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

点赞:2453 浏览:62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视野去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既是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中笔者就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对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美育;美术教育;创造;想象

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可往往学生喜欢美术,但不太喜欢上美术课,其原因主要是以往的美术教育过多地强调枯燥乏味的基础训练,往往是教师先示范作画,讲演作画步骤,然后是学生机械模仿,最后学生画出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些训练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当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教材内容克服了“难、繁、偏、旧”的现象,其内容包括了绘画、手工、装饰等多种美术种类.小学美术教育新课程的内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思维具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专业要求降低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则相对具体.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视野去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即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我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

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小学美术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设境激趣

小学生由于身体的猛长、力量的增强,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活动量也大大增加.同时尽管他们的抽象思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他们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仍需借助于直观、形象的东西.因此教师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能让学生似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并能够迅速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松树的画法时,教师可以选用有关松树的诗词、散文中的有关松树的描写,来让学生对松树进行欣赏.然后再以提问的方式,组织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对松树的造型以及画面渲染表现的气氛进行描述,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再从立意、笔墨表现和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在分析松树之后,再将其与柏树和柳树进行比较.然后再由教师演示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讲解不同笔法和线的表现,让学生从中体会中锋、侧锋、逆笔、顿挫等用笔方法以及浓、淡、干、湿、酣畅凝重、淡雅飘逸的墨色,并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笔墨的表现.水墨画较少甚至不使用颜色,但仍然给人丰富的色彩想象.“墨分五色”是指“黑、干、湿、浓、淡”,加上“白”便形成黑白、干湿、浓淡三组对比关系.中国画设色带有浓厚的装饰味,尤其注重墨和色的调和处理.“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设色的基本原则.它既包括了根据客观物象的类型设色,也包括了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类型设色.其形式上有“浅锋”和“青绿”等画法.最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树的组合,列举作品中的布局,分析大小之别、主次之分,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根顶俱齐、等距排列的呆板效果.设境教学,以情导人,避免了学究式的赏析和临摹,能够迅速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由此可见,设境激趣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趣启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中,兴趣是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去的因素,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和前提.因此在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从而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教师还要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巧妙地让学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可以首先设置一个游戏情景,教师把课件置于教室中间,让学生围着课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看,并请学生谈谈自己认为从哪个角度看作品最好看,哪个角度看作品最不好看,为什么?然后大家再讨论、交流一下,教师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应及时强调绘画的基本审美特征及造型要点,并提出绘画作品不同角度的基本差异,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制作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前,教师要提醒大家,创作的作品要突出强烈的色彩变化与对比,希望大家能结合美丽的色彩来装饰我们制作的作品.而教师评价的重点则是看谁的作品形象更有趣、更好看,谁的作品形象更有体积感、更有空间变化.接下来,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业贴在教室四面来进行装饰,从而进一步制造与强化欢快的气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趣”,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游戏”状态,以趣启智,乐中求知,从而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样的美术课堂加深了学生对于色彩象征意义的认识与体验,强化了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绘画表现语言,加强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并在展示中获得了成功感和自信,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参与艺术活动的愉悦和幸福.

三、重想象创造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的人才,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力高度发达的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稚气的想法中,创造力若隐若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超越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盲目否定他们,而是应敏感地捕捉到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活动场所,从而让学生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接触各种材料,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只求其意,不求其形.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线索启迪的方法,即由教师提出一些线索,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从线索出发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过程,如教师可以提供局部线索,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其他部分,最后要求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重交流互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合作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表现在他们更加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年人看待,并愿意承担成年人所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常常把自己的认识作为衡量他人或事物的尺度,特别喜欢竞赛性活动,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欲强,合作意识淡薄,所以教师应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材质的用品,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手段,感受体验各种材质的不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示讨论活动,讨论的内容应包括:1.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软与硬、轻与重、粗与细、韧与脆、粗糙与光滑等等.2.它们各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形象.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围绕讨论作好有关准备,如了解相关知识,考虑小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然后在学生获得初步美感启示的基础上,师生要就如何进行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制作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演示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材质的选择与处理、构图、色彩等内容的具体的创意上,力求创作形式的多样.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以某种材质为主,辅以其他几种材质,分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装饰画,并要求人人参与.而教学过程则应该是情境导人――感受体验材质――改画活动――加工材料――作品欣赏――制作装饰画.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几年来,由于我在新课程教学中精心钻研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与教,我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逐步增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的作品陆续获奖,家长十分赞赏.实践证明,把握好了以上几点,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小学美术新课程的素质教育也有着较大的推进作用.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人类已悄然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教师们,让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努力探讨、潜心钻研、大胆实践,共同谱写一首首更加动听、更加灿烂的“教改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