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现状改革

点赞:4430 浏览:164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简述了以美国为例的国外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其问题对特殊教育提出改革建议.指出应该坚持引进吸收、坚持应用现代化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要研究和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秀的东西.

【关 键 词】特殊教育基本状况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但是,当普通教育界对教育教学质量疯狂追逐时,我国特殊教育界始终保持着相对低调而冷静的姿态.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障儿童重要集中在不重视教育理念的残偏远地区或城镇下属的乡镇小村;其二,由于我国特定的环境因素,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等原因,使得特殊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普通教育.

1.美国特殊教育的基本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以个别化教育方案为核心,实施个别化教学,力争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个别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代美国特殊教育学校较为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个别化教育它是在面向学校、班级或小组学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安排“调节目标、内容、资源、方法、时间和管理等因素,以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以帕金斯盲校为例,他们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学业目标,帕金斯盲校以《马萨诸塞州课程框架大纲》为基础,进行了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程结构上,课程共分四大模块:文化课科目、职业课科目、补偿课科目和康复治疗课目.[1]

教学组织形式上,帕金斯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校不再为学生按年级分班或分配固定的教室进行授课教学,而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各自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为每个学生安排了不同的课程表.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独立的课表按时到老师的办公室上课.教师的办公室也是教室.丰富的教具、学具和辅助技术也使得教育活动为美国个别化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进一步提高了个别化教学水平.[2]

2.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状况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特殊教育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除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和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外,全国县市以上基本都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许多省高校成立了特殊教育学院和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从新中国初期到二十世纪80年代,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1985年,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采取了在普通学校中设置特殊教育班的形式,后来演化为“随班就读”形式.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也出现了大量随班就读形式,解决了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造成的残障儿童求学困难.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齐齐哈尔召开的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南通代表就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免费教育问题做出了重要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3].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多种办学形式.

但目前我国对于特殊儿童的职业教育发展仍不成熟,多数儿童在初中之后便离开学校,由于与他人沟通上的困难,特殊职业教育的缺乏,导致他们的就业仍有很大的困难,社会对于特殊人群的接纳程度还有待提高.全社会关注参与特殊教育工作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因为特殊教育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它是该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保健、康复、社会保障、福利等水平的窗口,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得不正视他们、关注他们.但特殊教育方法结构却令人担忧,且有相对滞后现象,将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进步.[4][5]所以,特殊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特殊教育改革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要广开言路,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并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坚持引进吸收、坚持应用现代化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秀的东西.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指导课程改革,敢于借鉴国内外好的东西.不这样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我们自己长期实践和优秀的东西,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不这样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地修改一下课程要求,编几套教材,也决不是简单地增补添加一点时髦的内容.要认真思考一下: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要有哪些内容?适应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方法主要有什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法融入我们的课程,怎样才能真正应用到课堂?长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积累的最宝贵的东西有哪些,怎样在新的课程中突出地反映出来?


第二,既要研究和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又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点,适应特殊教育的需要.要对不同残疾类别的课程教材与基础教育普通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大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集中了我国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专家,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成果,如何科学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来,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专家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主要成果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倡导的是什么,正在努力纠正的又是什么?要下功夫研究和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教养培训和课改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成果.如果不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关起门来就特教搞特教,仅仅凭经验办事是不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去认真研究特殊教育的教材怎样与普通基础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做到既保持特殊教育的特点,又充分应用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当然,机械地照抄也是不行的.

第三,要积极研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新世纪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需要认真研究一下能够应用于不同残疾类型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有哪些,最新成果有哪些,其中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遍推广应用的又有哪些,效果普遍比较好的是什么?新课程内容如何适应?例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渠道、学生与教师教的关系,还是从教育教学组织、评价、管理等等方面,都作为一种原动力给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使信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何充分发挥其潜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