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的史

点赞:14294 浏览:667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般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除了独立演奏外,还可参加重奏、合奏,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支小型乐队.加之音高固定,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且便于携带到学校、剧场等参加演出.

对于中国人而言,手风琴的确是一件外来乐器——它是在奥地利注册发明的,但作为簧片乐器,手风琴的发音原理却来自于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笙.笙属于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它是通过簧片的自由颤动演奏的,由十三至二十四根竹管、一个充当共振器和风室的葫芦以及一个吹嘴组成.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西周时期的“八音分类法”中笙被划分为“匏”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笙已经非常流行,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还有合奏、独奏的形式.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笙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出土的曾侯乙墓中,除了精美的编钟,还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笙:笙斗保存完好,在笙斗内有同样保存完好的竹制簧片,其形状及发音原理与现代铜制笙簧相同,这表明当时笙的制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777年,阿莫依特神父将中国乐器笙传入欧洲,欧洲人利用笙的发音原理发明了手风琴.对于这一点,俄国人阿·米列克在他的《键盘式手风琴演奏教程》(1973年版)中也进行了介绍:“这样空气流动使金属簧片震动的发音原理,很早以前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民族就知道.经过两三千年,到纪元前,在中国及日本等国家普遍使用的笙等乐器,就是利用这样的发音原理制造的.”

笙传入欧洲后,它的活簧结构原理被运用到当时的(管)风琴和其他乐器上,随即出现了一些手风琴的前身乐器,但它们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1812年,德国人弗里德里克·巴赫曼制作了一种可供吹奏的名叫“Aura”(一种新式口琴)的簧片乐器,同年,巴赫曼将其加以改进,在手提式键盘的基础上安装了一个可伸展的风箱,并把可自由颤动的簧片装置于乐器内部,将这种乐器取名为“HandaeoIine”,它被认为是手风琴乐器的雏形.1829年,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在该簧风琴的基础上增添了伴奏用的和弦键,成功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手风琴.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手风琴博物馆中都摆放着笙的实物,手风琴是利用中国民间乐器笙的发音原理发明的观点已被世界所公认.由于这种“血缘”关系,手风琴在中国受到普遍的欢迎也就不足为怪了.19世纪早期还出现了英国六角手风琴、德国六角手风琴、班东尼琴等不同外形的手风琴,这些手风琴由于其乐器的局限性,只在特定的时期作为当地民族乐器存在于某些地域.19世纪早期的手风琴大多属于键钮式的全音阶(自然音阶)手风琴.全音阶手风琴的结构非常简单,相当于口琴增加了风箱,右手部分有十来个键钮供演奏曲调,左手部分有几个和弦键钮担任伴奏,在同一键钮上,推拉风箱发出不同高度的两个音(与口琴发音相似),琴上没有背带,完全靠双手托琴并控制其平稳:左手前半部穿过左手皮带支持乐器,并演奏左手键钮和控制风箱的开合,右手大拇指不能用来弹奏音符,而要穿过右手键钮旁的右手皮带来控制琴身.全音阶手风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转调,如若变调则需另换一架琴演奏,风箱开合发出的音高也不相同,这给颤音、装饰音的演奏带来了很大障碍,同时键钮的数量和系统的变化非常大,一种系统的演奏者不一定能演奏另一种系统的手风琴.所以,虽然这一类型手风琴小巧轻便,便宜,但它终究只是手风琴改良的一个过程.19世纪中期以后,全音阶手风琴逐渐被半音阶手风琴所替代.

手风琴的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手风琴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半音阶手风琴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出自F·Walter之手,为键钮式.键钮式半音阶手风琴首先为转调带来了方便,经过不断改良,它的右手键钮能有三至六排,第四、五、六排重复前三排,从而提高手指的变化程度.两种最普遍的布局是B、C系统,B系统从技术上说比C系统更有挑战力,而C系统较容易演奏和弦和歌曲.1852年在巴黎,钢琴键盘第一次被安装在一台手风琴上,这种手风琴其余构造与键钮式手风琴完全一样,只是将右手部分的键钮改为钢琴式的键盘,因此被命名为键盘式手风琴.键钮式半音阶手风琴在俄国受到普遍喜爱,在那里,这种琴被称为“巴扬”,而键盘式半音阶手风琴就叫手风琴,在中国也是这样称呼的.

手风琴在全世界的真正普及是伴随着斯特得拉低音系统的发展而形成的.这一低音系统的成型,使得手风琴家们可以演奏和制造任何类型的手风琴,而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那时有太多不同类型、不同低音系统的手风琴.在斯特得拉低音系统中,手风琴的左手既可演奏单音,又可同时演奏和弦,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乐器.尽管如此,手风琴还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演奏一些本来为钢琴或管风琴谱写的乐曲或是那些虽然是为手风琴谱写的乐曲却需要低音系统中一个以上的八度音与其配合时,这些不足之处就暴露无遗了.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德国霍勒手风琴工厂研制出185贝司自由低音系统手风琴,即在传统手风琴120贝司之外又加了六十五个自由低音键钮.它突破了传统手风琴左手的局限性,但也给演奏者带来了难度,尤其对手比较小的人,左手要往前伸很多才能演奏自由低音键钮,而这也给风箱的运用和控制造成了不便.

后来意大利手风琴家又将其改进为双系统可变换自由低音结构,即左手通过一个变换装置使斯特得拉低音与自由低音相互转换,在不增加键钮的情况下,使左手具备了两种低音功能.这样,左手的音域从原来的一个八度以内扩大到三个八度以上,带给手风琴极宽的音域,可直接演奏风琴曲和钢琴曲,具备了演奏复调音乐和近现代和声的功能,许多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手风琴家都使用这种自由低音手风琴.

手风琴传入美国后,又被手风琴家皮特罗·迪罗装上了变音器,丰富了乐器的音色,并提高了它的音乐表现力.综上所述,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当今世界流行通用的手风琴依据其形状可以分为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都属于半音阶琴,其形状差异主要在右手.这两种手风琴的左手贝司低音系统可以是斯特得拉低音、自由低音或是可在两者之间变换的双系统自由低音结构.

目前,在国际手风琴界最具挑战力的是键钮式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上文中已经阐明了这种低音系统所带来的左手的优势,并且由于它的右手键钮式结构使音键排列紧凑,所以右手音域比键盘式手风琴宽得多,高音可至小字四组G,低音可至大字组G,拥有最大的音高范围,还有颏下变音器等方便演奏者操作乐器的设施,因此在手风琴国际比赛中成为参赛选手的首选,国际专业手风琴演奏家绝大多数也都使用的是这种类型的手风琴.中国一直以来普遍使用的是斯特得拉低音系统的键盘式手风琴,20世纪80年代后,在一些音乐院校的手风琴专业中,才逐渐有了关于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尝试和过渡.而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因造价昂贵,对其普及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手风琴生产商在德国、法国和俄罗斯,最多产的手风琴制造厂在意大利,那里生产的乐器有75%被销往世界各地.


(袅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