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

点赞:11961 浏览:546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小学体育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小学生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1.专业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一般素质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中最早期的影响,体育教师受专业的熏陶,形成了体育教师特有的专业气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如何看待体育课.

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教师良好的运动能力是指教师正确、优美、轻松和熟练的示范动作,以及良好的运动成绩.首先以跑步为例,教师即使示范一个简单的“起跑”动作,只要动作协调、流畅,给人以一种美感,学生都会十分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就会十分认真,且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教师要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吸引每一个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

2.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生动而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如在投掷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比赛射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的远,学生都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投掷训练.通过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使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我还经常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练跳绳,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再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由一个滚动练习的游戏开始,首先让学生认识正确动作的重要性,然后进入学习部分,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游戏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就激发了.

在体育课程中我还经常采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100米跑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得第一的小组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这样就把学生就对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很多不擅长跑步的学生也都鼓足了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小组争光.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产生愉悦心理,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到知识之乐,身心都得到锻炼.

3.教学方法要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死板、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突出表现为喜欢上体育课的小学生正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因而,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3.1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手段.


3.1.1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

3.1.2运用图画显示创设情境:即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用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环境氛围,以及在场地上描画“河沟”、“鱼塘”等.

3.1.3运用歌谣口诀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口诀,使朗诵与意念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

3.1.4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景: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如:象行、马奔、兔跳、鸟飞,以及人物的举止形态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如:学习立定跳远,采用“袋鼠跳”的形式,突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协调用力的动作特点.

3.1.5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和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有条件时常常观看技术电影及录相,分析动作要领,观后使学生直接感受技术要点.

3.1.6运用大自然中的景象创设情境:创设一个在大自然中娱乐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学习短跑时,创设“穿过小树林”的情境.

3.2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运用的时机.

3.2.1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极善形象思维,他们见到某种事物,便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思维――动作融为一体,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锻炼,以无声模仿操为主,如:教师根据季节变化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为线索开展活动.如:“找春天”就是在教师语言启发下,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动作.准备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说“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学生可做伸展运动,也可做提踵练习;“春天来了,桃花悄悄开了”,学生可做蹲起斜上举动作,也可三、五人拉手成圆形,表示桃花开;“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