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点赞:10074 浏览:432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中学生大考前的心里健康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 键 词中学生;考前;心里健康;案例分析

中学生面对大考,尤其是高考或中考,总会有不少的考生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异常症状.心理异常轻者影响答题准确率,重者会导致心理崩溃而无法正常参考.基于此,调节考前心理是极其必要的.


一、考前焦虑不安

症候群:

进入毕业班的学生,一次一次的练习,一次一次的考试,一次一次的排名,使学生面临疲惫,烦燥,紧张和多种压力,再加上学生的求胜心切,焦虑自然产生.

症结剖析:

(一)伙伴竞争过激型.看到别人学习着急,恐怕超越自己,越是这样想,越觉得自己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有所欠缺,自信心减弱,自卑作祟,整天焦虑不安.

(二)家庭压力型.进入毕业班后家长不能对学生进行辅导,就一味地施加压力,进行各方面的限制,使自己的孩子脱离自由,完全在束缚下生活,而且父母定的目标又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超之则焦虑.

(三)自我控制能力弱型.突发事件引起心理起伏不定,任何事件不能冷静处理,经常被一些琐碎小事困扰而引起的焦虑.

减压对策:

(1)少攀比.对于伙伴的学习成绩不要过于在意,尤其是看到伙伴比自己强时,千万不要把这种差距放大.应当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与同学的差距.如果自己比别人强,不要骄傲,反之,如果自己比别人差就暗自努力追赶.少想多做是比较现实的.

(2)对于来自家庭的压力,建议考生应和家长沟通,或者让家长与老师沟通.此时老师应提示家长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压力,尤其是不能给孩子过高的要求.这就首先要求家长要消除紧张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管孩子在模拟考试中的成绩如何,教育他胜不骄、败不馁,不能在责备孩子,以免给孩子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

(3)考生自己要排除外界的干扰,相信自己的水平和实力,同时又要树立心中的大学目标,胆大心细、从容不迫.在临考前的十几天,是考生心情最不稳定的时候,此时考生应放弃与同学间的竞争思想、放弃名次观念.特别是学校停课后,考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此时如果感到不想复习,不妨松弛一下,精神得到放松,水平更容易发挥.

二、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症候群:

临考前的学生都要面临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而这个时刻又是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刻.为了在考试的独木桥上挤过去,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耗费着大量精力,也有许多同学会把自己搞得昏昏沉沉,倍感精力不足.殊不知,这样的紧张战术对于应付大考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劳逸结合,调整身心才是知识与成绩达到完美结合的关键.

症结剖析:

从校方来说,压榨式教学是当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几乎所有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学校对这些学生往往“特殊照顾”,几乎把一天24小时都为学生安排上了任务.从早上睁眼开始,早自习、早读、课堂训练、课下训练等,紧紧围绕着每个考生.与其说有作息时间不如说没有,因为高三学生着不多只“作”不“息”.从学生自身来说,来自于各方的压力使他们很难踏实的学好某一门功课.比如正在学着数学,而心里可能会想着英语单词还没背过.这样无法静心的学习,其学习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减压对策:

首先,调整作息时间,使之具有规律性.

在大考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适应学校的作息制度.当然,学习习惯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于早起,因为他们觉得早晨学习效果好;有的人习惯于晚睡,他们认为晚上学习效果好.我个人以为,早晨是人们一天中最清醒、最活跃的时段,这也是我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早晨醒来,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此时的记忆力也是最好的.然而,“打夜战”的同学就不行了,本来已经紧张了一整天了,到了本该困乏的时候,还在继续透支自己的精神和体力,其学习效率又怎能提高呢?其实,学校的作息制度都是比较科学的,同学们应当尽量去适应它,最终形成一种规律.

其次,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

在大考前,有不少人因为考前焦虑而不能静下心来复习.笔者做过调查,有的同学在学习这一科的同时,心里总是想着另一门,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都学会.总怕自己哪一科会考砸.结果呢?什么都学不好,因为用心不专.对于学生来说,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的盲目学习效果好得多.至少我们有了计划,就相当于有了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短时间的小目标,也可是长时间的一个大目标.简单的说就是要制定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包括周计划和每天的具体计划,甚至应该具体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应该干什么.确实,每一门功课都该学,每一科作业都该做,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要我们认准一天或一节课要做哪些事,就一门心思的去做,不要想其它,这样才能学得踏实,记得牢固.同时,能一门心思的按计划复习,自然就不想其它的事了,而此前的焦虑心态也会得到缓解.所以,结合合理的作息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是培养健康身心,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三、考前悲观,不振作

症候群:

在大考前,有不少同学总会为自己做“最坏的打算”.在学习不能集中时,他们会随意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些不理想的设计.比如想象着考试严重失利,考一个极糟的分数,然后随着这个思路继续瞎想.从报考志愿的艰难,到升学的困扰,总觉得自己将难过万重山.在这种悲观情绪笼罩下,学习劲头无法振作起来.

症结剖析:

悲观的情绪来自于扭曲的心理态度.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毛病,总是首先为自己做最坏的打算.这种不切实际的瞎想将会使本来紧张的焦虑心理更加严重.青少年时期正是思想活跃的阶段,这个阶段极容易陷入想象或联想,甚至是空想.空想过后,悲观情绪自然袭来,于是乎,我们便不能再静下心来踏实复习.减压对策:

首先,不要让悲观围绕自己,应当适时“”.

在大考前,由于学习压力太大,有些同学常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于是,他们整天闷闷不乐,让悲观笼罩自己,对于学习总是静不下心来.即使是在老师讲课时,也会有这样那个的想法出现在脑海中,精力不能集中,一个个“悲惨结局”接连在大脑中显现.其实,这种悲观情绪更容易让我们难以静心学习,相反,它会让我们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在忧虑中度过,焦虑情绪自然也会加强.因此,克服悲观情绪是缓解焦虑的基础.

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一半多的同学有或轻或重的上课现象,大考前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也就是说,面对大考,完全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的同学只是少数.那么,同学们在时净想些什么呢?根据调查,笔者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总得来说,多数人考虑的都是自己的未来.也就是给自己的未来勾画一个“蓝图”,这个“蓝图”也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想得比较悲观.他们天天担心考试时发挥失常,然后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相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却常常“想美事”,他们总是想着临考时突然超常发挥,进而幸运的步入理想的大学.虽然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都不现实,但是,在缓解考前焦虑方面,“想美事”比想坏事更实用些.这一点事实也可证明,那些成绩差的,整天“”的同学他们的确考试压力比较小,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考前焦虑症.基于此,笔者奉劝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千万不要天天让坏事侵染头脑,因为那样会使本来就焦虑的心态更加严重,相反,我们也想一些“美事”,就相当于自我安慰了,这样急躁、焦虑的心态也会趋于平和.

其次,让大脑展开想象翅膀的同时,不要忘记回归现实.

如果我们长时间的复习、练习,大脑就会疲劳,而适时以想象的方式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样可的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思收不回来,学习的时间也就无法保障.因此,当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大脑进行放松时,也要学会理性回归现实.我们要杜绝把未来想象成黑色的,但是,当我们在想象着未来多么美好时,也不要忘了回到现实中来.因为同学们一旦开始,就往往难以收住自己的心,此时的“美事”会战胜我们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时间就不能保证了.我们“”的目的是对心态进行微调,因此需要有个度.因此,对于“想象放松”这种形式,我们要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千万不要成为“”的俘虏.要知道,踏踏实实才是硬道理.

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