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点赞:18818 浏览:824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实行模块式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化的技能培养;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订单教育”;要校企互动,促进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 键 词】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怎么写作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职业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同时,由于区域经济要求、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劳动者职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必将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顺应这种改变.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

现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老化、教材滞后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缺少弹性,也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陈旧,一些早已被行业淘汰的内容依旧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另外,职校生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看不懂、学不会、学了没用的现象.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缺乏办学特色

很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仍是以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和应用技能训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片空白.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关于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转变传统观念,确立面向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专业面向企业培养出合格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并围绕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改革旧的教学设置,加大实践环节,重新设置教学计划,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完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确立人才培养的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化的技能培养

实训任务的设定尽可能是企业应用的真项目,越贴近生产实际的项目越好,让学生真正得到岗位实际技能的训练.为了便于学生就业,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尽可能地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方便条件,而课程设置和实训环节的安排上,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要一致,以便为学生参加证书考试带来方便.可采用“以证代考”模式,使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结为一体,并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写入教学大纲中,期末学生直接参加职业资格的证书考试并作为该课程的期末成绩.又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考取“计算机维修高级工”,计算机网络与维护专业考取“计算机网络高级管理员”的职业资格证等.允许学生参加书的考试,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提高就业率创造方便条件.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校企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校企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企业对市场的了解,向学校提供人才的需求计划、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信息,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其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践基地,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为学校提供一些技术、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这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其三,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是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其四,校企合作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也通过到企业实习,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样毕业后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校企互动,促进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教师,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为了让教师具有新技术和实践能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项目开发与技术应用,使教师得到新技术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在为企业技术怎么写作和项目开发中,使教师获得实战技能的训练,从而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计算机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专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极大,发展机遇也很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要求人才培养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己任,不断完善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业务水平,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以保证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方向.由于计算机专业有它行业自身的许多特殊性,也会给专业发展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认真地研究新问题,妥善地拿出解决方案,会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多的符合计算机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生,唐歆瑜等.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08(3).

[2]李殿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