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学方法的与

点赞:2623 浏览:66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三年的美好时光.作为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我确实感悟颇深:付出的努力使学生们学会了自主阅读和创意写作,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了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扩大了文化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孩子们进入高阶段的学习或步入社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文知识.回顾教学生涯,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并得到收益?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加强情感沟通,创造和谐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三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沟通.从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以理解、信任为基础,以沟通思想为桥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要求,个性特征,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等以客观科学为原则,及时对他们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当然也要公正地找出差距,提出希望,经常与学生交换看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绪反映,定期与学生交心谈心,多多听取学生们的建议,师生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生活离不开语文,只要用心感受,语文无处不在.总之,语文与生活同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铺路石,语文是敲门砖.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将身边一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使师生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因为情感是沟通的媒介,是达成共识的基础,在正确的情感教育中树立教师的权威,从而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浓厚兴趣,从而学习劲头更足,情感更高,课堂回答更活跃.通过长期的尝试,我所教的班级历年中考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中考我班78人参考,平均分达到107.5分(总分120分).

2.渗透设疑提问,唤起积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弄清知识源头十分重要.思维中,确实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还问砂锅在哪里”的方法.追根寻源,向来是中外名人求得学问的好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求知就会应时而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常常是在对疑惑的探索和彻悟带来的快感中培养起来的,有了疑,就有了思考的源.我在教学中注重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理解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摸透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经常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我在讲解《诗词六首》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七个问题:一是《诗词六首》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二是《诗词六首》的艺术特色有哪些?三是《诗词六首》的思想内容涉及哪些题材?四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编入《东坡乐府》有何联系?五是《诗词六首》的作者是一群什么人?六是《诗词六首》对后世创作有何影响?七是《诗词六首》有何现实意义?给学生提出这一系列的疑问,也就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我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随着一个个疑团的消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解惑,还要找疑设问,这样才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初三语文教学方法的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当然在课堂设疑提问时要注意通过设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要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全面发展.

3.结合教学实践,活跃学习气氛,加强能力培养

作为初三的语文教学,课时少,文章多,任务重,讲一篇课文如果面面讲到,什么都讲,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讲得不深不透,使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这显然是徒劳无功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宏观上加以控制,必须围绕教学大纲要求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这一主轴进行教学,做到有舍有取.舍者,舍其不得不舍之处,取者,取其有利于实践、有利于应用的方面.有得必有失,只有得失相宜,才能突出实践性教学,才能凸显初三语文教学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的课程设置标准完成教学计划,同时经常选择一些重要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中勤于动手动脑,我在选讲《善待家园》时,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了解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有哪些变化.如今年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等等都是学生既感兴趣又与其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观察、了解,最终会懂得“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因此,加强语文实践性教学,必须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与社会上人们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又能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