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点赞:11824 浏览:469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旨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关 键 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德才兼备型人才.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取向,客观上影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在大学生就业的各项调查问卷中,思想政治素质所涉及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责任心等方面的指标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都列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的因素中的第一层次,可见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准入条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录用,是高校就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

拓展就业渠道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社会岗位的变化等因素,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也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培养更优质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引起了就业管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上也给毕业生自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高校就业中毕业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有效对策

在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有增无减,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诚信意识淡薄,更改学业成绩、伪造、获奖证书查重、随意毁约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以公谋私、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甚至部分毕业生工作后不偿还助学贷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进行品质教育,能有效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实际过程中以及参加工作后严格要求自我,树立良好形象,真正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校毕业生由于主观原因而忽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1、个人认知的非理性导致忽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自我与社会的认识依然比较片面,尤其是在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这一人生关键时刻,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与分析,往往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不顾自身条件和客观可能,以偏概全,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择业期望值过高,一味追求所谓好地域、好单位、好岗位、好待遇以及符合个人爱好与兴趣等等.由于学校与社会联系不多,学生对用人单位的情况知之甚少,对现实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往往被表面或一时的现象所迷惑,致使在就业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行为选择上往往陷入误区.


2、毕业生外出实习等特殊情况导致忽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但由于特殊情况的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效到位,存在薄弱之处.如大四毕业生实习时间较长、忙于找工作,造成毕业生思想动态难以有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大四毕业生实习和外出找工作,时间上难以与学校正常有序的教育活动相吻合,即使有相关教育活动,除党团学生骨干积极参加外,其他同学参与人数不多,实际效果不佳.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政治教育的薄弱之处.

(二)高校毕业生由于客观原因而忽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毕业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高校学生家庭环境、经历不同,大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经过大学教育后,部分毕业生对优秀的思想政治仍然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艰苦奋斗精神差,往往追求个人安逸享受.部分毕业生择业心理期望值过高,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的比较重.尤其是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注重实惠,注重个人物质利益.办任何事,一味求最大的利润.

2、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毕业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目前进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对促进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克服以往“统包统分”分配制度的弊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中在一些环节上过分依赖于“供求关系”的自然调节,而在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配套措施滞后的现实条件下,这种自然的“供求关系”的背后往往还存在一种人为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就业市场.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各级政府的政策调节、监督措施、制约力度相对显得不够.由此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相对“自由化”、“靠社会关系”等不良行为倾向.另外我国目前部分省份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还采取保护性政策,造成这部分毕业生“等、靠、要”的思想误区依然存在并较为严重.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高校毕业生认清形势、艰苦创业

大学生毕业后,即开始了人生旅途中一段新的征程,然而,通往成功之路并不平坦,艰苦才能创业,奋斗方可成才.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立志,要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古往今来,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经磨难,饱经风霜才获得成功的.

(二)加强毕业生党员规范化教育,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中的实际效果

毕业生党员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毕业生党员积极的就业观念、态度能够在学生群体中有效发挥模范先锋作用.[13]因此,借助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规范化的途径,以管理深化教育,通过模范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就业过程中的落实.

毕业生党员规范化教育、管理要做到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把党员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及时了解毕业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以及毕业生就业的热点、难点现象,使工作能够及时有效.[14]要切实调动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学生骨干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就业工作适当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