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生命化的

点赞:4501 浏览:171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被看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重要的生命历程.对学生来说,教育是其生命质量提升的历程,对老师来说,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关 键 词】教育生命化思考

强调教育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是当代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和心声.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过:“教育林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叶澜教授在他领导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中也极力倡导教育的生命化,指出“教育是一项面对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是一项促进人的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主动发展的事业.”在现代教育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被看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重要的生命历程.对学生来说,教育是其生命质量提升的历程,对老师来说,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现代心理学家们研究表明,人的生命有两次生成.人的第一次是从母体诞生中获得,它浑然无知,人们称之为自然生命;人的第二次生命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中构建,谓之人格自我,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父母.这种人格自我的生成具有可变性.它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否定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否定中实现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仅仅热爱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他对学生这种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特征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尽管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期,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和对生命的体验,尽管拥有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但是他们不懂得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这个时期的他们,是捧着金碗乞讨.他们最需要的是那些珍爱生命,充满仁爱,善于开发潜能的导师.基于此,生命化成为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站在国家的角度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阐述了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应达到具体指标,这就用法定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功能,强调了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教育的责任就是把他们身上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挖掘出来,并让它发扬光大,让他们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自我的超越,最终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

关于教育生命化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基础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现代教育同样赋予教师职业新的内在价值.如果说传统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继承性,对基础知识的规定强调的是学习掌握人类已有经验的话,那么,现代教育则可以说,更注重的是未来性.“教育要面向未来”(语),“教育就是人类通过培养生活在未来社会的人,让其掌握创造未来的最基本活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第二次审议报告》).要培养适应于未来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这个创造性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就必须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正如印度教育部的文件规定的那样:“一个好教师的标志是他自己总是在学习,总在发展他的知识和了解儿童和青年人.简言之,一个教师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即从他的态度到知识,从他的思想到行为和他整个生活动都是受的比较好的教育,今天受的教育比他昨天受的教育更好,而他明天受的教育又将比今天受更好.”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这个时代里,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将在时间优先上获得高回报.如果教师面对以变加速的速度增长的人类文明知识时,不主动地去获取、筛选、分辩、归纳、利用信息,从中探索、掌握生产、生活的客观规律,依旧停留在“传祖宗之道,授先帝之业,解六经之感”上,将在知识创新时代中连同他的学生一起被无情而残酷地淘汰掉.正是时代赋予教师工作这种创造性内涵,教学才得以摆脱机械简单的文化传递使命,才摆脱了“奴隶一般的工具”(马克思)的尴尬处增境.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开展,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和艺术,实现了教师职业以来未有过的尊严和欢乐.教师不再扮演一厢情愿的奉献角色,如蜡烛,点然自己,照亮别人,如春蚕,吐出青丝,耗尽生命,而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独立地创造,主动地追求,实现自己职业内在的价值.也正为此,教育才焕发出迷人的个性魅力,吸引着众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成为了传承和创造人类先进文明的事业.

对于教育如何实现师生生命的价值这个问题,叶澜教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求知的,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成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师生精神生命的发展权交给师生,让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当我一遍遍诵读这段光辉的语言,就会不由自主地一次次涌起对良好教育的憧憬和向往.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既充满智慧的挑战,又充满智慧的乐趣,它从一个纯粹的知识堆砌过程转到一个诉诸于师生整个心灵生活的过程,从一种单纯的个体行为转到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合作的过程.这种生命化教育,把知识归结于创造性的智慧,把创造性的智慧归结于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当我们把基础教育的价值定向在“生命性”这一层面上,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到教育中人的生命性,投入到人的终极价值,为营造一个富有生态气息的教育环境多做点工作,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成长的满足,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现代教育中生命化的特点的呈现,意味着教育的思考对象已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这不仅是21世纪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变革,也是我国融入世界大家庭,迎接国际挑战,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的现代教育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