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中的教学设计

点赞:4949 浏览:134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协作会话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就其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组织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小学科学;科学教育;支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01-02

建构主义理论被公认为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1]其理论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

1.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点

1.1学生是教学情境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教师要创设和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协作者,教师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以探究和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1.2教学重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并学会在合作中建构知识.情境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协作是对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知识的最终建构都有着重大作用;合作小组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会话使学习成果在群体内共享.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合理性分析

2.1必要性:丰富已有教学方式,响应课标倡导.修订版提出: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2]

受实际限制不尽相同,在不少地区还存在着对科学课程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目标、方法片面单一,课程资源匮乏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3]等问题,为避免儿童学到的知识出现(1)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4]等不良现象,也需要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并创造性利用当地资源.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在情境中体验,利用多种资源,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

2.2可行性:重视在情景中合作学习,满足了课标理念要求.修订版中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支架式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情景的意义,与新课标中重视在生活情景中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相一致.

2.3适切性:强调意义建构,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想象具有模仿、直观具体性.支架式教学模式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组织形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让学生们分组完成,从而将学习者的理解引向深入.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以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教学为例):

搭脚手架.学习支架从表现形式上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类型;从手段上,可以分为媒介支架(借助于图示、案例、影像资料提供支持)、任务支架(以任务为目标导向)、材料支架(提供可以供学生操作、练习的作业和实物)等.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中的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小学科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进入情境.(1)运用多媒体进入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把教学内容以真实、形象和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2)通过设计悬念进入情境,以问题为基本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3)可以设计实例进入情境,通过角色安排使孩子在真实环境下达到意义建构.

独立探索.小学科学要采用以探究为主多样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首先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

协作学习.通过小组协商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较全面的理解.

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能够检验是否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比如在一年级学习物质科学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以小游戏"找朋友"的方式进行.(1)老师拿出一支白色的粉笔(或任意颜色),让小朋友也拿出一个东西来.(2)老师组织大家"找朋友",规定颜色一样的才能成为"好朋友".(3)让大家以手里东西的身份,首先小组内互相介绍,老师先做榜样,然后小组内互相比较,拿出一个最硬的东西代表自己小组,让小组互相讨论,看看哪个小组认识它更多.(4)在班级内告诉大家自己小组最硬的东西是什么,能够干什么,并让其他小组补充.(5)老师就大家的表现作出鼓励,并作最后总结,帮助大家从整体上建构知识.


在游戏中老师首先以"白色粉笔"搭建支架,让小朋友在观察寻找的过程中思考,通过小组交流与比较,以及小组间的成果共享和补充,既认识了物质的颜色又区分了软硬,还了解了物质的用途,符合小学生的发展水平,达到了最终的意义建构.

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提供有益于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还需要对教学过程给予管理和指导,引导小学生眼耳手脑并用,在有序的教学设计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观察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