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文学的冷

点赞:2542 浏览:79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从最初的难登大雅之堂到今日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我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值得肯定.但越来越热的网络文学研究,其内部隐藏着毁灭自身的巨大危机.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无深度、脱离阅读实践、批评的失语状态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网络文学研究的继续发展,需要我们严肃对待并加以解决.


关 键 词:网络文学危机冷思考

自从1998年3月台湾作家蔡智恒发表了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样态.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术界开始把目光投入到了这一新的文学活动领域,出现了一批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乃至专著.这一现象昭示着我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对于发展新的文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伴随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逐步进入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但是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危机,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

一、网络文学研究没有理论深度

理论的哲理深度是理论生命力之所在.网络文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寻找文学理论背后更深的哲理支撑.我们知道,网络文学出现依托的是数字技术,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激发网络文学的新变化.从BBS到文学网站继而到博客到微博等等,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对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数字技术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对网络文学的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所以,首先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在现代性视域下进行,不能仅仅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网络中”或“网上”的文学活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停留在网络文学本身去谈网络文学,视野狭窄,没有高屋建瓴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核心实质.他们的讨论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有理论深度,没有深入到审美现代性这一网络文学的理论核心[1].

其次,正如李立在分析农民工文学时所指出的:“当代作家描述农民工群体区隔、流动、错位乃至异化的空间境遇,并不局限于某种形式化的艺术表征与再现,也不单纯停留于某种道德层面的批判,而是将这种描述上升为一种强调介入社会、改变现实的主体实践”[2],对网络文学价值的挖掘也需要进入主体实践层面来进行.

二、网络文学研究脱离阅读实践

很多网络文学的研究者(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进行过“网络阅读”.他们往往只是阅读某些已经出版了的、纸质的网络原创作品,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被出版商看中并且出版的某些作品,能代表网络文学作品吗?显而易见,出版商出版是为了有利可图,他们的选择是市场化的选择,而非从文学本身视野进行的选择.而批评者又使用与传统纸质文学一样的批评标准,这就造成了网络小说的“原罪”.

第二、在线阅读和纸质化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电脑屏幕界面和纸质界面又有什么差异呢?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正是一些网络文学批评者所忽略的.其中原因在于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偏见.

三、网络文学批评脱离作品实际

第一、首先是批评界对网络优秀作品的关注较少.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学作品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加,但是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国内有影响的权威与核心批评刊物上几乎看不到对网络作品的评论文章.这种批评的失语状态不仅暴露了网络批评理论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导致网络文学创作没有理论引导而日益陷入低品位审美状态.

第二、批评者脱离作品实际.他们根据一般的纸质作品的审美法则对网络作品进行评判,无法欣赏到网络作品特有的美感,所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自然就无生气可言.

四、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从创作、接受还是传播模式,我们都能发现它们的差异.但是一些研究者只注意到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没有注意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是应该是那个理想的“文学”的表达,都应该具有文学固有的审美性.由于夸大了技术造成的网络文学的特殊性,他们忽视了网络文学作品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传统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极少注意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这一事实.

由于以上原因,网络文学研究的合法性本身甚至受到了质疑[3].我认为,要使网络文学理论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解释和指导网络文学创作,成为新的网络时代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学理论,需要我们在广义的“文学”的视域下,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确立平等和体验的研究方式,这样才能推动网络文学研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