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教育探究

点赞:30823 浏览:1440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体育生存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的要求,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基础.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对培养学生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高校体育是多方位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场所,把生存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生存教育;高校体育;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2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快速发展,学校体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近几年关于生存教育研究逐渐增加.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帮助个体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大学生生存技能低下,适应能力不强,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恰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缺陷和不足.高校应重视开展生存教育,将高校体育课与生存教育知识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寓生存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目标应与学校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


一、生存教育的概念

生存的概念在现代汉语实用词典中解释为“保存生命;活着.”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生存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关于生存教育概念的解释:今天的学校教育就是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育可视为生存的教育.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优良个性品质的过程.

二、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1.终身教育学说为学校体育生存教育提供了依据.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呈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份报告提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日益严重的紧张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2.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作用,最原始的生存能力是人与自然做斗争,获得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获取生活资料,要进行合作及生存技能传授,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团体的生活资料及生活空间不被别的团体侵占.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彩,日益向高质量、高品位、多元化方面发展.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3.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意义.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育可视为生存教育.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生存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怎么写作.体育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从过程看,是一种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卫生保健常识的学习过程,从内容看,应包含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掌握与生存最相关的游泳技能、野外生存技能、健身防身技能,其次要在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各项技能中掌握2—3项运动技能.在上述技能传授过程中,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加竞赛,不断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提高胆量,提高体能,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4.现行的高校体育目标包括了生存教育隐性内容,只是没有把它显性化或重要化.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提出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提高抵抗疾病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本质及内容

学校体育生存教育就是在学校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意识培养,二是生存能力培养,三是优良个性品质培养.

1.生存意识的培养

生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有关生活问题的总的看法及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存常识和能力缺乏,对未来生存和发展信心不足,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在灾害来临时,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较差,有的学生感到恐慌、不知所措、慌不择路,这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也反映高校体育教育中对生存教育的缺失.一个人的生存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是学校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沟通与合作能力教育.

2.生存能力的培养

生存能力指的是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总称,它包括个人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要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提高体能,沟通与合作能力,保存生命的技能方面下功夫,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做支撑.身体健康是指没有疾病,身体发育正常、良好,有良好的食欲,夜间睡眠良好,精神状态好,体态、脸色好,能很好地进行日常活动,疲劳消除快.体能是指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总称.学校体育运动会、球类比赛及野外生存训练或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最好方法.保存生命的能力,包括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遇到危险的处理方法和能力,生命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技术和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教育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个性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并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体育生存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项目的身体练习、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个性品质,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高校体育教育如何进行生存教育

1.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大多是选项上课,其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我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2分钟跑、大一三路长拳、大二简化太极拳,在课外有60多项各种竞赛.这些课内外丰富的体育内容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上可以把课内的比赛交给学生进行及把课内准备活动部分轮流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互相帮助来完成运动技术与技能;教师在学生比赛中注意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2.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游泳、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武术、防身术、体育保健等方面内容,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同时使这些内容具有一直性发展和螺旋性发展,要利用和开发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如学校附近的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田野、沙丘、海滩、冰雪等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体育课内容,可以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野营、攀岩等.

3.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形式可以是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与比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野外生存训练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在体育课中所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将越来越浓厚,这些都将反过来对体育课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学与比赛相结合,可以是前半堂课教学,后半堂课比赛或课外组织学生间的比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掌握体育健身方法.野外生存训练是一种最好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方法,学生可以在野外生存训练过程中学习诸多的知识、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多种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颂平.论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2]潘晓龙.现代汉语实用词典[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6.

[3]梁晓刚.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J].体育学刊,2004(03).

[4]陈宝珠.论体育教育与生存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09).

[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