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族音乐学专业型人才的过程培养

点赞:16421 浏览:703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民族音乐学独特的学科性质使其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研究方法.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的有效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

课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2104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分支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因我国高等院校的民族音乐学专业普遍开设较晚,其在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教学经验、教育规划等方面仍积淀浅薄,学术人才严重匮乏,论文科研成果相较于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症结在于高校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的不重视.优质的过程培养是诞生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前提,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过程越细致,所产生的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改善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过程培养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的现状


研究型人才的过程培养包括对民族音乐学课程的学习、课后文献的查阅、艺术实践等学习活动.从当前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过程培养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

(一)学生底子薄,基础不扎实

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既没有艺术实践经验,又基本没有阅读过相关的文献,论文写作能力较差.即便有些学生之前有接触过民族音乐学课程,但也存在基础不扎实、学习不完备、实践运用较少的问题.

(二)忽视过程培养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学习民族音乐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论文写作的任务,而往往轻视了学术造诣的培养,再加上薄弱的知识基础,学生对于论文创作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成文空洞,毫无深度,质量低下.

(三)不重视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数量不足

当前高校对于民族音乐学课程的设置配比不规范,艺术实践学分比例失衡.例如,培养方案总学分为35分,而实践仅占1个学分.大多数学生对于艺术实践都是敷衍了事,只为混学分,并未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当前的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高校现存实习基地的容载负荷,陈旧的硬件配置也已无法满足当代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要求,警钟已响彻上空.

(四)跨学科特征,导致研究主体混乱

民族音乐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融合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门类,其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跨学科的属性.然而,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学专业才刚起步,还未形成一套针对跨专业学习的研究体系,这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例如,有些学生并不具备人类学的理论知识,在借鉴和引用相关研究成果时,只能生搬硬套甚至出现错误引用的现象.更有甚者还有主次颠倒的情况发生,即有的学生将文化课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而忽视了原本应作为研究主题的音乐本身.

二、改善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过程培养的方法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过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建议.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应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开辟课内外的多种渠道,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外指导.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量体裁衣,如我们可以为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增设补充课程.对于兴趣、能力和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尽早为其规划研究的民族、乐种方向,从而使学生将来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民族音乐学学科特点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好奇心.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拓展了学生主动研究的空间,学生在逐步沉淀中稳固了民族音乐学的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慢慢扩展了学习的范围.

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指导

在当前的民族音乐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指导,课堂多以理论讲解为主,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对过程培养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在民族音乐学课程内容中增加对研究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堂上的实战演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推动学生的研究进程,从而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下创作出高质量的论文作品.可见,在过程培养中融入学术研究方法的指导,将过程对结果的支撑力展现出来,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意识到过程培养对于学术成果的重要性.

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比重,抓紧建设艺术实习基地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实践学分过低的现状,首先高校应优化民族音乐学课程的学分配置,增加艺术实践的学分比重,平衡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配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其次,为适应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工作,高校应及时改善教学结构,抓紧建设民族音乐学的艺术实习基地,与各民族文化机构及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学术交流,满足现今学术研究的资源需求.

简述民族音乐学专业型人才的过程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以音乐为研究主体,打好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针对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的属性而导致的学生学习主体偏离音乐本体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民族音乐学的教学中,应强调民族音乐学以音乐为本体核心研究内容的本质特征,重点培养学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学术研究的全局观,之后才是对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研究时根据学习的先后顺序定义研究的主客体.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缺乏辨别能力的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新生来说,更应该首先进行基础课程的补充.另外,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民族音乐基础的学生,我们应首先鼓励其对音乐技能进行创新,同时指导他们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以音乐本体作为研究主题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体系.

总之,过程培养是高校培养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尽管民族音乐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忽视学术研究的过程培养、不重视实践教学及学习研究方法盲目混乱等问题,但只要教师始终坚持以音乐本体作为民族音乐学首要的研究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过程培养,增加艺术实践活动,就一定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从而为建设知识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