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

点赞:6846 浏览:218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黄宇菲(198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编辑出版.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势中,学术期刊编辑应深入理解文化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编辑素养,以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学术期刊得到长足发展.

关 键 词:文化体制改革;学术期刊;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55—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发展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等,提出到2020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这是当前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学术期刊编辑该怎样提升自身的素养,以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学术期刊得到长足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是每个编辑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的要求

2012年7月30日,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其中对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做了如下阐述: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怎么写作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改革任务,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二、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编辑应提升的素养和能力

针对文化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提出的新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应着重提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1.信息感知能力与学术鉴赏能力

信息感知能力是对信息的感受以及认知能力,表现为一个编辑能及时地把握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利用.编辑工作通过对出版流通过程的有效控制,一方面输入信息,展示社会的需求与进步,另一方面反过来输出信息以影响和促进社会.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编辑是读者与作者的相似度检测,但编辑并非机械地接收与传递信息,而是要将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合,甚至再创造,从而将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传递给读者.如果编辑的信息落后于时代,那么其编发的文章势必不能反映当前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刊物也就失去了时代感,进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学术鉴赏能力,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抓住新理论,积极参与学术探讨,不断推出学术水平高、有深度的学术成果.选题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题选得好,就能够引起专业人员的关注,促进专业问题的探讨,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进步;题选择得不好,文章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于学术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2.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推动理论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实践的变革.优化选题、提高精神产品质量的首要条件便是编辑的创新意识,编辑要想策划出好的选题,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设计,都要体现出其自身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编发出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独立意识,及时反映前沿学术成果的好文章.检测如一份刊物没有独特性,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作为期刊编辑,需要冲破崇拜权威的枷锁,发扬创新精神,保持独立思考,适应时怎么发表展,满足读者需求,在市场当中站稳脚步.

3.编者、作者、读者的良好互动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间信息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只有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形成期刊的品牌效应,使期刊获得持续性的长足发展.

作者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主体,作者的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条件,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也离不开编辑,只有二者密切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在整个稿件的编辑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既要帮助作者达到刊物要求的标准,又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鼓励作者说明、验证以及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观点,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深化双方的认识,增强双方对具体学术观点的判断力和信心.同时要注重与作者进行感情交流,形成稳定且高质量的作者群,为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者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是编辑出版活动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对象,读者的需求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一方面,编辑应该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进行期刊的策划编辑工作,为读者提供优秀的学术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拓展读者群;另一方面,编辑要坚持对社会负责的工作原则,具体分析读者的各类需求,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作品提供给读者,而不是一味地迎合.

4.跨媒介传播在信息化社会中,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编辑要适应受众的新需求,在工作实践中重视自身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以适应媒介的发展.

第一,获取、分析、整理媒介信息的素养.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类数字化媒介通过采集、传递、交流与反馈信息,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传播网.学术期刊编辑应学会正确选择媒介产品,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受众,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备运用媒介搜索信息的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媒介环境,编辑要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具备分析、鉴别各类传媒信息的素养,分析并评估媒介产品的价值,判断所占有的信息的价值,传递有意义的信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期刊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第二,运用媒介技术传播信息的素养.随着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编辑技术、编辑手段、销售方式和管理手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介技术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编辑选择合适的媒介技术传播信息能够使编者、作者、读者三方获得更好的沟通,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使期刊获得进一步的质量提升.

三、提升编辑素养的途径

(一)从编辑部角度来看

1.以强带弱,以老带新

编辑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的工作,新晋编辑想要快速成长起来,尽早熟悉工作业务,必然离不开社内资深编辑的帮助与指导.资深编辑在编辑第一线工作了多年,对于与编辑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十分熟悉,对于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及其中需注意的问题也十分清楚,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因此,年轻编辑要向资深编辑虚心求教,增加交流,编辑部内也应设立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制度,利用资深编辑的宝贵经验促进年轻编辑的业务水平提高,使之早日成为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

2.定期开展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

学术期刊刊载的是学科领域内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成果,学术期刊编辑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论.因此,编辑部应该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以便让编辑了解最新的学术发展动态,补充相关的编辑多维体知识,调动编辑的潜在能量,激活编辑的潜在思维,挖掘编辑的潜在能源,激发编辑的潜在智慧,塑造出具有全面素质的高水平编辑人才.

3.创建网络平台,促进编辑的探索与创新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掌握跨媒介传播手段不仅是信息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要求,也能够促进期刊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编辑部应为编辑提供有利条件,引进先进的编辑软件,建立网络编辑平台,帮助编辑更加高效地处理稿件,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实时互动交流,实现对来稿登记、稿件审理、稿件修改、排版校对、版面设计等多个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双向式互动.

在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各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共识,学术论文基本都被相应网站收录,供人们查询应用.但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网站,仅仅是将纸质期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上传给收录网站.建立独立的学术期刊网站一方面可以将期刊的编辑平台、质量评价体系等融入其中,打造期刊发展的复合型平台,促进编辑对于编辑理念与编辑手法的探索与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通过多种媒介展现期刊价值,率先占领网络市场,打造学术期刊的新品牌.

(二)从编辑角度来看

1.树立正确的编辑理念

编辑理念是编辑在工作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素养,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的关于媒体主流活动与主导意识的思维灵智,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理性认知与意识的升华.编辑理念在整个媒介文化缔构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体现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思维,对媒体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编辑是媒体与受众之间联通的桥梁,其编辑理念决定着媒体的生命与价值,尤其在当今社会,各类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正确、先进、科学的编辑理念的形成尤为重要.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人类的科技在不断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与影响越来越深入,这就给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只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范围,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成为合格的编辑人员.


第一,精通编辑学知识.编辑学知识是编辑所应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审查稿件、对稿件的保密性和科学性进行加工、文字技术加工等,无不需要丰富的编辑学知识做基础.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编辑应该清楚这一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扩充自己的编辑学知识.

第二,重视掌握专业知识.学术期刊刊载的是某一学科的学术成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尤其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稿件初审的能力,对专家审核后的稿件能够给予合理的评价,能够校对出稿件中的知识性错误.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编辑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与专家在办刊理念、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从而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

3.培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期刊

我国著名出版家邹韬奋曾经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期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性,编辑要把自己定位为设计者和创造者.首先,在稿件的处理上,编辑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期刊自身特色和宏观学术背景等方面对稿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使稿件更符合期刊的风格,不落后于学术理论前沿.其次,在期刊整体规划上,编辑要发挥主题创造性,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风格、选题范围、读者定位.具体而言,编辑应主动策划具有重要影响的选题,关注学术热点,根据当前学术发展趋势策划选题和专栏,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创作稿件,集中编发,提高学术期刊的品质内涵,彰显其个性特色.

4.预防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等表现,甚至影响到工作情况和人际关系.在心理学家孙红的《职业倦怠》一书中,新闻工作者与教师、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被列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束缚学术期刊编辑发展的瓶颈,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寻找到预防职业倦怠的方法.

首先,学术期刊编辑要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抵御职业倦怠的侵袭.其次,编辑要对自身的职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认识到编辑的社会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奉献与怎么写作中,作者的成功就是编辑的成功,要肯定自己的价值,保持身心健康.再次,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编辑要具有甘于寂寞的工作精神,但同时也要注重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要善于与相关部门机构沟通协调,积极参加学术团体的交流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预防职业倦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健.新形势下期刊编辑应强化的几种意识[J].记者摇篮,2004(06).

[2]曾宪瑛.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孟芳.邹韬奋期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3.

[4]杨喜祥.创造——编辑工作的灵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07-01.

[5]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