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改探究

点赞:19922 浏览:85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作者本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在课程内容安排、基于实际的校本教材开发、实训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课改进行了研究性探究,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情景教学;校本教材;多样性任务;任务驱动;综合考核

对于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内容更新快.我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是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完一个学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专门开设的.而正因为在前面的理论学习中,知识理论性太强,概念抽象难懂,又受到实物条件和实验环境等限制,学生已经对课程产生了一定的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材的更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作者通过连续几年担任三个计算机专业班级此课程的实际教学,对本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课改探究如下:

1.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创设特景教学

此课程的开设很明显更适合面向高二年级学生,因为理论是实训的基础.但往往在教师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会感到学生在一年之后对部分理论知识已经有些淡忘了.对于这些掌握不很牢固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每次实训课程前加入“知识巩固”环节(约占40%课时),而为了合理而安全地使用学校的实验室设备,教师可以采用先通过视频课件和硬件实物展示、组件的构成演示图来进行基础讲解,然后在现场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最后带领学生实践操作的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在保护实验室设备的同时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显然,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否则学生只能停留在抽象理解的层面上.这其中,虽然大量的资源应由学生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从网络或一些杂志上收集,但教师本身要提供一些资源方向,作为学生上网查找资源的定位点,避免学生产生迷航现象,从而降低求知欲.此外,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坐在电脑前搜索网络资源,而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活动的课程内容.学生分组到各个电脑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市场各种机器及其相关硬件情况,了解当前最新设备情况和不同配置机器的组装情况,并独立完成调查报告.这样,实训的课堂搬到了电脑城,一张普通的报价单,一台摆在展台上待售的电脑,甚至一个强烈刺激眼球的绚丽广告,都可以成为学生最新最接近的学习道具.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际参与市场调查活动大大激发掌握知识的热情,还可以从社会实践的亲身体会中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当然,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活动的组织是件不简单的事情,更需要强调安全问题,甚至有必要多安排几位组织实践的负责老师,增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才能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好这样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改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组装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紧靠课程实用性,利用校本教材,设定多样性教学任务

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来说,实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论教学环节,适合采用集中式;实践知识环节,适合采用分组式.

一方面,本课程的时效性很强.由于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组已经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形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因此,我们应围绕“实用”二字,设定好每个教学任务.但是针对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吸纳当今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并将之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适当补充完善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保证设定不过时的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必须贴近我校的实际实验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准备,我校的实验环境已经日趋完善,从机器到实验室也渐渐有了规整模型.因此,依据校本教材中设定的若干实训单元,来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去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紧扣理论教学进行分组实验,并独立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任务的开放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尽可能多种多样,包括自主性开放实验、市场调查、网络资源的查询及小组讨论等.这样,完成任务不再是象以往的完成作业一样,问答题也完全可以用讨论稿或调查报告来取代;而完成任务的地点,也可以从课堂转入到社会.

3.任务驱动,善于总结,传达经验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讲授、观摩、实践、讨论”一体化的方法.在每个课程章节,我们都可以创设多个任务学习环境,把问题交给学生,并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掌握通过网络手段或实验资源设备来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所有的硬件维修的方法和案例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维修思路和理念.象显示器的黑屏会有很多种修理方法,例如排除法、替换法、敲打法等等.这些都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来吸取知识.

另外在实践中,我发现一般女孩子的心思比较缜密,也最善于总结经验.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日常的教学中穿插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维修方法和案例.而切忌在期末复习之后再来灌输,那样的话学生吸收理解慢,其总结能力也较差.

4.多方位综合课程考核

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它其实也是巩固知识、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因此,我对课程考核形式进行了如下改革,即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到了考核范围中.即综合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实训报告、测试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使学生能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平时成绩:对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占20%.

(2)实训报告:对每次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的评价.占30%.

(3)测试评价:对每位学生进行综合动手实践的考核结果的评价.占30%.

(4)教师评价:课程知识综合评价.每个学生随机抽取题目并回答,教师当场解答问题,并给出评价成绩.考试形式既严肃又活跃,学生印象特别深,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占20%.

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需要我们具备三种超越意识:一是超越教材的意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超越课堂意识,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自己观察世界;三是超越自我意识,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为了完善这门课程,使这门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合理调整教学方案.并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量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创造好的实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提高动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4(1).

[2]郭磊,郭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成因及化解[J].远程教育杂志,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