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

点赞:3904 浏览:134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鲁迅是中国“五四”时期最伟大、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属性,加上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一直灌有深刻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的称号,而忽视了其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人文主义思想.笔者通过多年的研读以及资料查阅,深刻领会到鲁迅文学作品独树一帜的审美特性,饱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本文就是从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审美角度着手,力图给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鲁迅文学作品审美分析

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审美的价值.作家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故事环境的描写等,寄托出自己独特的美学态度与理想追求.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是不一样的.例如赵树理的“山药蛋派”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对现实的正面描述与歌颂,表达作者对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而还有一些作家则是另辟蹊径,他们通过对现实的丑的揭露,对人性的批判,通过“审丑”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如鲁迅、李宝嘉、果戈理等,这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先生思想深刻,言辞犀利,善于挖掘人性的“阴暗面”、社会的黑暗面,“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下面笔者就结合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审美分析.

一、鲁迅文学潜在的审美特性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黑暗,人民麻木,鲁迅先生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是具有批判性的.先生心怀民生,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可奈何却又不甘于现状,屡屡大声的“呐喊”,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徨”,在“傍徨”中探索前行.一直以来,鲁迅先生都被看做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愚昧落后的代表,同时也是揭露愚昧最深刻,同封建专制做斗争最全面、最持久的一位作家.其小说《伤逝》《祝福》《故乡》等作品中就深刻批判和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倾向也格外醒目.《故乡》是先生较为喜欢的一篇文章.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上,作品浓厚的乡土气息与饱满的故乡情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的脑海里.犹记得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多么真实、自然、温馨、惬意的乡村晚景!从先生对儿时故乡的优美图景和幼时玩伴闰土的形象塑造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先生心中对家乡、对伙伴、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和怀念,无一处无不闪烁着对美的渴望.先生作品中的“美”正是通过对比,通过对亲眼所见到的故乡的“破败”与作者脑海中故乡的美好记忆的对比与反衬,来传递先生深沉的审美视野与理想.

鲁迅是思想者,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的态度都是通过对其的冷峻剖析,通过内敛审美情感、隐蔽审美情趣而进行传递,表现出外冷内热的情感,而这正恰恰说明他深深热爱着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

二、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反向性分析

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创作于1918年至1922年间的《呐喊》,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通过揭示复杂的社会矛盾,批判了旧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黑暗和腐朽.通过批判与否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革的追求.正如先生自己所表达的那样,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而真正实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表现作家的审美精神.

孔乙已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深受封建礼教及封建科举的荼毒,麻木、迂腐,通身透着文人的穷酸气,是个深受旧社会摧残的可笑、可恨又可怜的滑稽形象.但我们发现先生对孔乙己表现出更多的则是同情和怜悯,是对社会的批判,是对腐朽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践踏、蹂躏和摧残地强烈控诉,是对人的尊严、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的郑重维护、追求和肯定.

《傍徨》中的阿Q更是这一思想的强烈体现.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却对他表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阿Q是一个由于黑暗社会造成的可怜者的形象.他是一个自欺欺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中的人.先生通过对这么一个人物的否定,另辟蹊径地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先生作品的审美反向性成了他作品的独特性.他不是按部就班的来进行审美塑造,而是通过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从反方向上体现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

三、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

除此之外,先生作品的美,不侧重于其形式(画面的优美、语言的华美),而在乎其内容与思想.作者往往把对“美”的追求放在作品人们对社会对思想的认知层面.也就是说,无论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还是对待读者乃至于对待自己,他都渴望人们对于他们的解读是基于对社会、事物的深度理解和探寻上,而并非表面的暂时的解困.而这才是真正对美满、幸福生活和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鲁迅作品的审美情感的深刻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伤逝》中,对子君和涓生这对毅然从封建礼教家庭中走出来,走向自由恋爱生活的年青人,文章并没有给予十足的肯定,甚至还有更多的疑虑.在先生看来,冲出封建家庭只是迈向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结局,盲从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先生正是通过对子君悲剧命运的呈现,来引发世人的冷静思维和深刻反省.美好自由的新生活从来不是简单能获得的.先生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先生对养育他的祖国的深厚情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渴望她更强、更美,才为她深深地思虑和担忧.一个光明、美好、和谐、强大的国家正是在无数个像鲁迅这样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儿女的缔造中诞生出来的.这样的作品还不够美吗!


四、结束语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具有伟大的审美价值与深刻的审美意义.如果我们单单从其文章的思想性与革命性方向来解读他的作品,显然是对他的误读,也有损于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他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情感,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奉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