即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若干年后,通过进修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后,授予高一级的资格证书.新修订的法规中增加了包括幼儿指导、特别活动、教育实习等内容的学分和时间,以提高幼儿园教员的实际指导能力.

1948年公布的《儿童福利法施行规则》中,就保姆培养机构的招生对象、应修科目、学分数,以及保姆考试的应试资格、考试科目等做了具体规定.招生对象规定为高中毕业生以及文部大臣所认定的相当于高中学历者.保姆学习年限为两年以上,并需按厚生大臣所规定的方法去学习规定的科目和学分数.教育科目包括一般教育科目和专门教育科目.一般教育科目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个领域,专门科目包括福利、教育、保育、心理、保健、技能等相关知识.在美国,教师资格证书是一个人具备从事教师工作的资格证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美国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对于一个幼儿园教师来说,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幼教执照――教师资格证――初级资格证――中级资格证――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

具有幼教执照的新教师参加州或学区的新教师培训,达到INGASC所制定的标准后,再经过州一级评估体系的课堂评价,合格即可获得由INGASC颁发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幼教行业内部对幼教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初步认证,由专业团体颁发且各州承认,但也不具备终生性,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教师资格证要在一定时限(3~5年)后再次接受评估或更新.

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经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习,逐步取得初级、高级资格后,可以向NBPTS提出申请,由NBPTS采用个人教学档案袋评价方式,在其教学评估中心对申请者连续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表现进行考察与评定,对最终认定达标者,NBPTS会颁发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这是美国幼儿教师的最高资质,所有州均予以承认,但评价非常严格.

美国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比较重视普通知识、教育专业与技能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近年来,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使美国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强调知识掌握以及学习成果的内部评价(themodelofinput),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实践表现与理论运用,以及强调学生与儿童相互交往、个性化指导的外部评价(themodelofoute).

美国学前教育都由各州分权管理,因此各州在制定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州要求教师入职时需持正式高校文凭,但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且幼教人员缺乏的州,则准许高中毕业生通过培训学习并取得承认后进入幼儿教师行业.考虑到地区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目前,我国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中专层次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主要有二种类型.第一种是中职三年制,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第二种是中师三年制,由幼儿师范学校或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这两种类型,都是招收初中毕业生,读三年书,完成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取得幼儿教育专业的书(中专).

2.大专层次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3+2;第二种是五年一贯制;第三种是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

3.本科层次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种3+4;第二种专升本;第三种3+2+2;第四种5+2;第五种2+4;第六种全日制普通四年本科.

4.研究生层次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二种类型.

1.对师范生的优惠待遇,法国的政策让人羡慕.

在法国,师范生一入学即为公务员,上学可以领工资,这样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准教师的队伍中,保证教师这一群体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我国在80年代以前,师范生也是免学费,而且还可以享受一定的伙食补贴.后来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师范生的这些优惠政策取消.2007年起,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招收,这是一个可喜政策,为优质的人才进入师范院校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毕竟其适用范围太窄,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学前师资就更少了.

2.法国的教师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从理论上讲,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实际上,幼儿园教师的收入远远不如公务员,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的收入更不能与公务员相比.如果将公办教师的编制列入公务员体系,那么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能彻底解决,所有幼儿园教师的收入能稳步提高,社会地位不断上升,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幼儿教育行列,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也会大大提高.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学历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法国和德国都非常重视,而且均有具体的规定.

尤其是德国的职后培训,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培训讲求实效,围绕着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研讨,让专家来回答.通过培训让幼儿教育能获得实质性的收益,回去后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已经全面铺开,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面.各省都有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为教师培训提供怎么写作.但这些培训往往是请行业内的专家来作理论讲座,重视理论上提高,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很多授课的内容脱离了幼儿园的实际,不能解决幼儿教育的实际问题.这一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4.日本保育所的保姆与我国幼儿园的保育员、育婴员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工作的内容对象和性质,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日本保姆的入职起点是相当于高中毕业,经过两年的学习,完成规定的学科和技能,考试合格才能获得资格证书.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2年颁布并实施的《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保育员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基本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并出台的《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育婴员分为育婴员、育婴师、高级育婴师三个等级,报名资格是初中毕业学历.保育员、育婴员的培养在国内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规定了一定的学时(最多为160学时),各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资格进行培训与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证书.但是,保育员、育婴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没有具体的规定.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许多地方搞个短期培训就上岗了,还有不少地方以育婴员的考试替代了保育员的考试,或以保育员的考试替代了育婴员的考试,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5.美国有严格系统的幼儿园教师晋级制度,通过各种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达成相应的目标,来保证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质量,从整体上提升学前师资的质量.

但是也考虑到地区的差距,州际间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对一些经济发达的州,要求教师入职时需持高校文凭.但对经济相对落后且幼教人员缺乏的州,则准许高中毕业生通过培训后即可进入幼儿教师行业,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差距明显.沿海省市与内地省市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平衡.表现在教育上的落差也很大,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投入,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区别对待.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对幼儿教师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学历的要求基本达到专科,有些要达到本科,这是总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短时期内要大幅度地普及学前教育,必然需要大批幼儿教师,短期内无法全部满足幼儿园对师资的需求,特别是农村、边远的山区,经济欠发达,教师待遇偏低,本科生、大专生久留不住,可以采取权宜之计,在部分地区,阶段性地保留三年制幼儿师范的教育,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培养一批年轻的幼儿教师.让农民的子女在自己的家乡能享受真正的幼儿教育,切实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真正地造福于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